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时间:2022-10-09 12:10:35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摘 要:本文从营造轻松的氛围,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给予充足思考的空间,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质疑;情境;创新能力

笔者从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我们身边的学生上课根本没有提问题的习惯,长期的接受性学习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应有的个性,充满了依赖性。针对以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营造轻松自由的氛围,让学生敢于问

很多老师,在学生面前一直保持着“威严”,轻易不和学生说笑,无论是课内课外,与学生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导致学生一见老师,就高度紧张,就像老鼠看见猫一样,避而远之。更别说在课堂上大胆提问了。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传授知识的无声的媒介,是陶冶学生情操的潜在的力量。教师只有营造轻松自由的气氛,学生才敢于提问。

二、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让学生乐于问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我经常告诉学生:凡事都要大胆去接触,大胆去反问,才能认识它们,了解它们。在课堂上创造机会让学生提出问题,并不时加以表扬,使他们渐渐养成乐于提问的习惯。

三、给予充足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勤于问

1.从文章题目中质疑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经常研究课题,有利于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如教学《社戏》一文,可引导学生提问:文章的题目是《社戏》,但文章真正写看戏的内容不多,而写了许多看戏以外的小事,这是为什么?解决了这个问题,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把握了。

2.从文章重点句、关键句入手质疑

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文章的重点句和关键句,并从中质疑。如《孔乙己》一文中,有几个典型的句子非常值得大家共同探讨:第一,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第二,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对于这样的句子,里面包含着许多问题,如何理解呢?学生们可以你问我答,互相合作,形成共同的答案:孔乙己“站着喝酒”,说明他根本就没有资格像那些身穿长衫的阔绰者一样,踱进酒店去慢慢地“坐喝”,只能与“短衣帮”为伍,但他却始终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说明他是多么迷恋于自己头脑中虚幻的“高人一等”的身份。“大约”与“的确”这些词语反映了孔乙己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酷自私。

3.从文体特点入手质疑

教师可以根据文章不同的文体特点,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质疑。如面对一篇说明文,就要让学生联想到说明文的阅读方法:要了解说明的对象,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解说明的顺序,掌握说明的方法。

总之,鼓励学生质疑,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的思维闸门一打开,听、说、读、写的能力也随之会有相应提高。学生学会了质疑,犹如手中掌握了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会让他们终身受益。

(作者单位 浙江省永康市清溪初中)

上一篇: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低年级学生数学观察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