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教学课堂 进行创新教育

时间:2022-10-09 05:54:17

改革教学课堂 进行创新教育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理念到教材,从目标到程序,从教学到管理,均与传统教学,与现行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认识这个变化,如何适应这个变化,又如何驾驭这个变化,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以新课程标准为指针,改革课堂进行创新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来浅谈一下。

1 正确认识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进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即在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

2 应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首先,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的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我们教师本身应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实践中,不断丰富提高自己。

其次,数学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变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教学方法。敢于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变“传授”为“探究”,充分暴露知识形成过程,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3 为学生营造创新性的学习环境

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形成。而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改变过去教师“教”与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努力创造适宜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同时,教师也应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造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这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此外,创造一套适应创新教育的课余活动,来扩展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结构,扩大视野,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着眼于未来。

4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技能

在教授数学知识时,通过有关的实际例子,来说明数学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并让他们参加数学实践活动,进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就动机。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数学成就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创新的,这一切都源于对数学浓厚的兴趣,源于强烈的创新意识。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也可以合理利用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兴趣;还可以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总之,以上都是激发学生数学兴趣的途径。

数学能力是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数学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实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这几个过程包括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解题的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如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数学符号、温故而知新、归类鉴别等,学生在应才能积极参与到“尝试、探究”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的创新潜能。当学生置身于民主气氛浓郁的课堂时,作为接受主体的一方就犹如种子得到了适宜生长的温床,自我的意识必然会被催生、勃发,这样,学生就会情绪高涨,思想活跃,表现欲大增,课堂气氛必然会呈现出一派积极的氛围。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用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掌握了相应的数学能力就形成了创新技能。

5 开感智力教育,培养创新个性品质

创新过程不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以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后盾。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激励学生树立同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也要具有像爱迪生发明灯丝一样的坚定信念。在“问题数学”中培养学生具有敢于求异,勇于创新的气魄,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错析教学”,培养学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不怕困难和挫折的顽强意志和良好的人格特征。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和个性品质。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应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把握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结合点,通过适时适度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将来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打好扎实的基础。

收稿日期:2007-04-23

上一篇:敲响课堂教学第一锤 下一篇:如何创设教学互动中的民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