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化、专业化、类型化

时间:2022-05-04 10:05:08

特色化、专业化、类型化

摘 要:本文聚焦于城市广播特定领域,梳理21世纪以来城市广播特色化、专业化、类型化传播理念研究路径的过程与变化,概述其主要研究成果,提出城市广播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范畴以及研究方法。

关键词:特色化 专业化 类型化 全媒体

跨区域协作

“城市广播”的概念主要涵括我国各省、自治区行政区划内,以各地城市市域为主要覆盖范围,以城市市名为台名及对外呼号(直辖市除外)的广播机构。我国城市广播的总体发展极不均衡,从某种程度上看,城市广播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我国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地之间发展的巨大差距。

进入21世纪,伴随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广播即将迎来与城市协同发展重要机遇的同时,也面对着多重挑战。纵向结构上有央广、省级电台,下有县级电台等各类频率的激烈竞争,横向遭遇新媒体与其他传统媒体围堵的逼仄空间局限,而其内部的媒介核心竞争力,与中央、省级或直辖市广播频率集群相比,在国家政策支持、新闻与文化资源、人力资源与资本运营、受众市场等方面都较为薄弱。

正确的传播理念将决定未来下一步的发展趋向,未来的城市广播人将如何应对并解决诸多制约问题?回答这些问题首先离不开对以往研究成果的总结。总结过去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廓清传播理念研究路径的变化,梳理十二年来专家学者们为城市广播“量身打造”的具体策略,为当前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进而深入探索城市广播的发展范式,因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于城市广播的特定范畴,在“中国知网”以“城市广播”、“城市电台”为专项词分别搜索,筛选出自2000年以来相关研究论文共90篇,并且结合相关研讨会的重要发言内容,以“传播理念”为主线梳理了21世纪迄今为止城市广播主要的研究成果。

一、第一阶段2000~2002年:面向21世纪之初以科技为先导看未来广播,尝试建构城市广播的基本走向,明确地域优势定位,突出特色化、潮流化特色

此时,广播界已经出现了“交互广播”与“可视广播”的概念,业界也已经就城市广播以特定受众群体为服务对象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并把社区广播作为未来城市电台的发展方向之一。这种观点与日后广播的专业化改革——向类型化广播转型有一些相近之处。但这一时期研究者对社区广播概念的界定过于宽泛,不够严谨清晰,对城市广播发展基本模式尚未形成明确的较为充分的认识。黄林生认为:“城市电台社区广播发展方向的优势在于:与社区文化同根同源,为受众提供便捷服务,有利于细分受众群体,充分发挥双向互动交流,创办区域特色的音乐节目。”①

这一阶段研究者的共识是城市广播将处于更加激烈的媒介竞争环境之中,准确的定位决定城市广播的发展战略。首先城市广播具有地域优势,彰显独特的本地化定位,“围绕地域经济和文化做文章,发挥接近的优势,办好服务节目,充分发挥广播双向沟通交流的功能,以差异化的节目特色实现与其他城市台的交流”。②潮流化包括两个方面:“一、国际流行大众文化背景下以年轻人审美趣味为主的潮流;二、都市快节奏、信息大流量,人们求真求新求实的社会潮流;地方化特色只有与潮流互动才有可能保持活力,以潮流为导向,以地方为依托,经营与发展就能与时俱进。”③

钱耀敏深入分析了都市文化与城市广播的内在关联,其看法颇有新意并值得借鉴:“都市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更为明显,具体表现为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性;都市文化冲破狭隘的传统观念束缚,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都市文化设施建设的个性化、特色化;都市文化具有培育大批都市文化新人的时代先导功能;城市广播应该不断有机地梳理这些特征,节目策划中清醒意识这一新视点,从而突出都市文化特征的主要方面,呈现很有特色的品味、价值与活力。”④

王铁认为,城市广播应当成为市民文化消费的一种媒介选择:“将呼号中的频率波长数字作为形象符号最容易让听众记牢,常态化的策划活动能够提高受众对于电台品牌的忠诚度,真诚服务提升品牌在受众中的信誉度”。⑤这些具体的策略能够加强综合化节目品牌的独特性。

二、第二阶段:2003~2005年,深入剖析城市广播存在的制约问题,明确提出频率定位的特色化专业化,创新实践城市广播的管理机制

广播是一种让人们的身心处于最为放松状态时接收信息的媒介,因而被誉为“绿色传媒”。⑥有许多学者对都市化与“绿色传媒”的独特优势发展充满乐观的期待。2005年4月,第五届全国城市电台发展研讨会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举行。与会代表提出“广播网——加盟台”⑦内部纵向整合方式,广播网通过覆盖面的扩大,增加受众群体与广告主,加盟台借助广播网的高质量节目品牌形象吸引受众。同年5月18日,中国城市广播联盟在北京宣告成立,这一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电台概念的确立与各台之间合作,在中国城市广播发展历史中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

这一阶段各地城市广播普遍处于较好的发展态势,广告经营增幅较大,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孙宏利指出:“城市广播频率资源问题本质上是政策制约,频率紧缩政策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广播发展的最大瓶颈;城市电台和省台的关系问题,也需要从管理层面加以引导,使二者在受众范围和节目内容上有相对的区分;集团化问题,要避免造成广播在组建广电集团化内部的弱势地位;市场化问题,对节目内容和听众两个环节的开发远远不够,要围绕广播产业链做文章,需要资本运营的意识;人才问题,懂节目又善于管理,具有战略眼光的人才奇缺”。⑧城市广播发展的着重点,“频率资源的开发将成为首要任务,传媒新技术将成为发展的动力,低成本控制,追求利润最大化将成为主要目标”。⑨

频率定位专业化和特色化的传播理念迅速推进,专业化涵括节目内容和受众层面的专门化两个层面。“特色化是专业化、对象化、风格化、个性化的综合与升华,在同一地方的省市电台可能存在同类型的专业频率的情况下,特色化可以解决专业化不能解决的差异化、个性化问题”。⑩

开发受众资源并整合零散受众人群,“要对传播过程进行营销,跨媒体强力推介广播节目以及一系列公关活动,对流动人群的开发是当前城市广播受众资源开发最具有潜力的增长点,利用社会组织的现有广播网络,对游离状态的受众资源的垄断开发,并建立针对汽车、地铁、飞机、住宅小区、商场、宾馆等区域的内容模式或传播模式”。

上一篇:中国互联网发展十大动向 下一篇:创作谈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