创作谈 第3期

时间:2022-10-11 09:51:27

创作谈 第3期

摘 要:哈尼梯田是一个自然灌溉系统,是千百年来哈尼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奇迹。广播特写《梯田人家》通过忠实记录,真实地呈现了哈尼梯田的现状以及梯田人家的生活状态,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民族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七分钟 忠实记录 叙事与抒情

人物和细节的符号意味

在认识哈尼梯田之前,我一直以为哈尼梯田是与大寨梯田一样的“人定胜天”的产物,直到我到了云南省的红河州,亲眼看到了哈尼梯田气势的宏大与秀美,布局的雄奇与柔媚,以及弥漫于森林和梯田之上的神秘莫测的云雾……我感慨万分。只有亲身领略了哈尼梯田独特的变幻无穷的美,才能真正理解哈尼的传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哈尼梯田是一个自然灌溉系统,是千百年来哈尼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奇迹。

我们采访制作广播特写的原则很明确,那就是:忠实记录。因为没有什么声音会比真实的声音更能打动人,也没有什么故事比真实的故事更能体现土地的主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但是,我所理解的广播特写是知识分子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是要体现思想性的。所以,在《梯田人家》里,我们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梯田人家》选取的背景是2010年大旱的云南,切入点是哈尼梯田的耕种者同时又是哈尼文化的传承者大摩批(祭司)朱小和的生活片段。从前每年春耕,新华社都要向全世界刊发图片《哈尼春早》,哈尼梯田的春耕是我国进入春耕季节的标志,农耕文化曾经雄踞新闻主流和热点的位置多年。而近年来,由于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化,哈尼梯田逐渐淡出新闻视线。2010年云南大旱,依靠自然灌溉的哈尼梯田正在经受百年不遇的考验,这样一个现实让哈尼梯田重归新闻人的视野。

真实地呈现哈尼梯田的现状以及梯田人家的生活状态,是我们要做到的第一步。我们采访朱小和的时间并不长,而我们的旅途却非常长,山路盘桓,好在一路上都有梯田作伴。从走进朱小和居住的寨子开始,我们的话筒就一直开着,捕捉一切生动的声音。与朱小和的交谈也是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进行的,我们一直在记录,忠实地记录。

采访归来,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听录音,选取一个生活片段感性地切入,讲述朱小和大旱期间守候梯田的平凡生活,呈现他的所思所想所忧。

作为哈尼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朱小和与他儿子们的想法一直有冲突:究竟是按传统做事还是不讲传统;年轻人“不懂规矩”是不是应该问老年人。而更令朱小和担忧的是,他所传承的哈尼祭司文化即将消失,因为儿子们并没有向他学习的愿望。他从自己伯父那里继承的摩批身份即将在他百年之后终结,古歌《求雨歌》即将失传。对朱小和来说,他希望哈尼人携带传统步入未来,而现在的年轻人却很少“懂规矩”。

七分钟的时间不长,而它要承载的主题却不少,它所包含的信息量也不能衰减,这是一个难题。

在现代文明无孔不入的今天,哈尼山乡也发生了巨变,传统文化正在遭遇现代文明的冲击。哈尼梯田年轻的耕种者已不再是纯粹的农民,他们进入城市打工,只有在农忙时节才回家参加开秧门仪式种地插秧。特写《梯田人家》中有一个情节是朱小和给在城里打工的儿子们打电话,叫他们回家插秧。这一细节包含着对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冲突这一主题的思考。《梯田人家》的“主旋律”是哈尼古歌《求雨歌》以及《哈尼四季生产调—开秧门》正在哈尼人的梯田劳作中传承。这个主题质朴而鲜明。

但是,我所理解的广播特写是纪实的艺术,是声音的纪录片。艺术地呈现哈尼梯田的声音,呈现哈尼人的生活场景,一直是我想要追求的审美效果。而纪实的艺术从来就是以真实为前提的。

哈尼梯田所包含的文化符号鲜活。我们选择的梯田耕种者和哈尼祭司双重身份的朱小和,人物内涵丰富。如何排列组合?既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又要浓缩现实的精华。我们选择大雨前夕的夜晚,天空昏暗,空气沉闷,灰暗的基调,朱小和的歌声苍凉深沉;代表哈尼未来的朱小和的孙子鲁嘎是夜晚灰色场景里的第一个亮点,他的哭声打破了一隅的寂静;而雷雨声,则真正打破了村庄的寂静;最后,是天亮之后哗啦啦的流水声、牛铃叮当的犁田声和妇女的歌唱声笑声,将梯田的寂静全面击溃,也把整篇特写推向高潮段落。

朱小和一直在抽水烟,那是特写中非常合适的人物语言的停顿;朱小和的歌是在酒酣耳热之际吟唱出来的,深沉又令激情内敛;雨前梯田的潺潺细流和雨后的哗哗流水形成对比,夜晚虫鸣蛙语的静寂与开秧门后犁田插秧的喧哗形成对比……这些生动的声音令场景的变换自然形象,让人如临其境。正所谓,叙述的故事要有悬念、发展、冲突和高潮,叙述的节奏要变化自如有方向性地递进,声音的色彩要有层次地多侧面呈现。

七分钟的时间不短,艺术忌讳庸常也忌讳冗长,撷取有用的信息并艺术地组合呈现,更符合现代人的欣赏习惯。在特写的制作上,我们力求呈现每一个真实的细节、细节所包含的信息、细节所反映出的情感以及细节所体现出的人物的审美与思考。朱小和的妻子抱着孙子鲁嘎用哈尼母语数数;鲁嘎出生才一轮(12天),朱小和就带着他一丘一丘地看梯田。这些细节都丰满了朱小和的形象,充分体现出朱小和作为梯田耕种者和文化传承人双重身份的深刻内涵。

《梯田人家》的采访,用的是类似人类学田野调查方式的交谈,并严格按照纪录片的制作原则跟踪录音,事先并没有设定提问提纲,而是走访家庭。被访者在他所熟悉的环境和氛围里与我们交谈,会忘记我们的话筒,而我们于倾听中找寻感兴趣的话题来追踪提问。整个采访过程也是记者大脑高速运转,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所要消耗的是记者的文化积淀和审美体验。

对陌生环境和陌生文化的兴奋与激情是成就一部好特写的关键所在,因为只有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兴奋和激情,才会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所以,我们需要用孩子般的好奇心来观察自然和社会,用成年人的包容和多元化思考来理解各民族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激情和创造力,关注人类的共同情感,拥有普世的情怀,找到与世界各民族沟通的方式。

《梯田人家》的视角是客观的,它所呈现出来的思维方式也是国际化的。也许你并不懂哈尼话,甚至不懂汉语言,然而,特写通过各种声音所传达出的情景、情绪和情感等信息,是你能够体会和理解的,也是能够认同和接受的。

上一篇:特色化、专业化、类型化 下一篇:论广播网络视频节目的二次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