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的意识

时间:2022-10-09 04:07:34

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的意识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2720(2009)34 - 1740 - 02

【摘要】目的 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白我监测的意识及对药物和饮食的依从性。方法 通过自设的问卷调查表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80例患者有66例能坚持每周监测血糖2~3次,达到预期目标。结论 患者自测血糖为治疗和控制血糖提供最直接的依据,避免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关键词】糖尿病;自我监测;血糖;血糖控制

糖尿病是危险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当患者确诊为糖尿病时,需长期治疗且依据血糖值及并发症调整治疗药物,故院外自我血糖监测对糖尿病的治疗与控制就显的十分重要,这对糖尿病患者最初的评估和监测的治疗反应可提供有价值的资料。老年患者因为智力、体力、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差等原因,更需要家庭的支持和帮助,近年来,随着简便快速,准确的微量血糖仪的问世,使血糖自我监测成为可能。因此,医护人员教会患者如何监测血糖的同时,也要教会其家属发挥支持,帮助和督导作用。本文对一组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情况做一探讨,以期为老年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入我院治疗的符合糖尿病诊断的老年患者80例,男68例,女12例,年45~78岁,平均年龄65岁。

1.2 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对以上80例患者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教会患者正确使用血糖仪,如何监测血糖,了解患者自我监测血糖,服药及血糖控制的情况,以每周至少监测2~3次为预期目标。

2 结 果见表1。

3 影响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因素

本次调查发现,在作健康教育前,血糖监测还没有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每天测一次8例,占调查总数的10%,每周测量2~3次24例,占调查总数的30%。较难了解和掌握血糖变动及用药的疗效情况。原因:(1)部分患者认为只要坚持服药,就能控制好血糖,忽略了血糖监测的重要性。(2)有血糖仪的患者认为医院测的比自己测的血糖准确,只有到医院就诊时才复查。(3)没有掌握操作要领,怕麻烦,怕痛。(4)与家庭的经济情况有关,没有自备血糖仪。

4 讨 论

用胰岛素治疗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患者,都要进行血糖控制,这对调整和防止低血糖至关重要[2]。通过本次调查和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多数患者消除了认识上的误区,主动参与血糖监测,出现不适时随时测量,提高了他们对血糖监测的依从性。有66人(82.5%)能每周测量2~3次或以上,出现不适时随时测量,并详细记录测量结果,每次到医院就诊时能向医生提供详细的血糖值。患者的检测结果为医师提供准确的临床资料,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对于患者来说,在了解自己血糖波动情况的同时,学会了有意识地控制不良行为,避开血糖过高或过低时活动,以免发生意外。提高患者自觉性和主动配合,达到良好的代谢控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例如患者在监测血糖时,若血糖出现高值,即使疾病症状消失或自我感觉良好,也能提醒他们用药,若服药后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患者由于体会到服药的好处,因而更能意识到服药的重要性。若服药后血糖仍高于正常值,则会提醒患者及时就医,以调整治疗方案。自我监测可使患者清楚自己的血糖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督促患者采取尊医行为,对控制血糖的稳定起到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素萍.糖尿病人健康教育护理体会.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1):1047.

[2] 张惠芬,迟家敏,王瑞萍.实用糖尿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4-175.

上一篇:香港与内地护理本科专业基础及专业方向课程的... 下一篇:健康体检与高脂血症调查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