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11 01:05:21

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探究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临床诊断方法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基础上,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常规心电检查和动态心电检查中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心电图检查方式诊断冠心病患者阳性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检测率都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心病临床诊断

冠心病又名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即指由于冠状动脉循环发生功能或器质性的改变而引起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严重的可导致多种心律失常[1]。本文旨在探究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临床诊断方法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影响,现将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6~72岁,平均年龄(65.1±3.2)岁。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7~69岁,平均年龄(58.8±0.4)岁。患者病程1个月~10年,入院时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具有一定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开始进行检查前3d停止任何药物的服用,使用增益为10mm/mV,纸速设定为25mm/S,由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提供的的常规心电图机,选定日期对患者进行检查。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时,让患者采取仰卧式,保持良好放松的心态,在患者不受任何干扰的情况下,保证记录过程心电基线的平稳和结果的精准。

1.2.2观察组治疗方法 和对照组患者一样,观察组患者也在检查开始前3d停止任何药物的服用,使用增益为10mm/mV,纸速设定为25mm/S,由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提供的的常规心电图机,选定日期对患者进行检查。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后,再使用由美国太空实验室提供的24h动态心电图机对患者进行检查,进行电脑自动分析,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的检查分析结果。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9.0数据统计软件对收集回来的两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进行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阳性率方面的对比 60例冠心病患者中,对照组30例患者只接受了常规心电图检查,诊断阳性者17例,阴性者13例,阳性率为56.7%;观察组30例患者还接受了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阳性患者19例,阴性患者11例,阳性率为63.3%。经过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心电图检查方式诊断冠心病患者阳性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种检查方式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分析对比 在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病情诊断的观察组患者中,结果显示,房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检测率、室性早搏早发和常规心电图相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检测率都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通常被称为"冠心病",临床上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2]。冠心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心肌缺血而引起心肌梗死,同时还可引发各类心律失常,严重的可导致心脏性猝死。在临床检查手段中,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最为娴熟,但是由于设备从国外引入,检查费用高昂,普通的乡镇或县级医院根本无法开展此项技术,所以绝大多数医院采取的仍然是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采用动态心电图来检查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情况,收到了很好的诊断效果,检查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特别是在特定情况或者患者出现短暂性心律失常的情况下,常规心电图检查由于技术原因,检查结果容易出现纰漏,然而动态心电图则可以在特定情况如患者出现短暂性心律失常时检查出这些情况,进而更好地了解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因素和原因,对患者进行科学有针对性的治疗[3]。

本研究调查发现,60例冠心病患者中,经过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心电图检查方式诊断冠心病患者阳性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病情诊断的观察组患者中,结果显示,房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检测率、室性早搏早发和常规心电图相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检测率都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在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由于其操作简单、对患者无伤害、价格适当、检测率高,所以通过比较分析,其检查结果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法,如此,不仅有利于冠心病患者早日康复出院,也有利于在全国各级医院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汤喜红,孙玉敏.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J].中国卫生产业,2012,29:106.

[2]董竞琳.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心律失常诊断结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319-320.

[3]韦正光.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比较及临床应用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J].2012,14(14):261.编辑/成森

上一篇:不稳定型骶骨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 下一篇: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