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开发与利用

时间:2022-10-10 04:32:58

作文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开发与利用

摘 要:作文源于情感的吐露,但由于某些原因,学生比较怕写作文。要想让学生真正爱上写作,写出更多优秀的作文,就需要对学生的情感因素进行开发利用。就此探讨如何开发和利用作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提出增强学生作文积极性,催发学生作文主动性,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途径,以此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初中 作文教学 情感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10-0071-02

作者简介:孙爱美(1968―),女,江苏丰县人,中学高级教师,江苏丰县华山镇史店初级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作文是情感的吐露,优秀的作文都能够以情动人。初中生因为生活阅历较少,主要生活范围局限于学校和家庭,生活感悟很有限,情感阅历也不够,因此在写作时,不少学生写不出真情,不能打动人心。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才能让他们写好作文。语文教学具有情感性、人文性,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发展学生的个性,用情感来教育学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片土地上。”在教学作文时,教师必须利用好情感因素来提升课堂活跃度,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一、初中作文情感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写作情感

对事物的认识只有恰当而正确,才能使学生表达出积极而健康的情感;教师要深化学生的情感认识,才能够让学生将心中真挚而深厚的情感写出来。但是,初中生因为年龄阅历、认知水平的局限,其情感具有盲目性和冲动性,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表达情感时,必须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适时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情感,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识生活。部分学生能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但是作文中难免会涉及一些学生不愿意公开的私人情感,所以教师在这方面应尊重学生。唯有如此,学生才会信任教师,才能敢于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学生之间的情感经历是不同的,所以情感表达也不可能具有一致性,所以教师不应追求学生情感表达的一致性,只要他们写的是真情实感就可以了。

(二)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文的情感表达反映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所以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历史文化。文化所反映的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与文明,真正体现了民族情感。例如表现乡愁的有霜雪、美酒、杨柳等,表现希望的有春风、莺燕、花儿等,表现气节的有梅花、绿竹、兰花等。这些蕴含丰富传统文化的事物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另外,有些古代名人事迹也能为学生写作提供素材,那些道德高尚的名人,例如婉约细腻的李清照、豪气万丈的李白、一心忧国忧民的杜甫等,他们的高尚情怀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够让学生的情感世界变得更加丰富。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学习过多的历史文化知识会淹没学生自己的声音,其实初中生正处于思想、个性、生命力蓬勃发展的时期,只要教师正确引导,就会让他们在对待历史文化的时候不只是简单地照抄照搬,而是在引用的基础上去深化和消化,从历史文化中获得熏陶、感染和启示。

二、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开发与利用情感

(一)展现教师魅力,拨动情感之弦,增强学生作文积极性

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应该通过展现自己的魅力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这对学生的作文情感激发有很好的效果。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作文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开发利用自身的情感因素,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心理素质,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教师的情感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优秀作文时,也经常会被学生那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思想所吸引,因而会禁不住表扬学生。而批改作文水平不高的学生的作文时,就会对不满意的作文内容表现出失望。这样一来,作文水平高的学生因为经常受到表扬而越来越喜欢写作,作文水平差的学生就会越来越讨厌写作,作文水平很难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作文时,必须转变这种落后的观念,用积极的情感去面对所有学生,多用心去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使他们树立写作信心,给予他们成就感,刺激他们的写作欲望。教师要合理控制自己的情感,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学生在每次作文练习中都能有所收获。教师以自身的魅力来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这对学生的作文练习有着良好的正面引导作用。

(二)留心作文教学细节,升华情感,催发学生作文主动性

写作教学是一项内容丰富的系统工程,教师应该注重通过作文教学细节来升华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爱上写作。具体来说,一是诱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学生只要能找到生活中的某个命题点或触发点,其创作情感就能被激发出来,所以,在给学生讲解作文材料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所选作文材料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范围,让学生产生写作的主观愿望。二是利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刺激学生的写作情感。枯燥而冗长的作文指导会让学生感到疲劳,影响学生写作主动性的发挥,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多种训练方法,如把写作指导和综合学习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情景思维训练和共鸣思维训练等。三是加强和学生面对面的情感交流,这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叶圣陶先生说过:“给学生改作文,最有效的办法是当面改。”原因在于,当面批改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主动性,还能够加强学生作文批改的实效性,当面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也是间接保护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方法。

(三)善用作文素材,挖掘情感因素,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兴趣是学生写作的内在动力,只要能够深入挖掘作文素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他们就会勤加练习。在写作教学中,只是进行书本知识的积累是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的,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还要善于利用现实生活来挖掘作文素材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从书本上看到“社会”,在社会中看到“书籍知识”。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利用日记和QQ空间日志来练习写作。这些写作方式没有形式的约束,没有内容的限制,能够教会学生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各种经历,例如某处风景、某位亲人、某次感人经历等,这些写作素材的积累能使学生真正运用好第一手鲜活的作文素材,激发他们的真实情感,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另外,教师还要重视让学生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这就要回归课本,因为学生学习的基础是课本,他们的写作情感产生的动力就源于教材。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文笔优美、语言精练、情感丰富、题材多样的好文章,是前辈作者思想智慧的结晶,所以,教师在作文课上应该充分利用好课本素材,教会学生如何从教材中挖掘出作者的真情实感,让他们学会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并不断地加以科学的消化和利用。

总而言之,只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就能真正让学生学会在作文中利用真情实感来写作。

参考文献:

[1]李平.作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口――浅论学生作文兴趣和情感因素的激发[J].西江月,2011,(34).

[2]石鑫.初中作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实践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

上一篇:浅谈体态语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运用 下一篇:慧眼识珠 精心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