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时间:2022-10-11 03:51:58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摘 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校企合作日益重要,成为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日前,如何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达到学生、学校及企业三方的共赢,倍受关注。酒店管理专业是高职教育的典型专业,以该专业为例,对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研究与分析,包括对学生和企业的调查走访总结,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酒店管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232-02

近几年来,国家经济水平发展迅速,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育体制领域的改革也在逐步加大力度。随着学校、企业间联系的加深,校企合作已经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一环。如何从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在学校、企业间建立起深入、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机制,显得日益迫切。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以应用性极强的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校企合作模式概述

校企合作是指教育机构与产业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领域开展的合作活动,高职的校企合作也属于这一范畴。随着中国高职的不断发展,校企合作模式也不断的创新,经过走访调查,就现有高职院校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下面几种常见模式:

一是实训基地模式。该模式较为普遍,实训基地分为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企业实训基地,如大连大学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大连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等。像酒店管理这样重操作技能的专业类型,该模式比较适宜。

二是“订单”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学习与就业挂钩,学校的招生与企业的招聘为一体,由企业指定学生培养的方向,具体教学课程安排也由学校和企业结合岗位实际需要来设置,学生毕业后通过考核即可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企业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拥有更主动的权力。如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即与洲际酒店集团等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为企业输送岗位经理等人才。

三是校企互动模式。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学校也可以请优秀的专业教师给员工进行培训。这对校企双方来说是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难得机会。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与南沙大酒店的互动,增强了学生对酒店行业动态的把握,提高了酒店员工的素质,是校企双赢的典范。

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条件以及各专业的特征和需求,还有校企联合办学、校企合作经营等模式。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针对此展开了众多研究,笔者也对此进行了调查、总结。

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情况调查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深化发展的必然需求,然而,现实校企合作的进程中却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难题有待解决。本文对部分采用实训基地模式在企业实习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近6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主要情况如下所述:

1.当问到学生“如果让你选择实习的酒店,你会考虑哪些因素”时,80%以上的学生都提到了企业硬件、食宿条件、待遇等方面。而在跟企业进行访谈时,问到多数企业的意见则是更加关心学生是否能够学到知识、顺利完成任务等。很显然,企业忽视了学生内心真实的诉求。

2.当问到学生“你在酒店实习遇到困难或委屈,更倾向于向谁倾述”、“你希望学校为你的实习提供哪些帮助”时,只有30%~40%的学生提到会向指导教师和学校倾诉,有超过50%的学生认为学校无法提供有效帮助。可知学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不能有效协调学生和企业的关系,甚至有些学校在把学生推给企业后就很少露面。

3.当问到学生“你认为在酒店学习的知识有用吗”、“毕业后还会留在这家酒店吗”,约有50%的学生认为在酒店所学习的知识没有用,很多学生觉得在酒店实习都是在做劳力,如在餐饮部、客房部,每天都是单调枯燥的端盘子、清扫房间等。约有60%~70%的学生不会留在目前实习的酒店或岗位,他们多数认为上下级或同事间关系处理不好、待遇不好等。可以看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并不能正确认识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学校的实习动员不到位;二是企业没有遵从合作协议的宗旨,将学生视为一般劳动力。

通过对学生和企业的调查走访,在目前以顶岗实习模式为主体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进程中,企业、学校、学生三方面都有不足之处,导致整体顶岗实习效果不明显、效率低下,没有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因此,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显得很有必要。

三、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建议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对于一个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来说,需要有企业、学校、学生三方的共同配合。只有能够充分体现各方潜力,达到三方共赢的模式,才是最适合的。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1.学校在选择校企合作的对象时,要充分调研核实企业的资质实力,不能盲目追求名牌、星级。首先,相比跨国连锁的高星级酒店,很多本土酒店在人员管理、业务经营等方面拥有更大的优势,要选择“最适合的”而不是“最优的”企业合作。其次,企业都是追求利润的,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多注重的是酒店自身的利益,因此,学校更要注重考察企业的文化建设、员工培训管理等“软条件”。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这一代孩子的特点是个性突出、爱憎分明,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更加重视与自身利益切实相关的信息。如果企业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与培养,即便签订了合作协议,后期的合作也容易出现问题。

2.加强学生实习、就业的心理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职能。一方面,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对校企合作模式是否成功进行具有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实训的指导和管理工作,选派认真负责的教师专职管理,加强学校和企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帮助。

3.从学生入学开始即对其进行专业认知教育,让学生从心底接受并热爱本行业。高等职业院校是以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为主,如果本专业的学生毕业都放弃从事相关工作,那么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则失去了意义。同时,学校也要充分与企业进行沟通,必要时可以实行轮岗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定位。

除此之外,学校也要负起监督的责任,既要保证学生的积极性,又要注重与企业的协调,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合作协议管理学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只有这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保证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在校企合作模式上有所创新和进步。同时,国家相关部门也要制定适宜的法律法规,保障学生利益的基础上达到学生与学校、企业三方的收益均衡。

参考文献:

[1] 辇玉杰.山东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 蒋丹.论中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3] 邓志新.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职教通讯,2012,(2).

上一篇:沈阳旅游官网英文版建设研究 下一篇:企业对外投资风险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