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

时间:2022-10-10 04:19:48

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

【摘 要】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代日益开放和多元的社会环境中,迫切要求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从五个方面努力实现创新和拓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等教育 思想道德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5-0001-05

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个性与灵魂的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精神品格的集中体现。一个民族的传承,最重要的是文化的延续和民族精神的延续。在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伦理道德为基础、容纳诸子百家的优秀伦理道德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优良精神、崇高气节、良好礼仪的总和。道德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对下一代的教育是历代民族精英都极为关注的头等大事,在浩若烟海的经史典籍中饱含着许多教育、修身的具体方法和心得,为我们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还提供了很多经过数千年检验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在此意义上,我国传统文化的最有价值之处,也许就是对人的精神、灵性的重视以及着眼于保持人的精神、提高人的灵性而对道德修养方法的探索。至于对传统文化中天人和谐的追求,其潜在的人文精神在当代则更为突出。

当代大学教育中工具理性价值的张扬和人文精神素养的缺失,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来讲,如何适应新型人才培养的总要求,与时俱进地保留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努力拓展新思维,提高实效性,进而有效承担起“成人”的重大使命,是有效克服其重工具价值轻人文素养偏向、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所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为不断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在思想道德教育创新方面必须与国家命运、时代精神和民族信念等等紧密结合,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价值取向,体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追求,以学生为本,以育德增能为中心,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创新与守成统一,发展与继承统一,在丰富多彩的当代社会现实和悠久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不断开发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容,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其认识、改造和适应世界的能力,唤起他们对自我、家庭、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最终实现和谐健康的全面发展。

一 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注重培养担当天下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和感恩意识

以群体、集体、整体为本位的尚群为公精神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坚守的价值观。几千年来,儒家道德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理想的人格追求,体现了真、善、美的理想体系,形成了历代中国人的行为规范。“家”与“国”的关系协调得好,则天下大治,反之则大乱。“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博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追求,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精神理想,激发了“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热情,这些都是对当代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素材。这些传统价值观近几年来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见义勇为等大灾大难和维护社会正义中得到了集中体现,人们所表现出的家国情怀、民族大爱和责任担当,在社会中形成了强烈的心灵震撼。这些传统价值观在新时代不断焕发出新的光芒,非常有利于激发当代大学生们强烈的责任感。

由此可见,让大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在贴近时代脉搏、贴近学生实际的同时,如何不断地开拓创新,充分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显得多么重要。很多时候是我们的教育离学生实际太远,不能怪他们“冷漠”。当代社会我们经常说到爱国教育,而且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但是收效甚微,只能说我们的教育有时候太抽象、太宽泛。到底怎样才是

爱国呢?爱国首先是一种情感,是对祖国文化的内心认同。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当代青年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导致他们对我国古代文明的了解不够,感触不深,不了解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就缺乏文化自信,很难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其次,传统文化中核心的“仁、义、礼、智、信、孝”等观念的落实需要具体化,而不是空洞的说教。要通过系列活动的举行,让学生能够亲身体会“礼”的内涵,体会“孝”的真意。只有这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才会主动去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与人和睦相处,形成谦恭有礼、严谨诚信的待人接物态度,培养起忠孝悌信、礼义廉耻的品格,走出学校、进入社会才知道如何与朋友、同事、乃至于陌路人的和谐交往相处,才会通过职场上的拼搏去回报父母、家庭和社会。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新挑战下,大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切实强化学生担当天下的家国情怀和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社会责任,发挥其强劲有力的精神引领作用,逐渐培养起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精神和责任意识。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层面,更应该从社会文化传承中去寻求源泉和活力,在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与社会重大事件发生的结合点上开拓创新。一要积极拓宽思想政治的教育理念,充分运用伦理学、文化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知识,尽可能地在学生面前呈现真实的世界,引导其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帮助其对现实世界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二要积极主动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细节中落实爱国主义教育,要将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流文化融入学生的自觉行为,帮助学生抵御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三要切实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改变单纯灌输知识的片面教育方式,积极地把知识传授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广泛参与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二 集体主义教育必须注重提升媒介素养品质、慎独精神与普通劳动者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是“德性”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将道德理性作为人的精神支柱,使人性向善,从而在不同的环境中都能保持做人的崇高气节和尊严。古代思想家修身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修身要身体力行。“道德者,行也,而非言也。”(梁启超:《饮冰室文集》)所谓道德,主要靠行动,光说不做不能称之为道德。二是修身要做到慎独。慎独就是个人独处时仍能时时提醒自己保持良好的操守,体现了修身的高度自觉性。大量事实证明,律己修身能最大限度地把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人的信念,并将这种个人的信念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因此,“笃行、慎独、内省”等道德修养的方法是培养慎独精神的必由之路,对提高当代学生的道德修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当代学生通过积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进而实现改造外部世界。如果缺乏对道德理性的追求,大学生们就容易失去精神支柱,失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而陷于平庸和沉沦。因此,大学生们要不断强化律己修身,在内心世界中建立坚不可摧的道德防线。

当前,继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之后,信息环境又成为一个对人的道德形成产生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由于信息环境对其受众(学生)的影响往往发生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因此,它的这一突出特点要求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更应该加强对慎独精神的培育。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获取知识有两个重要渠道――学校和媒介,大众传媒已成为大学生的第二教育课堂。这一新变化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出了新的挑战,要适应这一新变化,就必须加大培养当代大学生批判性地接受媒介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充分利用媒介为社会服务的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慎独精神――在个人独处时能依靠良好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自觉来确保个体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生活在大众传媒之中,受到不同形式的媒介信息的浸染和影响。这些媒介信息所传递的内容不仅日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也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此外,在中国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入了大众教育阶段的今天,“天之骄子”、“民族精英”的光环逐渐褪去,而且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导致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整个社会中的大部分人都必然只能成为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作为大学生的自豪感正在迅速丧失。所以,大学的思想道德教育更多的是要彻底改变学生的精英情节,使学生彻底摆脱“学而优则仕”、“做人上人”的思想,真正树立起做一名普通劳动者的平民意识和大众意识。

因此,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意识,把媒介素养教育、平民意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这既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迫切要求,对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目标、促进文化建设文化繁荣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已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形成了政府引导、媒介机构、民间团体、学校、家庭各个社会主体广泛参与的培养公民素质的全民运动,而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才刚刚起步,还未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对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显得极为重要。媒介素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应当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传播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研,分析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形成原因。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列为大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势在必行,把培养大学生普通劳动者意识的教育列为大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部分也势在必行。一要在思想道德教育研究视野中纳入媒介素养教育课题,通过开展理论研究,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同时,积极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培养大学生媒介慎独精神和认识、分析复杂媒介现象的基本能力,强化大学生媒介自律意识的自觉性。二要主动依托素质教育的开展,积极利用其他多种形式的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全方位推动思想道德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充分考虑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多形式地开展课外活动、党团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校校文化交流中,精心设计内容,不断增加和渗透大学生甘当普通劳动者的平民意识。

三 人格养成教育必须注重培养理想主义情怀与清廉品性

中国传统文化从根本上都提倡“修治之学”, 中国古代各思想流派均主张把“修身”作为起点,按照各种理论价值体系,把社会上形形的普通人赋予一种理想的人格,改造成自己理想中的“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在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早已形成了各思想流派对人格层次序列的论证和实践,总体来说,儒、道、法等思想流派各有所长,如果取长弃短,将各思想流派的优点结合起来看,道家的灵魂、儒家的形象、法家的技巧,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几乎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境界。《老子》云:“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事实上,虽然不可能实现彻底的“无己”,但不断地淡化“己”的观念,在一定意义上确实能解放人的心灵,减少它对人的烦扰和伤害,获得更多的自由和逍遥。因此,作为一种虚拟理想人格的“无己”,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但如果将它作为一种被追求的终极理想,往往可以化虚幻为现实、变消极为积极,在理想主义教育方面还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借鉴。

当前,社会全体公民存在的价值迷途、文化断层、道德失范和传统断裂,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空谈时代精神和未来社会的人才需要,并以此为抓手开展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无异于在沙滩上建高楼,没有着力点,没有抓手。“高、远、虚”,“假、大、空”的德育虚浮现象,“重认知,轻体验;重物质,轻心灵;重公德,轻私德;重结果,轻过程”的德育模式,以与国际接轨的舶来文化实施教育,导致的结果必然是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德育,恰如建筑空中楼阁。由于传统文化的缺失,病态时尚和垃圾文化逐渐进入中学生的精神构成中,如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明星偶像并接受其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行为的影响,可是娱乐圈、体育界、IT行业的庸俗浅薄现象、明星的道德失范行为比比皆是。在世俗化日益盛行的社会环境下,功利主义的教育目的追求导致大学思想道德教育中理想主义的失落,学生受教育主要不是为了达至内心的丰盈和人格的完善,而是为了某种外在的目的――谋生。这时特别需要在理想主义大旗下,彰显高尚的清廉人格追求;或者说在物欲较多地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更多的理想主义光芒和清廉自律精神来温暖和熏陶我们的心灵。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用一句话来动员职工、教育学生,那就是“让我们用清廉理性的光芒映照实践行为的误区,用理想主义的激情清扫现实主义的路障”。在新形势下要做好大学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认真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净化大学生的灵魂,激发理想主义热情,把追求理想和反腐倡廉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成长需要,培养真正具有崇高理想、民主理念和法制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一是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引领作用。国学作为流传至今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它超越时空的界限而永不过时,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并利用它在道德教化中的重要引领作用,在思想道德教育中以国学为载体,播下道德的种子,改良道德的土壤,培植出具有中华民族精神的道德果实。二是要重树理想主义教育的地位。在教育方式上抛弃空对空的理论说教,面向现实开发理想主义教育资源,丰富人的精神生活、陶冶人的情操修养、确立人的理想信念,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来面貌。三是要积极引入廉政文化理论创新研究成果。结合学生实际,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廉政文化教育长效机制,强化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诸如把廉政教育切实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德育课体系,依托廉政教育基地等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系列活动等。四是要注重发挥社团文化、校园文化等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有效防范“学术腐败”,确保“象牙塔”的净化功能,营造开展清廉教育的良好校园氛围。

四 生活方式教育必须注重增强生态伦理意识与生态团队精神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传统文化中,对于人来说,天是地、天、道、自然的总称。作为人类,要想愉快地生活,从根本上说要与自然合和,这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人类与多种生存环境的综合动态平衡,和谐,体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科学精神与道德理想协同共进的理性光辉。“天人合一”的

思想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灵魂,贯穿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从生态学角度来看,虽然中国古代文明并非完善的生态文明,但是具有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继承这份伟大的历史遗产。中华文明是人类农业文明的典范,是唯一幸存的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完备体系的传统文化的古代文明。由于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奠定了生态文明的基础,这是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宝贵遗产和优越条件。

有别于“传统经济人”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不足,生态伦理学家提出了“理性生态人”的概念,开启了一种全新的人类生产生活行为模式,即生态文明模式。它要求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在成为某一行业专家的同时,更应树立与其职业活动以及生活方式相关的自觉保护环境意识,也就是要求人们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不仅要道德地对待社会,还要道德地对待自然,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新形势下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现代人是否具有这样的生态伦理意识,是人类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对人的文明和对自然的文明相统一,对人的道德和对自然的道德相统一”的生态文明能否最终实现的本质要求。因此,将生态伦理意识培养纳入大学思想道德教育范畴,系统进入大学课程,加强对现有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及各学科的渗透,使大学生在知性、理性和德行方面得到生态伦理的全面教化,树立生态危机意识、安全环保意识和绿色生活意识,帮助学生通过学会与他人团结协作、和谐相处,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正确选择、调节自己的行为,道德地对待自然的规范成为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从而最终通过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一要通过生态信仰教育,使学生明确个人在家庭、国家中和人类在自然界中的责任、地位和作用,确立“人―自然―社会”整体论的生态思维方式,坚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同共进的信念。二要通过尊重人、尊重自然的伦理态度教育,使大学生明确个人、家庭、集体、国家在地球家园中的生态关系和价值,懂得个人在家庭和集体中的意义,懂得家庭和集体在维持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形成生态良知和生态团队精神。三要通过生态道德规范教育,让大学生懂得人类社会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需要生态转向,在自己的职场当中、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主动自觉地将生态道德规范转变为直接行动。四要通过建设生态校园、社区服务等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身边的生活环境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一边学习知识,一边参与活动,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并最终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五 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注重培养进取意识和抗挫折能力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价值观尤其需要继承和发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精神在《周易大传》的这一名言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换句话说,上天周而复始的运转,一个想有所作为的人也应该自强不息。《论语・述而》描述孔子在学习时“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意思是孔子努力学习,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通过学习获取的快乐使他忘记了忧愁,连自己老了都没有觉察到。作为自强不息的典范,这表现了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论语・泰伯章》中孔子的弟子曾子也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大学生要想成才,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向以孔子为代表的自强不息的古人学习。

外在条件在大学生的发展中虽然很重要,但自身进取精神的培养更重要。一代伟人邓小平曾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国家的发展尚且如此,更何况个人的发展呢?独生子女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他们多数娇生惯养,独立进取精神和抗挫能力普遍缺乏。目前国内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涉及面较窄,多数为针对少数心理异常学生的“补救―矫治”型为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发展―预防”型模式极为缺乏。这两种模式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主要针对单个的个体,后者则主要面向全体成员。而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来看,有严重心理障碍需要矫治的毕竟是极少数,多数学生遇到的主要是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情绪情感等方面压力过重的一般心理问题,需要的主要是预防、引导和优化。所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在针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异常现象进行矫治的基础上,根本任务还在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抗挫折能力、独立自主的进取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心理素质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潜能的有效开发是当前国际社会所追求的先进教育理念。因此,发展性咨询是当代大学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发展性问题上。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新的拓展。我们的做法是通过全员参与、多管齐下、全程强化,切实实现教书、管理、服务“三育人”,使学生学会独立地生活、自主地学习,在集体中成长,最终成为高技能专门人才,靠一技之长养活自己、孝敬父母、贡献社会。

当前,提升综合心理素质、培养独立进取精神的途径很多。讲过多年探索实践,素质拓展训练作为一种有效途径,以心理学、教育学和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为基础,结合大学生人格发展特点,借助素质拓展训练的技术,改善其适应能力,使团体成员自知自助,消除其心理困惑,发展人格,提高其抗挫心理素质,培养其锐意进取的精神,增强其在集体关爱中成长的感恩体验。目前,虽然国内有一些大学和企业在尝试着开展此项工作,但由于师资匮乏,特别是现有人员咨询理念落后、专业技能不足、管理不规范以及非职业化倾向,导致训练效果参差不齐,亟待规范和加强。

总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有紧扣时代主旋律,在实际工作中少一些盲目性和被动性,多一些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时,切实把握内容的创新和拓展,善于抓住机遇,增强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敢于实践、勇于探索、善于创新,严格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就必定能使大学思想道德教育借鉴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彰显其独特的、引导学生向往德性生活的魅力,唤醒和启迪学生思考关于自我、社会和自然的责任的价值,最终实现其和谐健康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纪宝成.功利主义让大学校园陷于喧嚣和浮躁[N].中国教育报,2010.12.6

上一篇:“五瓣章”探索基层民主治理 下一篇:高考改革背景下的英语基础变化与教学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