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语用”有效引领

时间:2022-10-09 12:19:57

目前语文教材是教学的最重要文本,从语用学的观点看待语文教材,把它看成活生生的言语作品,当是符合语文教育的观点。教材中的一篇篇经典文章,不是僵死的语言,而是作者与现实的对话,与读者的交流,它融进了作者的人生经验,渗透了大量的时代信息,在思想内容、情感态度、语言规范、写作技巧和笔法文风等方面都有独特的魅力。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站在语用的高度对教材进行透彻的解读,让每一篇课文独具特色的语言表达和写作特点成为“语用型”教学的内容。每学一篇新课文,要从文中寻求训练学生某种能力的最佳点,选准“语用”训练的内容,促进文本言语的“增值”。

1.典型(独特)的结构形式。在小语教材中,选取了多种小学生必须学习、掌握和运用的文章结构和布局方法,如总分总、首尾呼应、按一定的顺序写等等。如第八册第一单元选编的几篇写景的课文,结构方式就很典型:《桂林山水》写了桂林水的特点:静、清、绿;山的特点:奇、秀、险。“桂林山水甲天下”在文中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结尾,在文中既起到了概括全文和首尾呼应的作用,作者在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时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而《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的。《七月的天山》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重点从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课文是总分总的结构。这样典型的结构形式对学生如何写好景物做出了实例示范。

再比如小说《桥》故事情节简单明了,但却引人入胜。一个简单的故事为什么能包蕴这么丰富的内容呢?一个篇幅短小的故事为什么能拨动我们的心弦呢?全篇作品是用“第三人称”来讲述的,这种独特的结构留下了许多悬念,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

2.精巧生动的句式表达。教材中的选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本,文章中作家个性化的语言更是学生阅读、积累、仿写的极好资源。例如《桂林山水》一文,课文除了运用大量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外,还大量运用了四字词组,例如写大海“波澜壮阔”;写西湖“水平如镜”;写泰山“峰峦雄伟”;写香山“红叶似火”;桂林的山拨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这些四字词语的穿插使用,再加上“桂林山水甲天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等名句的巧妙运用,使文句张弛结合,起伏抑扬,整篇文章读来琅琅上口,富有韵律感。

3.别有韵味的叙述描写。课本中诸多的叙述描写别有韵味,其言外之意及表达效果也是有效促进学生言语能力提升的“语用”内容。例如:《金钱的魔力》中的托德神态的描写。

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这几句话主要描写的是托德见钱后的笑容。作家用夸张和辛辣的笔墨,先写托德见钱后的笑容,笑容遍布满脸,里面还有“纹”──折纹、皱纹、螺旋纹。好一个见钱眼开的家伙,托德见是大钱后的笑容,牢牢地凝结起来,像一片一片的熔岩。这“凝结起来的笑容里”有难堪,有窘迫,更多的还是对钱的贪恋,可能托德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钞票,已呆若木鸡,不知所措。马克・吐温不愧为语言大师,简单几笔,则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托德这个势利的拜金主义者令人作呕的丑态。

您说得很对,先生,您说得很对。您请稍等一会儿──我送您出去,先生。好吧──再见,先生,再见。

这是本文的结尾,当“我”离店时老板说的话。老板要表达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您说得对,我送您,再见”。但由于此时站在老板面前的是位百万富翁,见钱眼开的老板已语无伦次,极尽奉承之能事,反反复复,唆唆,透过这言语,不难看出老板那副奴才相。同时,这一结尾与文章开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开头,“我”遭遇的是那般冷落;结尾,“我”受到的是这般热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自然会引起读者的深思。

当然,文本不同、风格各异,教学时间有限,课堂上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特点,选准教学切入点,深挖文本内涵,析解言外之意,在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关注文本的空白处、隐含处、关键处、延伸处、情感处等,有效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的迁移和运用。

上一篇:“语言美”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从课堂到高考,逐步改革高中化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