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

时间:2023-10-19 10:24:20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

(一)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一是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度体系。在预算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预算管理的范围、部门职能、工作流程、奖罚等要素,使全面预算管理趋于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二是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设立完整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机制,包括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执行主体。三是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指标体系。全面预算管理是对战略目标分解和量化的过程,企业要以发展战略为中心设计全面预算指标体系,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能力等。

(二)加强企业资金管理

1.筹集好资金。一是坚持筹资原则。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合理配置实收资本、留存资本和债务资本。在筹资过程中遵循筹资成本节约、筹资数量适度、筹资比例合理、筹资结构科学、筹资行为合法等原则。二是做好筹资决策。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在评估筹资成本和风险等因素的前提下,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最佳筹资战略,形成最佳的长、中、短期,直接与间接、成本与风险的筹资组合。三是优化筹资方式。确立筹资战略,对各种筹资方式进行分析评估,根据特定期间的需求采取直接投资、发行股票、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筹资方式。

2.使用好资金。一是重视现金流量管理。加强对现金流量的预判,严格把握现金流入和流出状况,以现金拥有量和长期持有量作为判断资金管理效果的重要标准。二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坚持开源节流,加强资金周转;不断优化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和结余资金比例和结构;建立切实可行的营销政策和信用政策;强化债权、存量资金管控,促进资金合理有效使用。三是防范资金使用风险。一方面要防范由于营运资金不足不能偿还中长期到期债务,以及对外担保、投资失败等引发的资金链断裂风险;另一方面要防范资金闲置风险,避免出现货币资产、对外融资、财务费用“三高”现象。

3.管理好资金。一是加强资金计划管理。定期核定资金合理需求量,将资金计划纳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二是严格资金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资金授权、审批和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等规章制度,规范资金收付管理流程,严把资金流入和流出关。三是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按照统一管理、集中调剂、有偿使用的原则,采取结算中心、内部银行、财务公司模式,对资金实施集中管控,不断提高资金集中度和覆盖面。

(三)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1.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一是建立健全财务风险工作制度。明确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基本原则、重要内容等,切实做好工作制度的科学制定和有效执行。二是建立健全财务内控管理规章。主要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要素完善内控体系建设,防范财务风险。三是建立健全财务风险补偿机制。既要把握现在和未来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也要制定有效的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2.不断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一是建立短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加强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建立滚动式的现金流量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状况,为企业提供重要的预警信号。二是建立长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确立财务指标分析体系,在利用单个财务风险指标分析趋势变化的基础上,确立综合性的财务风险指标体系。

3.有效规避财务风险。一是规避筹资风险。加强自有资金管理,把握资金分布,创新筹资方式,优化筹资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规避投资风险。进行科学评估、论证投资决策,合理构建投资组合,加强对证券投资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研判。三是规避资金回收风险。及时做好资金来源、资金占用的测算,加强资金催收和清欠工作,保证资金安全和流动。四是规避收益分配风险。选择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收益留存和利润分配政策,确保企业的留存收益能够保证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同时能够让股东比较满意,达到现金流入与流出相互协调。

作者:攸杨 单位:北京建工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上一篇:浅析自主探究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地位 下一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