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播网络视频节目的二次扩展

时间:2022-10-15 02:25:47

论广播网络视频节目的二次扩展

摘 要:广播电台的网络视频节目作为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结合体,兼具两类传播的双重优势。然而,这样的节目目前大多局限于被动转播、简单复制。怎样深入挖掘,提炼价值,盘活内容,二次扩展,实现台网一体,资源增殖?本文仅以郑州电台星光网络广播的实践为例,试作探析。

关键词:网络视频节目 星光网络广播 二次扩展

网络视频节目已经越来越多地补充到电视的日常报道当中,河南电视台的《雷颖网聊》《打渔晒网》《微博民生汇》《观点制胜》,安徽卫视的《超级新闻场》,东方卫视的《我心唱响》都较好地运用了网络视频节目。

不过,广播电台自办的网络视频节目,目前大多仍是传统媒体的附属品——配合广播频率实现在线收听收看、用于网络点播,抑或是同步呈现大型活动。笔者认为,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网络视频节目必须寻找对策,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出击,围绕受众兴趣进行二次加工,进行多渠道延展,将视觉媒介的感官效应放大,才能拉长节目链条,实现优质资源的多次增殖。笔者将这种联动叫做广播网络视频节目的二次扩展。

广播网络视频节目的二次扩展,不是简单地把采写的同一内容放在不同的介质上就算完事,而是根据不同媒介的需求,将同一内容的新闻素材制成不同类型的新闻产品,运用不同的传播方式,以满足受众对新闻个性化的需求。实践证明,广播电视媒体网上音视频内容扩展的空间很大。那么,如何将广播节目的内容盘活,实现二次扩展呢?笔者试图结合郑州电台星光网络广播的实践,认为要着力于以下几点。

一、提炼新闻价值,为高质量的新闻信息产品找到卖点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新闻学教授格兰特·郝德对新闻价值的论述为:“最佳之新闻即为贻最大多数人以最大兴味者。”①在今天,新闻来源发生了变化,广播电台的网络视频节目要想提高浏览量,改变不瘟不火的现状,就要敏锐地抓住用户关注的点,通过网络平台与各类硬件的链接,采集高质量的新闻信息产品,抓住网友的兴趣点。

郑州电台星光网络广播(下称星光网络广播)从受众(包括网友)的关注焦点出发,全盘统筹节目的“卖点”,让节目的新闻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星光网络广播立足郑州本土,以郑州人民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为选题方向,获得了很高的点击率、收听率。事实上,实现星光网络广播的产品不是传统广播产品简单复制的目标,星光网络广播的节目与郑州电台的广播节目相互配合,共同扩大了郑州电台节目的社会影响力。比如,2011年7月,郑州电台新闻频率与星光网络广播、郑州广播在线同时推出《政风行风在线访谈》节目。郑州市物价局局长做客郑州电台的专场,他回答网友提问时说道:“郑州的物价水平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居第32位。”星光网络广播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新闻点,便将随之而来的在直播间里的热烈交流做成了微视频,作为头条。这样做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郑州的物价水平居于全国省会城市的中下游这个话题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回应。星光网络广播和郑州广播在线网友围绕这个话题又有了很多深入的讨论,这些信息反馈到直播间,物价局长和主持人在直播间里与网友和听众聊得更多了。节目结束后,星光网络广播又将大量跟帖内容整理出来交由郑州新闻广播《百姓热线》节目追踪报道,实现了热点话题的二次扩展。

二、传统媒体发起,网络媒体综合放大

眼下,无论是报纸、期刊等平面媒体,还是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都在不断适应网络传播带来的环境变化,实现信息传播的立体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开发出新的竞争手段和吸引受众的方式,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②传统媒体具有信息供应者的独家优势,专业化的新闻队伍、长期形成的品牌、广阔的信息渠道、丰富的经验,这些都不是网络媒体在短期内可以造就的。和传统媒体传播相比,网络媒体具有交互性、海量性、多媒体、即时性、个人化、超文本等特性。笔者认为,星光网络广播只有实现广播和网站的有效互动、音频和视频的有机融合,从内容和形式上开发出新的竞争手段和吸引受众的方式,将新闻内容延伸为多种传播形态的新闻产品,实现信息传播的立体化,才能提高各自的竞争优势,从而彰显“可看的广播”的新闻价值。

2011年8月,郑州新闻广播强档推出《新闻有话说》节目,每周一、三、五午间12:20~13:00播出,针对社会热点话题展开讨论。星光网络广播主动加入,使之成为同步视频直播节目。星光网络广播主动融合传统广播节目所做的还不仅仅是全程全景再现广播的节目,围绕二次扩展的理念,星光网络广播还根据新闻价值寻找节目“卖点”,精选出具有吸引力的内容,加入微博截图、图片、论坛热帖等编辑制作后,提供给大河网、中原网、河南百度等兄弟媒体,供网民点播。星光网络广播的做法得到了郑州新闻广播同人的高度评价,不仅使他们的节目可视化,而且实现了节目内容的二次乃至三次营销,有效地扩展了节目的影响力和到达率。

三、媒体助政、网络问政,推动信息公开

总书记指出,新闻宣传工作“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星光网络广播将舆论引导、舆论监督等国家赋予主流媒体的职责作为自己的使命。星光网络广播力争做好郑州党委和政府的“第一传达室,第一监督室,第一监察室”,在媒体助政和网络问政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尝试。星光网络广播专门开辟聊天室,作为网民诉求平台,对于网民在平台当中反映强烈的问题,平台管理员及时发现、通知相关部门给予处置回复,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进行阶段性或办结性回复。这种媒体监督方式成本低、覆盖广、效率高,得到了郑州市委、市政府的肯定。我们先后开展了“十字路口调查、霓虹灯调查、出租车违章调查、最差街道调查”,帮助政府推进政务公开。

2011年8月15日,郑州市公交B1路公交司机王志亮捡到10万元现金,他通过郑州电台找到了失主荥阳市地税局副局长卢宗纲。星光网络广播立即进行了详细报道,引起中原网进行跟踪报道。“地税局副局长在公交车上丢失巨款”这一事件吸引了很多受众的眼球,大家众说纷纭,有很多不良的信息出现。星光网络广播协同兄弟媒体及时跟进,及时了当事人认真详细的解释,使得不良的社会舆论得到纠正,种种不实的传言很快偃旗息鼓。

四、媒体人眼光,平民化语言,增强感染力

新闻用词的变化不断生产新的话语,公众对新闻的接受程度也随之改变,运用恰当的词汇表述事实符合网络用户的要求。比如,总书记在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用到了“不折腾”这个词;2010年11月10日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的网络热词“给力”等。这些词汇为受众(包括网民)熟知,容易引起共鸣,并因为容易使他们产生眼前一亮的亲切感而激起阅读、点击的兴趣。

为了响应中央提出的“走、转、改”号召,星光网络广播不断在新闻词汇的选用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我们主张尽量多地使用老百姓的生活语言和面对面交流的词汇,以求贴近受众,与受众融为一体。我们还将这些词汇,用到了标题上。

比如,“星光微播”和“星光有缘”栏目就起了这样的一些标题:《媒体偏爱铁道部》《网络新闻,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求变还是求美,我的郑州》《我们都爱聚会》《玩大的青春——80后的胡言论语》……这些标题既简单朴实,通俗易懂,又体现了蓬勃的时代朝气。

网络数字生活发达的今天,业界开始对视频网站的内容充满期待。传统媒体创办的区域性网络媒体更需要转变观念,根植于本地市场,建立较为稳定的跨媒体协作机制,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编织立体的传播网络,形成多媒体协调行动的格局,以用户需要为出发点,对网络视频节目进行二次扩展,用先进优秀的文化产品占领网络文化阵地。

(作者单位:郑州人民广播电台)

上一篇:创作谈 第3期 下一篇:辽宁文艺广播融合发展现状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