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辨证治疗

时间:2022-10-11 08:09:47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辨证治疗

【中图分类号】R5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2}10—0098—01

糖尿病是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死率已居肿瘤、心血管病之后的第三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其患病率迅速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目前有超过1.5亿糖尿病患者,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仍在快速增长。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的代谢紊乱,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有胰岛素绝对缺乏的I型糖尿病和胰岛相对缺乏的Ⅱ型糖尿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时会出现急性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眼科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们采用辨证分型的方法,对28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病人进行治疗,疗效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8例中,男13例,女15例。年龄35—40岁4例,41~50岁8例,51~65岁16例。病程5—10年9例,ll~20年19例。眼底改变,单纯型视网膜出血21例,增殖型视网膜出血,玻璃体出血7例。

2 辨证治疗

2.1阴虚火旺,血热妄行型 症见:口渴多饮,多食善饥,消瘦,手足心发热,多尿便结。眼底见视网膜上散在点、片状出血,色泽鲜红,微血管瘤、点状渗出,或视力骤降,眼前黑影遮挡,玻璃体混浊,眼底不能窥人。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凉血化瘀。药用生地10g、丹皮10g、玄参10g、旱莲草10g、花粉10g、石斛10g、知母15g、天冬15g、麦冬15g、草决明15g、仙鹤草15g、15g、当归10g、赤芍10g,出血较多,加白茅根30g,云南白药0.5g冲服。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

2.2气阴两虚,瘀血阻滞型 症见:久病不愈,腰膝酸软,体倦乏力,口渴多饮多尿,消瘦,眼底见视网膜上点、片状陈旧出血,较多渗出,微血管瘤,或玻璃体混浊,眼底有新生血管及机化膜。舌淡紫苔白,脉沉细。治宜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药用太子参20g、黄芪20g、黄精20g、山药30g、知母20g、玉竹20g、花粉20g、石斛20g、当归15g、丹参15g、赤芍15g、泽兰15g、鸡血藤15g、茯苓10g、白术10g,有增殖性改变加海藻、昆布各15g。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期间应清淡饮食,禁进辛辣之品。本组病人均10天为1疗程,其治疗均在两个疗程以上。

3 疗效分析

显效:全身症状消失,视力提高五行以上,视网膜出血基本吸收,渗出减少,共9例,占32.1%。有效:全身症状减轻,视网膜出血部分吸收,渗出减少,玻璃体混浊减轻,共15例,占53.6%。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视力无增进,共4例,占14.3%。

4 讨论

糖尿病眼底变化的过程,首先表现为视网膜静脉轻度扩张,或伴有小出血点,或微血管瘤等。以后随着病情的发展,上述病变逐渐加剧,同时出现渗出物。如果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全身感染疾病或其他因素,则视网膜病变的发展过程可以加快,同时尚会重新出现新生血管,产生大量出血,有造成失明的危险。因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严重威胁视力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它以反复出血为特征,因此,防治再出血是治疗的难题。阴虚是本病的根本病因。由于阴津亏虚,虚火上炎,灼伤脉络,而致眼底出血,或久病,气阴两虚,瘀血阻滞,新血不能归经,气虚不能摄血,而致眼底反复出血。其病理过程呈现为阴虚一气阴两虚。阴虚燥热为本,瘀血阻滞为标,病变机理为因虚致瘀。因此,当以滋阴润燥以治其本,活血化瘀以治其标,阴津充足刚虚火不致上炎,脏腑协调则阳气不致上亢,使阴阳平衡,气血调和。

糖尿病病程较长,迁延难愈,在治疗上应谨守病机,无论是初次出血或反复出血,均应以阴虚血热,或气阴两虚,瘀血阻滞辨证。瘀血是标是实,气阴是本是虚,在治疗的任何阶段,自始至终应注意顾护气阴,配以益气养阴药,在运用活血化瘀药时,不可滥用峻猛的破血之品,以防引起新的出血,亦不可过用寒凉止血之品,以防过度凝滞,而致瘀血不去。

糖尿病尚缺乏病因治疗,目前的治疗原则是强调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会出现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酸中毒和高渗性高血糖状态;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糖尿病作为当今顽固病症,非短期所能痊愈,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只能建立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应定期检查血糖、尿糖,根据病情况正确选用降糖药,控制血糖,从而达到全身和局部标本兼治的目的。

(收稿日期:2012.3.03)

上一篇:走近淮安历史文化名人活动背景分析 下一篇:有关信息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