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鉴赏全攻略之环境篇

时间:2022-10-10 10:11:21

高考小说鉴赏全攻略之环境篇

摘 要:为了强化小说鉴赏的训练力度,针对小说环境类题型的历年考点特点,从环境描写的不同作用、命题方式、解题思路、规范技巧和典例分析上让学生尽快适应阅读,提高鉴赏效率。

关键词:小说鉴赏;环境;命题;思路;效率

语文新课改走到今天已经有几个年头了,高考对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鉴赏考查也日趋成熟。小说阅读在高中教学的地位也愈来愈重要,针对此种情况,笔者结合多年的高考教学经验,联系学生小说阅读现状及反馈的问题所在,略谈学生小说鉴赏能力提升的一点体会。

从2013年语文考纲来看,它要求学生能够具备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的能力,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认真分析并从考点出发,小说鉴赏可以细化为六个考点,即情节类、人物类、环境类、结构类、技巧类和主题类。本节具体谈小说环境鉴赏的一些经验。

一、善于从四个方面考虑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可分为: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故事发生的时代特点和时代背景,它为人物提供了大的活动时空背景,影响着或直接决定着人物的思想情感。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往往起到渲染作品的气氛和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分析环境时,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环境往往有复合的因素

有几个因素就应分析出几个因素。

2.分析社会环境应透过当事人的言行深入挖掘社会历史内涵

社会环境一般由主要人物周围的次要人物组成。那些次要人物,是某种社会力量的某种观念的载体,分析时应通过这些人物的言行,认识其代表的社会势力及其观念。

3.注意人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环境决定人物命运及其性格,人物又能动地作用于环境。由人物在社会环境中的走向,我们可以看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4.分析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的性格

第一,善于从地点、时间、行动、季节、气候和景物等描写中揣摩人物的身份、地位、心境,揣摩出对主题的烘托和对情节的推动作用;第二,善于从人与人的关系、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社会环境中体悟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环境描写常见命题方式

1.结合小说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自然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2.联系全文,简析社会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3.简要分析某段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

4.简要分析造成人物命运的社会根源

三、环境描写的解题思路

面对以上几种题型,我们可从五方面进行思考:

1.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2.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

3.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4.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5.奠定情感基调,深化主旨,象征和暗示,对比烘托等

6.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等

四、掌握技巧,规范答题形式

掌握了小说环境描写的考点内容和解题思路后,要善于把握它与其他几个小说要素间的关联,细分题干,明确考点,最后还要规范答题形式。

一般的形式是环境+人物+情节+主题。具体来讲环境类试题的答题思路是: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当然,根据要求还可以灵活地组织语言表达: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等。

五、典例分析

1.简要分析《项链》主人公命运的社会根源

答:当时法国社会视女性为,这种恶劣价值观弥漫于整个社会,是虚荣制约玛蒂尔德人生理想和生命情致的一副精神枷锁;追求享乐,爱慕荣的风气,又是导致玛蒂尔德悲剧的深层社会原因。小说在讽刺玛蒂尔德爱慕虚荣的同时,也将批判的矛头对准了造成这一人间悲剧的资本主义社会。(答案的来源要整合小说中的社会环境描写所提供的信息)

2.《智取生辰纲》中的自然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答:全文近二十处写到热,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有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当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岖小径,南山北岭”“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等,这些景物描写烘托了一种烦闷紧张的气氛,也有助于刻画杨志的谨慎、精明、横蛮的性格,同时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说穿插于情节中间的环境描写往往是为情节的发展,渲染环境气氛,侧面刻画人物形象服务的。)

3.2011年广东卷《严冬海猎》在小说的开头结尾有两处自然环境描写,简要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答:首段景物描写描绘了寒流袭来前的寒冷、冷清的景象,渲染了气氛,为下文海龙深夜下海捕鱼艰苦异常的情节作铺垫。(开头的景物描写往往是为了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某种气氛。)文章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照应开头,暗示故事的结局,同时隐含了对海龙一家战胜困境的美好祝愿。(结尾处的景物描写往往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照应开头,对小说的主题有升华作用。)

上一篇:新课改下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化学自主学习能力 下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