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长卷

时间:2022-10-09 02:08:37

中国建筑的长卷

关于这个展览

首先,这个展览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中国建筑展,其次,它也不同于我以往做过的同类展。一般的建筑展,都会聚焦于明星建筑师和事务所。或者,确定某一个概念之后,围绕这个概念选择建筑师和作品,这种展览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或者概念先行。

中国的事情从来就具有特殊性,所谓特殊,就是她的历史悠久,建筑也一样,中国建筑的传统是中国文明的组成部分,即使是现在的中国建筑也是这一传统的延续。面对越来越多的中国好设计,我觉得只是挑选有限的项目,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无法反映和涵盖中国当代建筑的全貌,我们可以把中国当今出现的优秀建筑,看作是建筑历史长河的现在时,于是她就如同一幅长卷式的绘画,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这就是此展最初的动机。

当然,这个展览的产生还基于两个因素:一是从2008年开始至今,我每年都要在欧洲和其它国家和地区策划中国当代建筑展,这使得我对中国当下的建筑现状有一个系统的概览和追踪式的考察,由于长年策展的结果,我积累了许多数据和组织展览的经验,但是,和这次的规模相比,在选择建筑项目,最多只有这次的十分之一,也就是100个左右。而这次是从海量的建筑项目中跳出1000个项目,工作量至少是以往的十倍。从而发现了许多早就存在的鲜为人知的好设计和新设计。二是,这次是以年代的顺序来编排项目,通过这种编年的方式,让所有项目出现在时间的维度上。建筑设计就如同刻度一样呈现出纯粹的客观性,这就是年表所起到的作用,于是就有许多意外的发现。这种对过去十五年的中国建筑设计进行梳理的方式,很容易发现二十一世纪千禧年的初期,中国值得一提的建筑和设计还非常的少,但十六年之后,出现了比以前多达十几倍的好设计,真可谓雨后春笋。而这些设计体现了中国建筑师和建筑事务所成长的状态,当然也有来自海外汇的设计力量,正所谓,由中国这个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而演变成世界建筑的聚落。

然而这种策展方法的转变,或许与在此之前我策展的“马列维奇的年表”展和“柯布西耶的年表”展有关,这是这个对某位建筑师或艺术家的全部生涯做一次梳理,会发现他们的作品和时间这一刻度的关系。时间,是一种尺度,它是客观的。时间是“经”,空间是“纬”,从而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形象。而在中国传统中长卷式绘画中所展现的形态是时间和空间的融合,这一点,对从事艺术的我来说,记忆深刻!这也是我从这个角度策展和编辑这本大书的原因所在。

建筑师在某一个年代设计和建造的作品,就是一条漂流在建筑长河中的小舟,无数小舟的汇合,形成那个时代的生态。当你阅读了过去十六年里的一千个项目,再注意一下他所形成的曲线,就会认识到中国好设计是从何时崛起?谁是中国建筑新浪潮的启蒙者?现代建筑思潮何时进入中国?中国好设计的数量到了何时开始飙升? 谁是中国成千上万的持有建筑梦想的年轻人的偶像?谁是让世界知道中国新建筑的推手?以及中国最年轻的设计力量,“显性”和“隐性”的力量显而易见。这是一部在创造历史的同时记录历史的大书,也是对中国二十一世纪初叶有代表性建筑的全面回顾。

重要还是不重要?

坦率的说,当我把这个策展理念告诉诸位中国建筑师时,反响并不强烈,甚至出现质疑的声音,我意识到这是由于我们观察的视点不同。可是随着编辑工作的推进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规模,也就是,虽然我们是挑选一千个项目,但是它是从浏览了好几千个项目中确定的。由于它呈现了“量”和“质”的互补关系,从而这个概念得到更多人的肯定,因此有了从最初的质疑到参加的转变。

虽然,我已经尽我个人的全部力量来汇总数据,但它毕竟不是行政的力量,我只能说这是大家协助我的倡议得到的结果,也有由于联络不上和对此不屑的原因而有遗漏,那是我虽尽万力而未能所及的遗憾!尽管如此,这本书的含金量也大大超过那些所谓的中国建筑年鉴,所以,这是一本真正的二十一世纪当代中国建筑的视觉年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价值才会显得越发珍贵。我确信,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上凡是要研究中国这段建筑历史的人,都会从这本书中获得稀有的资料,这就是它的文献性。

为什么始于2000年?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一本非官方的,从自由评论家和独立策展人的视点考察中国当代建筑的简史。有两个因素导致我从2000年开始编年:一是,我是从2000年开始关注中国当代建筑,因此,这本书所选择的项目都来自我在十六年里的经历和所目睹的建筑现状,它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和真实性。二是,中国独立建筑师事务所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出现的,起初,他们的私人身份和拥有上千名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国有设计院相比,显得微不足道,然而,正是这些怀有理想,踌躇满志的青年建筑师们,开拓了中国建筑的新时代。而他们的勇气和实践在二十一世纪初叶的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作品,只有那些具有洞察力的年轻人,才在中国建筑的黄金时代,让自己的梦想成为现实,而这本书就是我追踪这一现象的结果。

这本书可以看出自2000年后中国建筑的一个脉络,可以看到哪些人启头,哪些作品是建筑师的处女作,哪些人持续的在做一如既往,哪些人后来跨界,哪些人中途而废,哪些人是后起之秀,因此,它是中国当代建筑的实录。

选择这些项目大都不是来自统计资料,因为我和大多数建筑师和事务所有往来,即使有没有某过面的人,也是因为得到他们的信赖,才得以把数据汇总到我手里,也有建筑师向我极力推荐他所认识的优秀建筑师和项目,才使得我在短时间内迅速了解到他们那么多鲜为人知的好设计。

如何选择?

无论如何,总会有人问我选择这些作品的标准。首先,如果说中国建筑的崛起,不能没有那些反映城市形象和国家进步的标识性建筑,它是时代建筑的象征。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建筑是否具有人文性、艺术性、社会性和普世价值。在全球化的时代,具有个性和地域性的建筑很难产生,由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建筑历史,所以在设计中继承和融合传统元素,对中国建筑师来说就有不小的压力。

选择具有艺术性的设计好像是由直觉决定的,因为建筑不能只是满足功能的需要,它需要有美学价值,然而建筑师对社会是否怀有善的动机和道德感,也是挑选时的标准。我们排除雷同的设计,特别是在类型学上缺少创新的建筑没有竞争力。建筑和设计的尺度和面积大小不是决定选择的要素,即使是一座有创意的桥也会得到青睐,我们注重建筑和人的尺度,因此有些超大尺度的建造物难以入选,是因为它已经演变为设施了,如果它的体量不小,但却具有想像力那就值得推介。

此外,在这本书里, 也包括与建筑有关但却不能被称作建筑的设计,如城市景观,某些有创意的家具,临时空间设计,公共艺术和建筑展,也有少量的书,但这些书需具有事件性和启示性,它影响或是某一个阶段的历史拐点,我们把这些都放在一个平台上展示,凸显“建筑中国”是一个综合文化的概念。

这本简洁的建筑视觉史,简洁到每个项目只有必要的数据,而没有设计者对项目的介绍。总体上,它是一本建筑索引,一般必要的对建筑设计的评价也省略了,保留的是它的客观性,唯一的评价就是主编的选择。

中国建筑的长卷还在延续,作为创造者的建筑师的睿智,是一条永远持续的长河。

2015.9.7于卡普里岛

展览信息:

建筑中国1000(2000-2015)展选择了一千个代表中国过去十五年间的建筑设计、装置以及重要的建筑展, 它是对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当代建筑的梳理。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中国的建筑设计和建造规模都以惊人的速度呈现给世界,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状态是以中国崛起为背景的,换句话说,它是中国崛起的一部分。纵观二十世纪现代建筑的历史,我们发现建筑的繁荣和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展览的特别之处,是以时间为序,以编年史的方法,将一千个项目呈现给观众和读者。从而我们可以客观的看到一步中国二十一世纪的建筑简史。展览同期发行一本囊括所有参展项目的画册,可称21 世纪以来中国当代建筑的全记录。展览由建筑评论家、第13 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方振宁策划。

展览形式:

展览选择在798一座有着包豪斯风格的工业建筑厂房内,空间内还留有工业机床等工业生产遗迹,面积为900平方米。独创的布展方式是策展人一直坚持的极简手法,也就是水平的延续。一组长桌子长达三十米,共11列平行排列,桌上绵延摆放着1000张所选建筑项目的图片,由三张镜面长桌构成的展台,是整个布展的轴线,万万里山的LED装置在整个展览中产生了有节奏的起伏。绵延的条状展台和展览概念吻合,因为策展人把中国建筑的演变视为绘画一般的长卷,而整个展场充满强烈的气场,产生震撼的效果。

展览主要通过大量的图片,传达21世纪以来1000个有代表性的中国建筑设计,展览上有三组长桌,分放模型和装置。

随展览同时出版的《建筑中国100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一书由策展人方振宁主编,它和以往有关中国当代建筑的书大不相同的地方是, 它不是一本建筑设计的合集,也不是著名建筑师和事务所的作品集,而是一本按照年代编选的当代建筑的视觉年表。时间轴是从2000年至2015年, 这是著者亲自目睹和追踪中国建筑现场的成果,可谓是一部前所未有的信息量巨大的视觉当代中国建筑史,而这本书对进入21世纪的中国建筑最初年代的作品进行了梳理。

著者独具慧眼,以建筑艺术评论家独到的眼光,从海量的项目中挑选了一千个项目,项目涵盖中国的东西南北,所选中国建筑师的年龄跨越四个世代,这些作品充分显示了当代建筑师的才华。然而,中国建筑也包含国际建筑师们的参与,这本书同时纪录了海外建筑师在中国的优秀项目,当中国成为世界建筑师的试验场时,客观上它也成为世界当代建筑的群落,由此可见,著者是一位在中国建筑成为世界建筑转折点这一历史时刻的见证者和纪录者。

上一篇:改变教学方式促进个性发展 下一篇:皱褶:从剧场到中间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