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调查和教育对策

时间:2022-10-09 11:00:27

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调查和教育对策

摘要 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为了解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本研究使用《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调查了1942名中职学生,发现:(1)总体而言,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认知、情感、人际、公正、节制、超越等六大维度发展状况良好;(2)在15项积极心理品质中,中职学生发展最好的三项品质为爱、心灵触动和信念希望,发展最差的三项品质为真诚、创造力和领导力;(3)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中职学生在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4)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总体而言,除公正维度外,在积极心理品质的五个维度上,中职学生得分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男生在公正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5)与全国高中生比较而言,除节制维度中职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全国高中生外,在认知、情感、人际、公正和超越维度,中职学生得分均显著低于全国高中生;除求知力、思维与洞察力品质差异不显著外,中职学生与全国高中生在13项积极心理品质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提出了培养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有关建议。

关键词 中职学生 积极心理品质 发展特点 教育对策

分类号 B844.2

1 问题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到,“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同时,《教育规划纲要》还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良好心理素质能够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因此,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

中职学生具有怎样的心理特点呢?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学习成绩欠佳、中考失意,中职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厌学现象严重、人际交往困惑、自我效能感水平偏低等问题。而且,进入职校后,由于对专业学习的不适应,对社会缺乏认识,特别是对未来的人才市场竞争和求职择业缺少认识和客观判断,他们对未来还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和不良情绪。此外,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过分关注学生的消极心理和问题,忽视了预防性和发展性工作;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关系欠和谐,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心理健康教育与各学科教育工作割裂,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系统欠完善。这些问题使得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陷于被动和片面,难以有效展开。

通过综述相关研究,我们发现,以往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研究往往侧重于学生的问题和心理疾病的治疗,所使用的研究工具也多在于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严重程度,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侧重于预防性和发展性的轨道。有学者指出,心理健康分为正负两个方面,它不仅仅是消极情绪、情感的减少,同时也是积极情绪、情感的增多。针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不足,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将研究和教育重心确立为人和社会的积极因素方面,侧重于预防性、发展性和促进性,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和开发心理潜能上。

但到目前为止,从积极视角研究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章很少。已有研究要么处于理论介绍或者探讨阶段,要么是对某项心理品质培养的零散介绍,不够系统。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由于缺乏有效的测量工具,不清楚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和特点,因此研究者均是从宏观角度提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建议,缺少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具体实例的支持,所以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也无从入手。

综上所述,要转变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有效化解中职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描绘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全貌,必须摸清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为职业学校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教育决策提供实证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共抽取了吉林省舒兰市、山东省淄博市、浙江省宁波市三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共发放问卷20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收回有效问卷1924份,有效回收率为96.2%。被试的人口统计学信息见表1。

2.2 研究工具

采用官群、孟万金等2009年编制的《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该量表包括六大分量表,15项积极心理品质,共61个题。认知分量表包括创造力、求知力、思维和洞察力品质,情感分量表包括真诚和执着品质,人际分量表包括爱和友善品质,公正分量表包括领导力和合作力品质,节制分量表包括宽容、谦虚和持重品质,超越分量表包括心灵触动、幽默风趣、信念和希望品质。问卷采用5点评分,1表示非常不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2.3 研究程序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每个班级由两名经过培训的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共同进行。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0进行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总体状况

从表2可以看出,认知、情感、人际、公正、节制、超越等六大维度均分在3.2-3.8之间,单样本T检验显著高于中数3,这说明中职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良好。描述统计结果表明,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人际维度、超越维度、节制维度、情感维度、公正维度、认知维度。其中人际维度均分最高,认知维度均分最低。

对六大维度的15项积极心理品质的描述统计结果表明,中职学生发展最好的三项品质为爱、心灵触动和信念希望,发展最差的三项品质为真诚、创造力和领导力(见图1)。

3.2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差异

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六大维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六大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见表3)。Tukey事后检验发现,在认知和节制维度上,经济发达地区中职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经济一般和经济落后地区(MD:0.23,p=0.000;MD=0.11,p=0.032;MD=0.26,p=0.026;MD=0.29,p=0.031);而对于人际和公正维度而言,经济发达地区中职学生得分显著低于经济一般和经济落后地区(MD=-0.08,p=0.033;MD=-0.12,p=0.040;MD=-0.06,p=0.027;MD=-0.11,p=0.033);在情感和超越维度上,经济一般地区中职学生得分显著低于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MD=-0.06,p=0.024;MD=-0.09,p=0.032;MD=-0.11,p=0.028;MD=-0.07,p=0.037)。

3.3 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年级、性别差异

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六大维度进行年级和性别的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12,3570):

5.24,P=0.000;性别的主效应显著,F(6,1784)=4.28,p=0.000;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各年级男女生在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上的平均分与标准差见表4。

进一步的单变量方差分析表明,在认知、情感、人际、节制、超越五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2,1882)=11.15,p=0.000,F(2,1870)=3.78,p=0.023,F(2,1888)=5.38,p=0.005,F(2,1889)=12.24,p=0.000,F(2,1893=6.97,p=0.001)。公正维度年级差异不显著。Tukey事后检验表明,在认知、情感和节制维度,高一学生得分显著低于高二和高三学生(MD=-0.10,p=0.029;MD=-0.13,p=0.034;MD=-0.06,p=0.026;MD=-0.06,p=0.030;MD=-0.13,p=0.028;MD=-0.09,p=0.032;),而高二和高三学生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超越维度,高一、高二和高三学生得分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MD=0.05,p=0.029;MD=0.07,p=0.039;MD=0.12,p=0.034),高年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低年级学生。在人际维度,高三学生得分显著高于高一和高二学生(MD=0.13,p=0.001;MD=0.13,p=0.007),高一学生和高二学生间不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除公正维度外,在积极心理品质的五个维度上,中职学生得分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

进一步的单变量方差分析表明,在积极心理品质的六大维度上,只有公正维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F(1,1789)=6.72,p=0.01)。T检验表明,男生在公正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1901=2.37,p=0.02)。

3.4 中职学生与全国高中生常模在积极心理品质上的发展差异

3.4.1 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的差异比较

Z检验表明,中职学生与全国高中生在积极心理品质的六大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除节制维度中职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全国高中生外,在认知、情感、人际、公正和超越维度,中职学生得分均显著低于全国高中生(见表5)。

3.4.2 积极心理品质15项品质的差异比较

Z检验表明,除求知力、思维与洞察力品质差异不显著外,中职学生与全国高中生在13项积极心理品质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在宽容、持重和心灵触动品质上,中职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全国高中生;在创造力、真诚、执着、爱、友善、领导力、合作力、谦虚、幽默风趣和信念希望等10项品质上,中职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全国高中生(见表6)。

4 讨论

4.1 中职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整体发展状况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测评,由于是问题取向,经常发现中职学生心理问题较多,给中职学生心理发展蒙上阴影。本研究使用积极心理品质量表测评发现,中职学生心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并且整体状况良好,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得分随着年级升高而提高,说明当前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中职学生心理在不断成长和成熟,呈现积极向上的趋势,中职学生也是值得信赖和有希望的学生群体。

4.2 中职学生与高中生常模的差异

本研究发现,除节制维度中职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全国高中生外,在认知、情感、人际、公正和超越维度,中职学生得分均显著低于全国高中生。这主要因为,中职学生整体是从普通教育分流出来的,在普通教育中,他们处于劣势,得不到应有的适合的教育,有的甚至是落伍者或被淘汰者,导致心理上整体落后于普通高中生。但是,在职业学校,一旦得到了适合的教育,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多数学生的积极心理会很快得到发展。有研究表明,高职学生绝大多数积极心理品质高于普通高校学生就说明了这一点。

4.3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差异

有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六大维度有什么影响呢?本调查发现,在认知和节制维度上,经济发达地区中职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经济一般和经济落后地区。说明经济发达地区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信息和更先进的科技,更重视学生创造力、求知力和思维品质的训练,因此学生在这些品质上的发展也更好;学生经常接触丰富的多元文化,了解的信息和知识越多,就越能够培养谦虚和持重的品质,对人对事也越能够宽容,也越能够接受和包容新异观点和事物。与之相对,另一个有趣的结果是对于人际和公正维度而言,经济发达地区中职学生得分显著低于经济一般和经济落后地区。这说明经济发达地区的中职学生生活节奏更快,竞争压力更大,相对疏于人际间的交流和沟通,也不太关注人际合作和互助。在情感和超越维度上,经济一般地区中职学生得分显著低于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很可能是因为,经济落后地区受传统价值观影响更多,受外界复杂信息和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较小,更有利于培养真诚、执着、心灵触动、信念希望等品质,这些也是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优秀品质;而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具有先进理念和科技优势,掌握大量信息,对自己的认知、对未来目标更清晰执着,对未来更抱有希望,同时也更关心精神层面的追求,更关注自我成熟和成长。因此这两个地区学生的情感维度和超越维度发展得更好。

4.4 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年级和性别差异

本研究发现,在认知、情感、人际、节制、超越五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认知、情感和节制维度,高一学生得分显著低于高二和高三学生。在超越维度,高年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低年级学生。在人际维度,高三学生得分显著高于高一和高二学生。总体而言,除公正维度外,在积极心理品质的五个维度上,中职学生得分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这说明,低年级学生得分低很可能是因为新生刚入学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和调整。随着年级升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逐渐走向正轨,找到了正确发展方向,从而积极心理品质得分也不断提高。

在积极心理品质的六大维度上,只有公正维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检验表明,男生在公正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可能是由于传统的性别角色要求形成的。在传统的性别角色概念中,男性情绪稳定、成熟、敢作敢为、领导能力强,因此男生在公正维度上得分更高。

5 教育建议

5.1 切实把教育重点转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传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足之处在于过分关注少数学生的心理问题,造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陷于被动,难以有效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它最大特色就是强调一切从“积极”出发,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和开发心理潜能上。尽管中职学生存在很多心理和学习问题,但同时他们也拥有很多优点,比如能吃苦、勤劳、勇敢。本研究发现,在积极心理品

质的五个维度上,中职学生得分均显著低于全国高中生常模,但在节制维度上中职学生要高于高中生常模。因此,要高度重视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转向,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为出发点,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性、发展性和促进性。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思维品质、积极情绪情感体验、积极习惯和人格,磨练积极意志品质,并学会建立积极组织与关系。

5.2 提高教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身心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其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教师首先要拥有积极心态和乐观的精神面貌,具有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这一点至关重要。而且,根据勒温的心理场理论,在师生的交往和互动中,学生的行为及蕴含其中的理念、情感等,以教师心理场中的一种心理张力的形式,潜在地影响教师心理活动。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是单向的,双方是相互影响的。因此,为了能有一个积极的良性互动和循环,教师要率先拥有“积极”意识。其次还要具备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技巧。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培训教师,包括以“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培训教师,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师对其它各科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和辅导,帮助教师提高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5.3 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

本研究发现,中职学生的人际维度发展最好,认知维度发展最差。15项品质中,中职学生发展最好的三项品质为爱、心灵触动和信念希望,发展最差的三项品质为真诚、创造力和领导力,女生的公正维度(领导力和合作力品质)得分要低于男生。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相对落后的品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教学、文体活动、技能大赛、社会实践和见习中,选择最佳切入点,为学生积极创造各种机会,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利用并开发学生优势品质,并以优势品质带动弱势品质,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快乐学习,进而获得全面发展。同时,要打破传统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多为女生创造机会,培养女生的领导力和合作力。从不同角度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成就和优势,不仅能重新唤醒他们的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立、自治,而且能激励他们的做人勇气,引领他们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5.4 构建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全面支持体系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要想取得实效,必须建立全面系统的支持体系。因此,可以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主体,学校为主导,师生家长全员参与,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充分开发潜能的支持体系。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包括学科渗透、心理活动课、心理咨询和辅导、网络支持系统以及班会、团会和队会活动。同时,还应该鼓励一些非正式群体的发展,如鼓励成立业余爱好小组,以班会、团会和队会等正式群体的积极优势和主导作用引导和影响非正式群体的发展方向。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都应该争取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

参考文献

1 喻正宾,职业学校新生入学心理初探及对策,考试周刊,2008,19:197

2 成秀梅,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22

3 李广乾,职校生的自我效能感现状及提高对策,职教论坛,2005,(12):40

4 7 文书峰,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2):9-11

5 林崇德,李虹,冯瑞琴,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5):110-116

6 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研究,2008,(5):19-23

8 尤建国,培养中职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42-43

9 崔志武,唤醒教育:职高学生成才的新起点,中国特殊教育,2007,(11):93-96

10 李萌,张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中国特殊教育,2008,(7):93-96

11 崔志武,赵凤英,实施“唤醒教育”塑造学生积极心态――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职教创新中的运用,中国特殊教育,2010,(11):66-68

12 官群,孟万金,John Keller,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中国特殊教育,2009,(4):70-76

13 14 孟万金,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及数据库建设报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8年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成果,2010

15 赵建平,对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职教论坛,2011,35:135-138

16 林士俊,周梅华,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12,(2):89-93

17 冯夏婷,刘艳芝,经济发达地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态调查――以广东省为例,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00-105

18 李少梅,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98,27(4):148-152

19 郑美娟,论学生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社会心理科学,2009,(4):106-109

(责任编校:刘在花)

上一篇:满足女性特殊需要:知识妇女角色建构的阅读行为... 下一篇:上海手语名词手势受年龄影响变异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