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节育器后穹窿植入1例报告

时间:2022-10-05 09:03:48

宫内节育器后穹窿植入1例报告

中图分类号:R16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179-01

1病例报告

朱某,女25岁, G3P3。于2012年3月23日就诊,产后6个月,经后4天,要求放环;术时常规操作,妇查时发现阴道后穹窿植入一枚母体乐,顶端三分之二被包埋,左侧横臂外裸2齿,右侧横臂外裸3齿,考虑节育器移位并植入,征得置器者同意,考虑取器时出血,逐按常规操作放置花式IUD,然后取环,使用血管弯钳钳夹IUD,用手术刀小心剥离,右侧横臂及顶端,使其暴露,见左侧横臂包埋较深,剪断左侧外裸2齿,缓慢向右拉出节育器,术中出血少,术后查对节育器完整,患者无不适,用纱布填塞止血。追问病史,自诉于2007年8月20日,产后五个月,经后三天,到所属卫生院放环,术中情况不详,于2007年9月30 日停经40天后,到所属卫生院复查B超提示:已孕35天,宫内未见节育器。于2000年2月20日,孕后29w在家早产,婴儿第二天死亡,逐于2008年9月5日,在本站放置母体乐IUD,1月、3月随访B超提示, IUD位置正常,2009年11 月10日,环自行脱落.本次放环时置器者自带,确证为母体乐IUD,逐于2010年9月15日在本县医院足月顺产,产后一切正常,近四年IUD脱失中,偶有性生活不适,未引起重视。

2讨论

IUD移位并非罕见,位置也不尽相同,但移位并植入后穹窿少见,IUD移位宫外是放置IUD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与操作者的技术、哺乳期置器、剖宫产术后瘢痕外组织薄弱,弹性差等因素有关[1]。本例为产后5个月,哺乳期放置IUD,分析原因除放置失误外,可能时哺乳期子宫较软,哺乳反射引起子宫收缩,IUD下移并脱落后进入后穹窿,后穹窿位置最深,母体乐IUD横臂呈锯齿样,不易脱出,慢慢上移植入腹膜。该例也提示。放置IUD后定期复查[2],及时查到IUD脱失或移位,定期B超随访非常重要,作B超未查到IUD时,应及时透视IUD,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找原因,做出诊断和处理,避免因误诊而造成恶性后果,本例忽视IUD移位的可能性值得反思。

参考文献:

[1]吴兰娣.疤痕子宫妊娠人工流产同时放置IUD致移位腹腔1例[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2.18(4):247.

[2]郭玮,梁艳,宫内节育器子宫外移位2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8):3520.

上一篇:让学生嚼出语文的快乐之味 下一篇:“点木成金”的农民根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