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考生的“军事参谋”(上)

时间:2022-10-10 08:49:38

【编者按】2011年5高考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巧填志愿”从本期期邀请各地资深志愿填报指导专家为广大考生、家长出谋划策,全新推出系列志愿填报指导文章,敬请关注。

家有考生,父母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件大事:一是当好考生的“军事参谋”,二是当好考生的“后勤部长”。所谓“军事参谋”,指的是帮助小孩掌握高考招生信息、收集志愿填报资料;至于“后勤部长”,指的是管好孩子的衣、食、住、行。下文先讲讲如何当好考生的“军事参谋”。

一、了解考生情况

经调查发现,超过50%的父母(指高三学生的父母)对自己的小孩不了解。而真正了解小孩,并在填报志愿中能给小孩起到军事参谋作用的不到20%。

作为父母收集小孩有关方面的资料是很容易的,一是平时的细心观察及和小孩交朋友;二是与小孩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多沟通多交流。那么,应该了解小孩的哪些情况呢?

(一)学习情况

当自己的小孩进入高三后,一要认真关注小孩平时的学习情况,了解小孩哪门功课是强项?哪门功课是弱项?哪门功课有潜力?哪门功课“拖后腿”?二要详细记录小孩高三阶段的月考、统考和模拟考试成绩(主要为各门单科成绩、总成绩以及在全年级的排名情况);三要全面了解小孩所在学校每年的高考录取情况(只了解与自己小孩有关的文科或理科就行),比如:该校历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一本”、“二本”、“三本”上线人数、高分(600分以上)人数、考取北大、清华人数。

综合以上情况,应该可以确定自己的小孩所处的相对位置。能否冲击“名牌”?能否报考“一本”?能否保住“二本”?小孩可以报考哪个层次的院校?经过比较是可以推测出来的。

对于考前填志愿的北京市、上海市,以及估分填志愿的辽宁省、山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来说,家长尤其要在考前了解小孩的信息,掌握小孩的实力。

案例:2004年江西省(当时是估分填报、未实行平行志愿)吉安市文科考生欧阳晴同学考后估了620分(最后分数为621分),填报了北京大学,结果从“一本”跌落到“二本”(被录取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这么高的分数,因为没有填好志愿,错失了进名牌大学的机会,非常令人惋惜。如果当时家长了解到自己的小孩平时的成绩从没进入全年级前10名以内,该校每年能考进北大的文科生从未超过3人,就会劝说小孩不要冒险填报。

(二)身体情况

小孩到了高三,大多数从少年进入了青年,绝大部分同学身体比以前强壮,精力比以前充沛。但也有一些同学在这个阶段身体会出现问题,或者问题会比以前加重,以至于影响高考或录取。所以家长应全面了解自己小孩的身体情况:比如身高、体重、血压、有无色盲、色弱、口吃、耳聋、近视以及近视的度数情况等。另外,一些不是问题的问题也要加以注意,比如女孩子月经正不正常?有无痛经?疼痛的程度等。

案例:2010年四川省南充市唐三妹同学平时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是学校冲击北大的主力队员,可谁也没有想到,她的高考成绩竟然没有上“一本”分数线!究其原因才知道,高考这两天她遭遇“例假”,难以忍受的肚子疼影响了她的正常发挥。如果家长事先知道自己的女儿有比较严重的痛经毛病,只要带女儿到医院请医生开上一些药物,将月经周期推迟几天,高考就不至于一败涂地了。

(三)性格兴趣

性格与兴趣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兴趣可以使人智力得到开发,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如果一个人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兴趣就能发挥80%~90%的能力,相反则只能发挥20%~30%的能力,因此兴趣与成功是紧密相连的。然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了解自己并不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特别是考生,你要问他是什么性格?有什么兴趣爱好,他一时三刻还真回答不上来。所以,很有必要让家长来完成这项工作。小孩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喜欢动手还是擅长动脑?有什么特长?有哪些兴趣爱好?了解小孩的性格与兴趣对于帮助小孩挑选大学(特别是选择专业)非常重要。

案例:1999年上海市张桥生同学在父亲的安排下进了上海医科大学(现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结果不到一年,他儿子就因多门功课不及格退学了。用他儿子的原话来说就是:“阿拉对学医一点兴趣都没有!”第二年他儿子考上了成都的西南交通大学,学的虽然是既冷门又艰苦的专业――“桥梁与隧道工程”,但由于志向、兴趣、爱好对路,他儿子学得非常轻松,学习成绩一直位居全系第一,后来被公费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大量事实证明,在不充分了解考生心理特征的情况下随意选一个专业或者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家长帮助小孩在选择专业时不能只想到热门、高薪等外部因素,应该注重考虑是否符合小孩的心理特征等内在因素。

二、了解高招政策

高考招生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工作,所有的招生行为都是在众多的政策框架下运行的。由于我国的高考招生录取工作是以省、市(区)为单位来组织进行的,因此,各位“参谋”应把重点放在掌握本省市(区)本年度的高考招生政策上。

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一点也不难,关注教育部的网站,以及各省市(区)的高招办(考试院)的网站会及时向社会公布当年的高考信息,其中各省市(区)的《招生简章》还会登在各省市(区)的招生杂志或招生考试报上,家长只要叮嘱小孩不要漏订就行,剩下来就是怎么去领会使用了。那么,这么多政策,重点应该了解哪些呢?

(一)全国性的高招政策

主要是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2003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注意: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不能录取学前教育、航海技术、飞行技术、面点工艺、西餐工艺、烹饪与营养、烹饪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限制从2010年起被取消了!),这个“体检指导意见”是高压线,每年“电”到了不少考生。如果有家长胜任“参谋”工作的话,很多“上线落榜”的案例是不会发生的。

案例:2009年江西省新余市理科考生鲁才智同学考了558分,填报了西南交通大学(该校该年在赣的理科最低录取分数为549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没有被该校录取!后来才查明:他患有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填报的“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地质工程”都属于限制报考专业。也许该考生没有时间或疏忽了阅读“体检指导意见”,如有家长这个参谋给他把关,遗憾就不会出现了。

(二)各省市(区)的高招政策

各省市(区)的高招政策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相同的好理解,比如:“招生对象和条件”、“报名办法及时间”、“考试科目和时间”。不相同的不好理解,难以操作,但又必须掌握。比如:

1.志愿填报时间:考前填报大概在每年的5月中旬,考后估分填报一般在每年的6月10日至6月23日之间。这两种填报类型估分是关键,前者凭实力填,后者凭印象填,有必要时可请任课老师参与指导。知分填报是在分数公布之后填报,一般在每年的6月23日之后,这时考生不但可以查到自己的高考分数,还可以查到各批次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和自己在全省市(区)的排名情况。

2.志愿填报方式:主要有“网上填报”和“手工涂卡”两种方式,记住按时间按有关规定操作就行。

3.志愿设置:“参谋”们必须重点了解下列内容――(1)批次的设置

各地不一样,就通常情况来看,有提前批次、第一批本科批次、第二批本科批次、第三批本科批次,高职(专科)批次。在具体的批次设置上有的省市还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辽宁省把第一批本科分成A段和B段,各段中安排的院校不一样,但执行同样的控制分数线;广东省却把第二批本科划成第二批本科(1)和第二批本科(2),第二批本科(2)担负“三本”的功能,用于录取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

由于各批次实行不同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有的省市〈区〉叫“省控线”),所以对于批次的设置,“参谋”们一定要帮考生搞清楚弄明白。

(2)模式的设置

主要分为传统志愿模式和平行志愿模式。

“传统志愿模式”的录取原则是“志愿优先”,具体安排是:一个第一志愿,一个第二志愿,一个第三志愿,也有的省市(区)在第二志愿里设了几个并列关系的志愿。剩余计划用“院校调剂”来解决。使用该模式填报志愿,第一志愿的填报至关重要,由于绝大多数院校的生源从第一志愿考生中即可录满,特别是名牌大学、热门院校、热门专业一般不招收第二志愿考生,因此第一志愿的选报马虎不得,一般来说下浮20分后再去选学校,基本上能录取到想读的学校和满意的专业。

为了确保录取,后面的第二、三志愿也不可忽视。一是院校间从高到低必须形成梯度;二是考虑第二、三志愿时应尽可能选择近几年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学校,比如“农、林、水、地、矿、油”等六类院校。

案例:2006年江西省鹰潭市文科考生朱言同学考了590分,第一志愿填报了中央财经大学,第二志愿填报了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各校的投档分是:中央财大593、西南财大573、中南财大563、东北财大569)。不用我说,称职的“参谋”们就知道该考生落榜了。原因是第一志愿踩着“门槛”填报,被挡在门外;第二志愿填报的是同一层次的部属财经类名校,其第一志愿生源爆满,不需要第二志愿考生。当该考生没有达到中央财经大学的投档线后,后面的志愿根本起不到作用,落榜也就在所难免了。

“平行志愿模式”的录取原则是“分数优先”,具体安排是:三个至五个(甚至多达八个)平行的志愿,用A、B、C、D、E排列,因相互之间是并列关系,所以可以视为都是第一志愿(有的地方干脆叫“平行一志愿”)。平行志愿不设“院校调剂”,取而代之的是“征集志愿”。

使用该模式填报志愿,首先要做到准确定位形成梯度,具体做法是:把自己最想就读的院校排在前面,同时做到使几所院校之间从高到低形成一定的分数差距,前面的可以适当冒点险,所谓“冲一冲”,中间的应该“稳一稳”,后面的就一定要“保一保”,填报一些往年“吃不饱”的或投档分与你的高考分距离比较大的院校,以确保被录取。

其次要服从专业调剂,除非分数优势特别明显,又很想进某所大学的某个专业,否则,专业必须服从调剂!因为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是:录取时从前至后开始按A、B、C、D等志愿顺序依次检索,当检索到符合条件的高校时,则对其他志愿停止检索。也就是说,每个考生在平行志愿中有可能被检索几次,但只有一次投档的机会。你不同意专业调剂,一旦检索后你被提档,却由于分数没有优势,录取不了填报的专业,就会被退档。被退档后又由于受“只实行一次投档,不补充投档”的限制,档案被“冻结”,不能参加下一所学校的检索,从而就失去了该批次的正常录取机会(要想读该批次院校,只有等到“征集志愿”了)。

案例1:2006年湖南省岳阳市理科考生程丰同学考了598分,在“一本”的平行一志愿里填报了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结果与三所大学擦肩而过。失败的原因是把三个层次相同、投档分相同的院校填在一起(其中武汉大学为601分、中山大学为600分、西安交大为603分),造成一所院校通不过,所所院校通不过!

案例2:2009年安徽省淮南市文科考生黄颖慧同学考了605分,在“一本”的平行一志愿填报了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江南大学(各校的投档分是:中国人民大学604、厦门大学588、山东大学578、江南大学565)。结果是不但没有收到中国人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连后面的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江南大学也杳无音讯。失败的原因就是前面所说的“不服从专业调剂”!从而成了平行志愿“一次投档”的牺牲者。

(下期续载“了解目标院校”部分内容;另由于版面有限,“志愿设计”延期刊登。内容精彩,值得期待。)

上一篇:“脑电波” 下一篇:建筑学:弹奏“凝固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