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生写作兴趣的几个途径

时间:2022-10-10 03:25:14

培养初中生写作兴趣的几个途径

【关键词】 初中语文;写作兴趣;素材;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4―0047―0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写作文真难 ”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更是无数学生发自内心的喟叹。其实,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试图一蹴而就或一劳永逸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如何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应当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而写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的。

一、 加强课外阅读,唤起写作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要让学生多阅读,从阅读中感受文学作品的无穷魅力,激发写作的兴趣。古人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都是写作教学的绝好材料。课本中入选的课文大多都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结构精巧严密,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借鉴。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特别精彩的篇目必要时要提倡学生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脑海中积淀下的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端“流淌”出来。

二、留心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文学源于生活,生活乃写作的源泉。大千世界,有形形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生活是最丰富的海洋,其间并不缺少可供借鉴的素材,缺少的是发现美景的眼睛。作为语文老师,要教会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力求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要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所感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重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如节假日出游的见闻,平时上学、放学路上的所见,街上、小区里、村社里的特事、乐事、糗事,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的观感等等,都可以把它记下来,写下来,长此坚持,日积月累,写作素材自然就会积少成多。 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过程,要仔细观察,切忌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若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来。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

三、创新评改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作文评改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如可采取互批互改、小组批改等多种形式。老师要注意培训学生,要教给学生批改作文的基本方法。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要做到:一要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二要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来;三要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等级或分数。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 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通过批改写得差同学的作文,也可以提高他们修改文章的能力,从中得到收获。多年的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鼓励赏识成功,激发写作欲望

有人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这话一点不假。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也千万不能忽视鼓励的力量。要乐于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要善于给学生创设一个展示才能的平台。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的学生就都能有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作文课后,我经常会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大的作文,在班内的墙报中开辟优秀习作专栏,张贴在教室里,以便于班内的学生相互阅读、欣赏。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又有很强的激励效果。我还经常鼓励我的学生办班级手抄报、写日记、小作文、随笔等,并鼓励他们积极向学校的《春蕾》月报投稿。这些做法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 编辑:刘於诚

上一篇:儒家仁爱思想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 下一篇:月光、天井与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