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动力治疗仪辅助中药治疗乳腺增生400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09 08:36:14

乳腺动力治疗仪辅助中药治疗乳腺增生400例临床观察

乳腺小叶增生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多发于育龄妇女,临床资料表明,乳腺增生占乳腺疾病的65%~70%[1],严重的影响了妇女的健康。本站采用乳腺动力治疗仪理疗辅助中药治疗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2003年2月~2008年1月共收治400例乳腺增生病例,年龄在25~49之间,病程在3个月~6年,随机将其分成2组,每组200例。

1.2标准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诊断疗效标准》。其症状为周期性或无周期性胀痛,疼痛常发生于月经期前或月经期。体检肿块常为多发性,扁平状或串珠状结节,结节大小不一,质软,边界清,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或经前肿块增大,经行后缩小,所选病例均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红外线扫描或X线钼靶摄片,排除乳腺癌、乳腺纤维瘤等疾病。

1.3方法

A组中药内服,其药物组成为:柴胡10g、当归12g、郁金15g、川芎10g、丹参15g、川楝子10g、桃仁12g、红花10g、橘核20g、浙贝母12g、山慈姑10g、穿山甲6g、生麦芽15g、桔梗6g、甘草6g。随证加减,经前胀痛,牵引两胁者加元胡、香附、青皮;肿块较大者加海藻、昆布、三棱、莪术;肝火旺盛者加栀子、夏枯草、薄荷;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合欢皮;腰膝酸软者加炒杜仲、川断;肿块较硬日久不消,胀痛不明显者加白芷、白芥子、防风、皂刺。每日一剂,于停经后10天开始服药,服至下次月经来潮即停药,连用2个月经周期。B组服用上方药的同时,用ME-1型乳腺动力治疗仪局部理疗患处,每日一次,连用2~3个疗程,月经期停用,治疗2~3个月。

1.4标准[2、3]治愈

乳腺疼痛和肿块消失,红外线乳腺检查未见异常,3个月不复发。显效: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肿块最大直径缩小1/2以上。有效:乳腺疼痛减轻、乳腺肿块最大直径缩小不足1/2。无效:症状及红外线乳腺检查未见改变。

2治疗结果

A、B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B组优于A组。见表1

3讨论

乳腺增生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疾病,属中医“乳癖”范畴,与肝、脾、肾等脏腑失调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肿块和疼痛,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中医认为属肝,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条达,则气血调畅,经络通利,反之则肝郁气结,使肝脾受损,气滞痰凝,痰气交阻,出现红肿包块。治则:疏肝理气,软坚散结,佐之活血化痰。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配川楝子行气活血止痛;川芎、郁金为血中之气药,能行气解郁而活血;桃仁、红花、当归、丹参活血养血;橘核理气通络散结,浙贝母、山慈姑、穿山甲化痰软坚散结,生麦芽疏肝健脾,桔梗引药上行,全方共奏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化痰散结,通络止痛之功。

现代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症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主要是卵巢功能失调,雌激素分泌过多而保护乳腺的孕酮减少或乳腺细胞对激素反应异常,雌激素反复刺激乳腺小叶,致其过度增生变硬呈结节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疏肝理气药具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抑制交感或副交感神经兴奋,改变血液凝、粘、浓病理状态,降低过高泌乳素,调整卵巢功能,增加肝脏灭活卵巢性激素的能力。活血化瘀药能够改善乳腺复旧不全而致囊性增生的病理过程,具有改善全身和乳腺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乳腺充血,抑制成纤维分泌胶质,减轻结缔组织增生的作用。

乳腺动力治疗仪是应用中医传统的经络学说和针灸的基本原理,结合现代神经内分泌和电生理学,能过热辐射、电脉冲刺激、离子导入等直接作用于乳腺病变部位,通过丰富的乳腺血管和经络刺激大脑皮层及脑垂体产生后反馈调节作用,抑制雌激素对乳腺的刺激作用,改善乳腺局部微循环,达到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的作用。通过外加动力有助于降低乳腺内组织积液的致流值,降低相关组织内压力,达到减轻症状、调节情绪,使已变性的组织趋于正常。

本资料表明,采用乳腺动力治疗仪结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症,能明显提高治愈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姚鹏.治疗乳腺增生症70例疗效观察,职业与健康,2002,18(4):4.

[2] 王淑娟.物理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症180例观察.中华医药杂志,2003,3(3):834.

[3] 坂元.病临床诊治台.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4~99.

上一篇:二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下一篇:呼吸道烧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