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源于自利

时间:2022-10-09 08:27:12

诚信源于自利

一位编辑经常到附近的一家小店去复印资料,由于和店里的老板比较熟了,老板给这位编辑的价格一直比较优惠,复印一张一角钱。直到有一次,这位编辑又去复印资料,却出了问题。店还是那个店,老板还是那位老板,但复印价格却提到原来的三倍,复印一张三角钱。这位编辑心里有些不舒服,善意地提醒这位老板:“从前复印一张不是一角钱吗?”这位老板信誓旦旦地说:“不可能。从前也是三角钱一张。”这位编辑很郁闷,也很纳闷,百思不得其解,这人怎么不讲诚信呢?

过了一段时间,那个复印小店突然消失了,这位编辑才恍然大悟。这位老板从前优惠主要为了自己的长期利益,拉住回头客,薄利多销,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最后一段时间宰客,是因为自己马上要走了,不需要再维护长期客户,一锤子买卖,不赚白不赚,同样也使这位老板的利益最大化。想到这里,这位编辑释然了,这是人之常情,如果自己当老板也有可能这样做。看来诚信与否,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

诚信与利益相关

西方有一位富商,他不相信诚信是个人品质问题,认为如果诱惑足够大时,个人诚信就会失去效用。为了验证自己的结论,这位富商专门做了一个实验。他到一个陌生城市找了三个合伙人,赊给他们每人两万元价值的货物,没有任何抵押,一年后收账。到期三人顺利结账,没有亏欠。于是,这位富翁又赊给他们每人十万元价值的货物,结果一年后,一人杳无踪影,两人顺利结账。富翁很欣赏这两个人,又赊给他们俩每人二十万元价值的货物,条件依旧,结果一年后又有一人失踪。面对最后一人,这位富翁不甘心,他狠狠心赊给他五十万元价值的货物,结果一年后,正如这位富翁所愿,再也找不到他的合伙人了。有人可能仅仅把它当成一个故事,如果联系我们的社会现实一点也不奇怪。当今社会,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的事例时有发生,不都是利益的驱使吗?

现代人诚信缺失,为什么我们的祖先那么讲诚信呢?这还要从我们祖先生活的环境说起。中国几千年来基本上是个农业社会,人们面朝黄土背朝天,世代聚族而居,人口极少变动,我们称它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借钱不用打借条,也不担心对方赖账。如果有人借钱不还,很快会传遍整个村落,其他人再也不会借给你钱了。不借钱是小事,失去信用,你将在村里抬不起头来,说话没有底气,别人有可能随时拿这事噎你。如果你离开这儿到外地谋生,大户欺生而你是小户,将更加难以生存。总之,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的最优生存之道就是讲究诚信。而在新时代,整个社会都在搞市场经济。为了追逐自己的利益,人们流动起来,每天面对的人都是生人,不讲诚信有利可图,却不需要承担太大风险。但这样一来,整个社会成了一个高风险社会,人们的诚信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市场经济也讲诚信

那么市场经济社会怎样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呢?我们看下面一个事例。

一位中国的高材生在德国留学,他发现德国的公共交通工具都是自动投币,根本没有人监督。这位留学生非常喜欢旅游,但他囊中羞涩,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漏洞免费在德国旅游呢?这位留学生说到做到,不过他也被巡检人员逮到三次,第一次有情可原被放了,后两次都罚款了事。不过,这位留学生认为自己还是捡了个大便宜。临到毕业,这位留学生很想留在德国发展。他在专业上做足了文章,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有自己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并且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了自己独自署名的文章。当时正好德国有一家跨国公司,正想开拓中国市场,急需一批有中国背景的专业人才。这位留学生感到机会来了,兴冲冲地去面试。这位留学生确实很优秀,一路过关斩将,但他没有笑到最后,公司最终没有录取他。

这位留学生很郁闷,亲自找该公司人事经理询问,为什么不录用他呢?难道他不是公司正需要的人才吗?这位人事经理很诚恳地说,他确实是他们公司正需要的人才,问题出在他的三次逃票记录上,说明他缺乏诚信。这位留学生感到不可理解,难道因为这么点小事就放弃一个人才吗?这位人事经理耐心地解释,如果把一个不讲诚信的人放到一个重要的职位上是非常危险的,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再说,如果我们再专门派人去监督,成本也是非常大的。这位留学生后悔死了,早知如此,他肯定不会贪那点小便宜了。这是一个反例,说明了为了自身的利益他是会讲诚信的,同时也说明了搞市场经济也是讲诚信的,关键要有好的制度作保证。

上一篇:乐视:用互联网模式卖电影 下一篇:中南大学的尧学“欧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