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创新研究

时间:2022-10-10 06:54:45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创新研究

【摘要】新课改的提出要求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文言文教学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怎样在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文言文教学进行创新已经成为教学领域内的重点。本文阐述了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文言文教学进行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文言文教学;改革创新

新课改要求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这就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需要改变传统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以各种不同但是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进而提升学习质量。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文言文创新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改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不但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更要强调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与形成。新课改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团结学习、探究学习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这一要求的提出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特别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的文言文。文言文是我国一种文化的传承方式,学生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以体会到汉语自古至今不同的表达方式,了解古代汉语言简意赅而思想深刻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深刻了解汉语言所具有的的魅力,进而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另外,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现在高中生生活背景与祖父辈大不相同,在价值观以及审美观上都具有很大的出入。现在高中生大部分都是90后,具有鲜明的个性,对中华民族古文化的态度从不理解到轻视甚至是现在的无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在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文言文教学创新策略的研究,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文言文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可以了解“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坚持,明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豪情,不但可以提升学生文化素质,更加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格素养。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创新策略研究

1.目标教学策略

目标是指引人前进的导航,只有确定目标才能更好的前进。在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引领学生来进行学习。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清楚文言文不但只是一种文化载体,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新课改要求相结合确定教学目标,就需要对传统的“填鸭式”式教学进行改变,将重记忆转变为重理解,使学生在理解文中重点实虚词、句式等基础上,能够了解文章大体意思,可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汲取文章精华,培养高尚的人格。例如在学习《离骚》这一课时,教师首先确定教学目标:掌握文章字词句式,体会作者爱国忧民以及为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情怀。在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疏通一遍全文,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自学,找出字词、句式以及能够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然后教师可以以辩论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阐述一下屈原想要表达的思想,并且找出相关的句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既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达到了教学目标。

2.生本教学策略

生本教学策略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策略。新课改的提出要求教学模式由传统教师为本的教学理念走出来,确定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生本教学策略的实施要求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等完成教学目标。生本教学中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在学生产生疑问或者是思路堵塞的时候给予指导,保证其可以顺利走下去。例如在学习《师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问题“韩愈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文章中哪些句子有写原因?”。学生会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去自学,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出答案“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这篇文章是韩愈赠送给一个叫李蟠的人。教师可以紧接着在提出一个问题“韩愈在当时可以说已经是一个大文豪,为什么会给一个十七岁的人写文章赠予他呢?”,学生就会在此指导下认真学习,得出结论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并且“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其中根本原因是“不拘于时”“能行古道”。在整个过程中都是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起到一个从中引导的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3.兴趣教学策略

文言文与白话文文章相比内容更晦涩难懂,并且文中很多实虚词、句式都需要进行记忆,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对高中文言文教学创新策略研究中必须要增强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根据高中生具有的心理特点,投其所好,使其想学、好学、爱学。例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整理过后的动漫“秦时明月”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荆轲当时的内心活动和,通过“私见樊於期”,“易水送别”以及行刺失败后“倚柱而笑,箕踞以骂”,都表现出荆轲狭义性格,为救燕国甘愿冒巨大的危险去行刺秦王,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荆轲扶危济困、智勇双全以及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学生都感兴趣的动漫视频入手,以此来吸引学生兴趣,在了解社会真实背景下去学习课文,可以更好提升教学质量。

结束语:

新课改要求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合作学习能力。因此,高中文言文教学进行创新,需要教师根据高中生心理,投其所好,吸引其学习兴趣,然后选取合适的教学手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明文彬.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反思与教学策略管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6).

[2] 牛莉莉,孙晓东.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文教资料.2010(16).

[3] 郑春莹.自主探究合作――基于新课改理念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J].海峡科学.2011(03).

上一篇: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 下一篇:化学双语教学常见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