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0-09 05:29:13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摘 要:历史本身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与初中学生的现实生活存在较大的时间差距,如果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照本宣科地进行历史解读,而不注重提升自身的历史素养,不注重讲究一定的教学技巧,很难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针对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提出一些建议,以引发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者的思索。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素养;学科融合

初中历史是初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初中历史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国所取得历史成就,珍视当下的幸福生活,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在当前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初中历史本身属于一门副科,教师在教学中投入的精力较少,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兴趣不高,这些现实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使得初中历史成为一种尾大不掉的学科。因此,针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将提出一些对策。

一、提升历史教师的历史涵养,加强其综合素养的培养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传统的主导性的教学模式,还是在新课改下大力倡导的“以学生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都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是线索的引领者,是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施者,也是组织者。作为历史教师,如果教师自身的历史素养较低,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将历史课堂变成诸如“百家讲坛”那样绘声绘色的课堂,教师索然无味地照搬照抄历史教材进行教学,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云里雾里,不知其理,初中历史课堂势必会成为鸡肋。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必须注重提升教师的历史素养。

首先,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平时的时间,利用学校提供的培训交流机会,利用丰富的历史知识来提升自身的历史涵养。历史涵养的提升,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利用历史教材,将历史教材中的不同阶段的历史故事或者同一阶段不同空间的历史故事交叉结合起来,丰富单一的历史教学工作,运用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来提升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初中历史的学习中。作为初中历史教师,作为历史教学的引导者,较高的历史涵养的历史教师能够合理地把握初中历史中的精华,能够运用丰富的学识来架构初中历史的主要方向和重点内容,能够通过穿插和演绎来提升初中历史的生动性,最终极大地提升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极大地提升初中生的历史素养。

其次,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还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如果说教师的历史涵养是“一块布”,那么历史教师的综合技能就如同“缝纫机”。较高综合素养的历史教师,能够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运用自身的综合技能,如演讲的技能、演绎的技能等。在当前,很多电视节目都将历史故事作为蓝本来加以演绎,收视率得到了保障,这说明历史故事并不是尘封在博物馆的陈年资料,通过尊于史实的演绎,能够重新焕发历史的光彩,能够充分提振人们对历史的兴趣。如教师在讲解初中历史中的“秦统一六国”时,综合素养较高的历史教师,往往会利用自身的演讲和组织能力,来生动地向学生描绘当时的场景,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演绎,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的营造情境,从而帮助学生自主性地架构历史知识,培养良好的历史审美,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

可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历史素养,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技能,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架构历史知识,更生动地理解历史文化,更清晰地把握历史知识的脉络。

二、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巧妙设置历史教学环节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照本宣科地历史教学方式,很难真正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因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滋生对历史知识的反感情绪。特别是在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很多学校、教师对初中历史的重要性认知不足,这使得很多历史课程都安排在上午最后一节或下午第一节,这些课时基本为学生相对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的课时,如果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注重改变教学方式,不注重创新教学形式,那么很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巧妙的设置历史教学环节,充分提升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兴趣。

首先,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图文、视频、影像等多种功能来丰富历史教学的手段。如在讲解“火烧圆明园”时,通过播放相关的影片,通过视觉震撼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以史为镜,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树立良好的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积极地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发散性思维。教师可以根据历史教材,根据课程安排来合理地进行分组,通过小组讨论、互动学习、探究性学习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和能力。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秦始皇焚书坑儒到底应该不应该?”,教师将这样的问题交给不同的小组,鼓励和引导他们积极利用身边的素材,积极参考相关的历史史料,结合历史教材来全面分析这个问题。

最后,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教学工作延伸至课堂外。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教师根据适当的历史内容,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遗迹等来进行现场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走入历史人物的内心,思索历史的复杂性,培养学生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

三、演绎化历史教学,让学生体验历史人物

由于初中历史课程故事性和趣味性都比较强,因此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的经典故事,在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或影视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历史故事的演绎,通过将历史故事演绎化的方式来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参与感,让学生体验历史人物的心灵,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历史人物以及历史故事。如“项庄舞剑”等非常有名的历史故事,教师在教学前,可以让学生自行地预习课文,通过分组的方式来进行历史故事的现实化演绎。这种较为先进且开放性的历史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兴趣,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参与性,同时教师在学生演绎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历史分析能力,科学合理地分析历史典故,全面准确地把握历史人物。此外,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课外阅读,不断丰富和扩宽自己的视野,注重在平日的生活中积累历史素材,定期组织学生讲解历史典故,综合性地提升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兴趣,不断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历史素材。

四、结语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为提升初中历史的整体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初中学生的历史素养,初中教师应该不断培养自身的业务素养和综合技能,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根据历史题材来加强历史故事的演绎,提升学生的历史参与性。

参考文献:

[1]朱秀涛,当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2012年02期.

[2]樊雪飞;初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新课程有效教学策略 下一篇:英语―ly副词与其同源副词的用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