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职业院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态度分析

时间:2022-08-13 06:34:59

铁岭市职业院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态度分析

摘 要:职业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课外体育开展的重要领域,研究和分析职业院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态度对全民健身的开展和普及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问卷形式对铁岭市几所职业院校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所持的态度,找出原因、提出建议。

关键词:研究结果;差异分析;影响因素;教学对策

态度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内在体验和行为倾向,由于人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不同,对待同一件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不同,态度可以看做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支配着人们的选择,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态度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效果的好坏由学生自身所持的体育锻炼价值态度所决定,是能使学生产生参加体育运动内驱力的核心因素。因此,调查研究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态度是了解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效果的重要依据。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都能够正确认识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价值,能够认识到体育队身心的调节作用。但还有部分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可有可无,对其作用认识也比较模糊。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工程职业学院、铁岭卫生职业学院三所院校6个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600份,其中男生250份,有效问卷240份,女生350人,有效问卷320份,从专业、性别、场地器材等角度进行调查,找出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原因。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态度的性别差异分析:

在体育运动中性别差异是一种普遍现象,例如,男女在运动的项目选择上具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态度的研究有一定的必要性和意义。通过对三所职业院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所持态度问卷调查发现(见表1),三所职业院校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是积极的,其中持“不喜欢”的学生人数占总数的5.9%,只有33人,比例不大。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作用与价值有一定的认识,对课外体育锻炼非常重视。但在对男生、女生两个样本进行t检验中发现(P

表1 不同性别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现状调查情况表

(注:无*表示P>0.05差异不显著;*表示P

二、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专业差异分析

本文对铁岭市三所高职院校6个专业(护理、口腔医学技术、机械工程、汽车工程、数学、计算机)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见表2),发现各专业学生对参课外加体育锻炼持态度之间的比例基本持平。运用统计学中的t检验结果也显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这说明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不存在专业性的差异。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大部分研究成果也表明专业不同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态度的差异性不明显。

表2 不同专业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现状调查情况表

(注:无*表示P>0.05差异不显著;*表示P

三、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态度及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在对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其他因素的分析这过程中发现,课程安排和未来就业所带来的学习压力、学校场地器材过少和老旧、参加体育锻炼的附加费用过高,绝大部分学生无力负担等问题均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决定着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

铁岭市三所职业院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具有较高的积极性,能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价值,但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明显比女生所持有的态度要积极。男生以增强自信为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动机,女生以心理调节为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动机。而在不同专业上不存在明显差异,各个专业学生所持有的态度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四、教学对策

1.一方面,加强体育锻炼价值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积极地参与和享受体育所带来的身心愉悦。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开展课外体育课的研究,以此来充实体育教学内容,改善体育教学方法,使之成为课堂体育教学的有益补充,又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

2.学校体育场馆应该对学生免费开放,加大体育资金投入,改善体育场馆不足现象,形成校园体育文化。目前铁岭市职业院校体育场馆根本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由于场馆过少,部分院校体育馆甚至不对学生开放,面对如此现状,加大对体育建设资金的投入,改善高校体育场馆不足的现状十分必要。同时,要根据本校的特点,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文化,例如铁岭卫生职业学院根据女生较多的特点可以打造健美操文化,辽宁工程职业学院根据男生较多的特点可以打造篮球或者足球文化,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从而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选择体育运动项目调节体育教学课程,

学生的爱好不同对不同运动所持有的态度也不同,因此,在运动项目的选则上给予同学们更多的自主性,例如:女生不喜欢对抗性强且激烈的运动项目,那就针对女生开展一些对抗性小、趣味性强的项目,包括排球、羽毛球、舞蹈、健美操等;根据男生喜欢挑战对抗的特点,可开展一些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例如:足球、篮球、武术等。此外,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类小型体育竞赛,例如:健美操比赛,各类舞蹈比赛,从而可以调动更多对运动持有消极态度的女生参与,使之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1]苏舟.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干预与影响机制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

[2]杨琼.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态度的性别差异分析.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

[3]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现状及影响体育锻炼因素的调查研究.学理论,2009(22).

[4].河南省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7.

上一篇:浅谈有效数学教学方式 下一篇:当前影视作品中婆媳矛盾的新特点和家庭社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