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中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时间:2022-10-09 02:33:28

【前言】科学课中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二、挖掘教材,注重思维求异性的培养 教材只是思维训练,文化学习的一种载体。教材本身就是有多样性,可塑性,甚至是片面性。教师可挖掘教材的深度,注重多样性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一)注重教材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教师一时疏忽,扼杀的可能是一...

科学课中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新的理念即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科为载体,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的实际问题抽象成学科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教材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创新是新课程理念的精髓和主旨,创新思维又表现为:主动积极性、求异性、发散性和独创性。科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呢?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

1、用多媒体激发兴趣。通过电教媒体的声色效应对学生的感官刺激来培养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例如:先通过多媒体播一个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然后教师提出问题投石激浪,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2、通过实验操作激发兴趣。实验是现实生活现象的提炼,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实验操作不仅能激发兴趣,还能使所学知识易记难忘。例如:有老师在教学小学自然《二氧化碳》时,教师在课堂上演示二氧化碳的生成实验,然后又演示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在魔幻般的变化中,使学生兴致盎然,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3、组织实践活动激发兴趣。新课标理念的特征之一是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研究。组织实践活动是通过场景的再现,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一次作文活动;一次手工制作活动;一次购物活动,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探求知识的契机。契机而运,拙法成巧。

二、挖掘教材,注重思维求异性的培养

教材只是思维训练,文化学习的一种载体。教材本身就是有多样性,可塑性,甚至是片面性。教师可挖掘教材的深度,注重多样性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一)注重教材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教师一时疏忽,扼杀的可能是一位科学家、学者甚至是一个教育思想家……”有的教材特别是试用教材,问题的答案并非单一,学生的信息有悖于标准答案也非错误,教师千万别扼杀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而应留给学生想象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创造性的提出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尽量地保护好学生的求异思维!

(二)注重教材的片面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在课堂教学中,一旦学生质疑问难(对范文本身不是质疑,对教材的未解之惑质疑,对教师质疑)。正是训练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最好契机。例如:在一次自然考试中有一道这样的题目:鱼离开水就会死亡。有一同学竟给了一个“×”,并附注“有些不会”。就连写进了革命歌曲的鱼儿离不开水的真理都被他否定。然而,教师毕竟保留了这份童真,也的确在非洲有一种肺鱼能在陆地上生活几个月,这不能不说是创新思维闪现的火花,是对教师的质疑,对教材的挑战。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独创性

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学生的想象、幻想、怀疑、联想,甚至是类比,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得出富有个性的结论。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南朝刘勰说:“文之思,其神远矣,故翁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初容,视通万理,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至。”有的文章虽然训练要求不高,而往往主旨在文字之外,所谓的弦外之音是也。因此,教师可创设问题的情境,引水疏渠,提升思维的高度,培养发散思维。歌颂人间的真、善、美,深化了教材的内涵。这样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捕捉信息,通过类比、推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创设活动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新教育追求个性的解放,必然导致思维的个性化。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环境、活动环境,才会有灵感的迸发。创新思维的闪现,墨守成规只能使学生钻入知识的躯壳。数学中的购物活动,自然教学中的实验操作活动,语文中的口语交际活动,为学生思维独创性的培养提供了条件和依据。通过学生的群体活动,个体活动,集中学习,自主探求来培养不同个体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记》中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张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说有学问的人教育学生在于开导。引导他走路,而不硬牵他,鼓励他而不强制他,启发他思考而不一切告诉他,一言以敝之,教师要善于引导,创设情境,开创多元化思维,提供不同的思维环境,结合教材和学生的个性特征,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思维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将会逐步提高!

【作者单位:萍乡市湘东区实验小学 江西】

上一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品德教育实效 下一篇:倾听 欣赏 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