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调控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临床意义

时间:2022-10-11 09:19:59

高血压调控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临床意义

摘 要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高血压调控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为脑卒中的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通过对56例高血压患者及22例健康对照组血压控制情况观察,进行颈动脉彩色血管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及血管内径、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高血压组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血压控制达标组与血压控制不达标组的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致颈动脉损害可导致斑块形成,血压控制是否达标是决定颈动脉损害斑块形成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 高血压 颈动脉斑块 临床意义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2.039

资料与方法

2008~2009年收治住院患者78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服药治疗或服药控制不达标的病人37例,其中男27例,女10例,年龄34~82岁;高血压1级3例,2级10例,3级24例;高血压病程0~40年。血压控制达标的病人19例,其中男9例,女10例,年龄41~82岁;高血压1级1例,2级4例,3级14例;高血压病程0~40年。高血压诊断符合WHO/ISH 1999年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并通过检查除外继发性高血压,所有病人均无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及严重心、肝、肺、肾等疾病。健康对照组22例,其中男11例,女1例,年龄19~81岁。

方法:各组病人均做颈动脉超声检查,由专人操作,使用进口惠普森彩色超声诊断仪,高频12HZ探头,常规探测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检测:血管内径、内膜中层厚度,观察有无斑块、大小、数目、回声特征。

统计学处理:X2检验,SPSS11.5。

结 果

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讨 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随着高血压病情的加重和病程的延长而增加[1],高血压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引起脑梗死的重要因素,是否应将血压控制达标与抗血小板及降脂并列于脑血管病的2级预防,对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具有预测价值。本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是引起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因素,且与血压控制是否达标有关,血压控制不达标较血压控制达标易形成斑块。彩色多普勒作为无创检查手段,具有方便经济、重复性好等优点,可动态了解颈动脉硬化程度及血液动力学变化,对临床预测脑动脉样硬化病变的性质、动脉狭窄程度及确定治疗方案、观察疗效,判断预后有重要实用价值[2]。本试验显示长期有效的平稳降压,保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从而减少斑块的发生,是预防高血压导致脑梗死的关键,但影响斑块形成的众多内部和外部因素也应引起重视,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了解高血压病病人颅外颈动脉病变程度,采取必要的措施,对脑梗死的预防有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吕敏,师绿江,史平,等.中老年自然人群中高血压和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841-844.

2 陈晋文,邵波,李忠东,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对脑梗死危险预测的价值[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04-105.

上一篇: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 下一篇:急诊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成人急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