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中国对日传播

时间:2022-10-10 03:49:49

如何改善中国对日传播

《人民日报》驻日本记者于青已经在日本这个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国家生活、工作多年,今年3月11日,他在日本东京亲历了地震,同时也很关注中日两国媒体有关此次震灾的报道。他分析了我国媒体在此次震灾报道中的整体表现,并对如何改善今后我国的对日传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媒体报道日本地震反应迅速

于青认为,毋庸置疑,中国对日此次震灾报道,在除日本外的他国媒体中,人力和财力投入最多,报道量最大。但初期报道忽略了灾害报道的敏感性和两面性,缺少针对国内读者、听众和观众的分析解读。

中国是世界各国中对日本地震积极报道的国家之一。于青在一篇有关中国媒体对日本地震报道的文章中,总结出若干中国媒体之最:最早抵达灾区的中国媒体――新华社,资金投入最大的中国媒体――中央电视台,最早到达灾区的网络媒体――人民网等等。

在这次对日本地震报道的“多国部队”中,派出记者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其间,日本使馆告诉环球网记者,在日本为外国记者发出的签证中,中国记者人数已经超出200。于青说,众所周知,中央电视台在此次报道中,雇佣直升机每个人往返花费100万日元,两个人一次报道就耗资200万日元。中国从中央到地方,许多媒体参与了此次日本地震报道。在很多比较敏感的西方媒体如德国媒体因核辐射而决定撤到大阪后,多数中国媒体仍选择留在东京或灾区继续报道。后期中国媒体因核辐射撤退了前方较年轻的记者同志,但仍有一些年轻记者背负着家人、同事、朋友的担忧和理解,坚持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

于青肯定我国媒体对日本灾情报道做得比较好的方面是反应上很迅速。他说,近几年一些南美洲和中美洲国家,还有我们自己国家受到灾害,让我国成为媒体灾害报道的实战演练国,国内多数媒体都对此次日本地震高度关注,如凤凰卫视先后组织了4批人前往灾区报道。但他也认为,我国媒体报道过程中值得我们思考的方面是,不仅要对前方的情况及时报道,对有关核电事故的延续报道还要有足够的解读性和敏感性,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对本国国民造成恐慌,此后发生在国内的“盐荒”就是例证。

用深度调查消释民众不解

于青说,在此次地震中,日本作为受援方,的确存在反应迟缓、条件苛刻的问题。

据于青在采访中对日本情况的了解,他认为日本政府的确可能无法掌握灾区的全部情况,又因村政府、町政府在地震中受重创,其地方行政机构几乎全部瘫痪,行政机能几乎全部丧失,每个灾民都是孤立的,最紧缺救灾物资的地方可能无法对外联系。他采访过的一位日本村长说自己的防灾卫星电话被海水冲走了,移动电话又根本无法使用,与外界无法交流。一些日方对中方提出援助的反馈和反应,令许多中国人感到意外。例如温总理表示准备援助日本1万吨柴油和汽油,信息发出后两周内日方不告知卸载地点,在此情况下,中方负责执行此次运输任务的油轮池盛号也不能装载汽油,一直在大连待命,后来这些救灾燃油卸载到广岛和四国。于青认为,日本的这一处理方式,极易让中方产生误解。他说,后来经过多方了解,我方终于理解了日方的这一做法。因为卸油1万吨要连续24小时不间断,才能全部卸载。东京虽有港口,而且当地也很需要燃油,却不能在这里卸载。因为一旦东京发生余震,卸油工作就可能引起爆炸。四国是国家卸载油料的基地,这里无疑是卸载石油比较稳妥的地方。不过,在处理和应对中方救援的要求时,日方确实存在反应过慢的问题,日本周边其他国家也曾遇到类似的问题,其原因也是错综复杂的。于青认为,记者对新闻事件其中原委的深度调查,有利于消释民众中对存在问题的不解和不良情绪,获知真相是双方交流的有利基础。

对日传播应有针对性地做出快速反应

于青认为,目前我对日外宣最迫切需要的是具有针对性地做出一些有时效性的反应。他举例说,去年撞船事件发生后,当时的外相前原上午会见记者一次,下午会见记者一次,而我们的声音一周只有两次,如果对方发出的信息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就不能及时更正,我们的数量和频率还有时效性都差很多,所以要增加对日报道的频率和力度。他认为,很多信息不是仅仅一个发言人能解决的问题,要从选题和渠道等多方面协调,不能一个声音,要多个声音,解释所造成的误解。要有合适选题,一些选题合适的中文文章也可能起到很好的外宣效果。即使是内宣文章,标题和内容有吸引力,也会得到日方的重视和引用。《人民日报》曾在国际论坛栏目中,针对日本核电站排污发表文章,称日本不能独断专行,态度明朗而坚决,日本媒体纷纷转载。于青说,反应有力有度就会有对方媒体帮助我们去传播。

于青认为,对日外宣短期和近期选题都要协调。日本是世界上对中国最为关心的国家之一,中日双方国民感情不好,双方媒体责任很大。于青认为,在增强国际传播力方面,比较而言,我们的弱项不是让中国了解世界,而是让世界了解中国。他说:“我看到过一本韩国用英文介绍独岛的画册,图文并茂、装帧精美。我们宣传也应该下这样的功夫。”他认为,我国对日本的软性的对外传播比较多,而针对硬性话题,如疑虑、误解和挑唆,我们的反应还不够。一方面正面宣传,另一方面要学会应对负面报道,这些仍是我们对日报道的当务之急。

上一篇:把根留住 第9期 下一篇:负面报道也可传播正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