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小学生语文识字的兴趣

时间:2022-10-02 04:17:51

浅谈培养小学生语文识字的兴趣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有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中学习语文基础的基础就是识字教育。小学课堂中的识字教学是一个相对乏味的阶段。应该从小学生的特点出发,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并为其提供丰富的语文学习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关键词:兴趣;方法;资源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小学阶段,往往更加活泼、天真,有爱交朋友的天性。我们可以利用小学生这一特质,将识字教学融入孩子的生活中。教学过程中顺应孩子的情感,并适当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将有趣的情境巧妙地融入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孩子心理的阅读,使其由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一些趣味性强的情境,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教学内容。

二、注重方法的变换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转变教学形式,使学生的好奇心不断被调动,并不断被满足。要适当地设置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用游戏来完成对识字学习的引导,让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在玩中创新。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为了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习、会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识字的规则。正确把握形声字是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热情地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发现汉字的内在含义,识字学习将不再成为他们的负担,而成为一种乐趣。

四、开发课程资源

教育不仅停留在语文课本中,事实上,真正的教育实践与教育资源存在于生活中。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成果进行展示,利用这一平台整合并开发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识字空间,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有机会接触很多汉字,应该培养学生随时学、随时记的学习习惯。此外,应该在教室内张贴一些名人挂像,不但营造了学术的氛围,久而久之,也能培养学习的习惯。在学生学习取得一些小成绩的时候,老师应该适时地给予奖励,让学生体会到自主识字带来的成就感。

总之,在识字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记忆单词偷快的活动中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庞元堂.巧教小学生语文识字[J].大观周刊,2013(13).

上一篇:初中英语教学应注重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关于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