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下的外币资产选择

时间:2022-10-08 05:49:52

人民币升值下的外币资产选择

随着人民币升值,许多投资者开始厌恶持有外币,甚至在有外币支付计划的情况下,将外币兑换成人民币。人民币升值真的会使所有外币持有者蒙受损失吗?

规避弱势货币

人民币升值的表述并不准确,应该是人民币对部分货币升值。而欧元、英镑等非美元货币并不是烫手的山芋,盲目兑换这些货币,不仅没有规避掉汇率风险,还会导致汇兑损失。目前,由于全球经济复苏不稳定、中东政局导致油价上涨及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外汇价格波动较大,应根据自身外币收支计划和各币种的投资报酬综合安排各币种资产的配置。

做好外币资产投资,在规避汇兑损失的基础上实现外币资产保值升值。目前国内针对普通投资者的外币产品比较多,各类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也不尽相同,如外汇存款的风险较小但收益较低,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风险较大而收益较高,需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选择。

外币债券类银行理财产品:

关注期限和收益

在银行理财产品中,投资于货币、债券及票据等固定收益类的风险一般相对较小,故在投资这些产品时,主要应关注期限及收益。

如果资金闲置期较久,则以上方法不一定有用,因为可投资于长期理财产品,也可通过滚动投资短期理财产品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不同期限的理财产品有这样一个特征,期限短的收益率低,期限长的收益率高。在获得较高收益的情况下必须放弃资金的流动性,在获得资金的流动性的情况下必须放弃较高的收益率,在这种情况下,到底该选择长期还是短期产品?

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方法。一是假设短期产品结束后,还能获得一次或多次投资短期产品的机会,使得整个投资期限和长期理财产品的相同,并对这种机会的收益率做出预测,然后通过复利计算出整个投资期的收益率。如果计算出来的收益率高于长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则应投资短期理财产品;反之,则应投资长期理财产品。二是分别将长期和短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与该货币同期限的储蓄利率或基准利率比较,选择差别较大者进行投资。

投资外币QDII:注重过往表现

银行系QDII的口碑一直不佳,高风险一直为业界所诟病。虽然有的产品表现不错,但也有一些产品却有30%~40%的亏损。在选择这类产品时,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具体投向,如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可以选择投资货币型、债券型基金的QDII,风险承受能力较大的可以选择投资股票、股票型基金、商品基金的QDII,甚至投资于结构性票据QDII。对于非结构性QDII要分析过往表现。一般来说,基金的过往表现会直接反应出这款基金的盈利能力和风控能力,对过往业绩不佳的QDII,特别是业绩弱于比较标准的,应该尽量回避。另外,还可参考同一家基金公司或者银行的同类产品表现。

其他挂钩汇率衍生品:

对汇率有准确判断

如果对各币种汇率有明确的认识,就可投资挂钩汇率的衍生品,享受汇率波动的利得。目前,境内投资者可通过以下渠道投资挂钩利率的衍生品。

直接进行外汇期权或期货投资

目前,招行、建行等都推出了外汇期权,其中,中行还推出了两个品牌产品――两得宝(卖出期权)和期权宝(买入期权)。各银行对期权合约的标的金额不一致,投资起点差别也较大。

通过结构性产品进行投资

可选择与自己判断一致的收益结构产品,从而对相关货币头寸进行保值,或通过投机获利。目前市场上无论是外汇期权还是相应的结构性产品,基本上只有几个主要币种,而小币种涉及较少。而一些外资行推出的外汇产品也为手持外币甚至小币种的投资者提供了保值和投资工具。如渣打银行的基本型汇利投资产品,涵盖了十余种货币。可自主选择一个基础和一个挂钩货币进行固定期限投资,并约定一个协定汇率,同时获得高于市场利率的收益率。投资期末,如果基础货币相对协定利率升值,则按协定利率以挂钩货币结算;如果基础货币相对协定利率贬值,则投资以基础货币结算。优势在于基础、挂钩货币和协定汇率都自主选择,缺点是卖出一个货币期权,有一定的汇率风险,实际上该产品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结构,需要对外汇走势有较准确的判断。

上一篇:银行理财产品火爆势将延续 下一篇:章筠:汇丰“一站式留学服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