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初中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时间:2022-10-08 03:48:55

谈谈对初中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摘要:初中阶段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时期,《义务教育法》和党的十都明确把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主要任务,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抓好后进生的教育成为当务之急了。只要并正确地面对后进生,对后进生多加关爱,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就一定会增强信心,充分发挥出潜能,走上进步之路。

关键词:后进生;成因;转化

我国《义务教育法》要求:“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十也提出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最新教育方针,《义务去教育法》和党的十都明确要求,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不是针对哪一部分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成为有用之才。只有全体学生都进步了,发展了,整个国民素质才能得到整体提高,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奠定最坚实的基础。义务教育阶段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时期,在义务教育的最后攻坚时期――初中教育阶段,能否促进全体学生的齐头并进,为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奠定基础,关键就是看如何转化这部分后进同学了,也就是大家说的“差生”了。

一、应该走出“差生”的误区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某些学生学习成绩差、办事能力差、实验操作差、身体素质差,甚至行为习惯差、思想品德差,顺理成章,这些学生就成了老师和我同学眼里的“差生”。久而久之,学生本人也就自然而然地会认为自己什么都差。从学生到老师都会失去信心。一旦学生步入“差生”之列,同学歧视,老师另眼看待,自己也就悲观、消沉下去,那可就真正成了“差生”,到最后学不好,有的甚至辍学,流向社会。

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这种“差生”观念必须要改变。日本教育界就大胆地提出,我们没有“差生”。十几岁的少年一切都在改变着,甚至一切都可以从零做起,都有再造的机会和条件。这就需要教师首先改变一种观念,敢于大胆地说“孺子可教也”。转化后进生对教师来说是最大的考验。我们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在教师眼里,一直应该摈弃“差生”这个概念,把每一个学生视为可教育的对象,用心去呵护他,感染他,引导他,才可体现素质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每一个方面”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才能真正做到诚心诚意地去转化后进生,走出“差生”的误区。

二、后进生成因剖析

后进生之不先进,其成因是多方面的,“非智力因素”欠佳是较为普遍且最主要的原因。据悉,北京某中学曾就智商与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过全面深入的调查。结果是,在一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中,有61%的学生是智商高的,另外39%是优秀智商并不高。后者之所以能跻身于优秀生之列,主要靠的是后天的努力,靠的是正确的学习目的。有90%左右的智力并不差,因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意志薄弱,从而产生厌学心理。据报道,中学生厌学率约为30%-50%。这种普遍的厌学心理妨碍着不少中学生积极性的发挥,造成一些学生学习掉队,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更有甚者,流入社会,走上歧途。这就需要加强学习动机、兴趣、意志等方面的教育来培植“非智力因素”。

除此之外,部分学生属于较一般学生,反映迟缓,思维慢,即“智力因素”欠佳,这类学生很可能因为答题慢,或作业慢而被过早地淘汰。还有诸如遭受挫折,受到歧视、冷落,心理等因素欠佳,或者被人误解,或意志薄弱,或缺乏自信,致使掉队落伍,划入后进行列。教育者要及时掌握其具体的真实情况去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三、后进生转化工作刻不容缓

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其性格的形成、智力的开发,尤其是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养成,都处在非常时期。他们的心理、智力因素等方面都是不定型的,都具备可塑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观察、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实践技巧等因素构成智力因素,综合在一起形成认识和学习能力;而动机、情感、兴趣、性格、自制、信念等非智力因素则起着对学习能力定向、启动、调节、控制、强化等作用。因而人们归纳出这样一个公式:学习效果=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

我们平时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多少学生因缺少学习动机而终日无所事事!有多少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自制力,缺少顽强的意志,不肯吃苦,整日随心所欲!还有多少学生因为对某些学科缺乏兴趣,甚至对整个学习缺乏兴趣,产生了逃学念头……。而这些因素正是产生差生的直接原因。那么要教育转化后进生,只凭单纯的补课和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不可能达到理想效果的。单纯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力等智力因素,只是让学生处在被动状态下接受教育,同样是远远不够的。针对后进生教育的根本应该是让他们内在的因素起变化,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会主动学习。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富有情感的乐学,加上顽强的意志,形成健康的性格,是根治后进生的关键所在。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意志 方法

动机 动力 结果

意思是说,先使之产生学习动机,加上顽强的意志作保证,就会产生无穷的动力,再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定会结出丰硕成果。

四、结论:后进生≠差生=可转化好的学生

我们应该勇敢地大声说:没有“差生”!后进生不等于“差生”,等于可转化好的学生。只要充分认识到义务教育阶段后进生转化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并正确地面对后进生,对后进生多加关爱,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让每个后进生在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就一定会增强信心,充分发挥出潜能,走上进步之路。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后进生的潜能,正确剖析出其症结所在,加之科学有效的方法培养,定会为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优秀人才,从而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

[2]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2012

[3] 张志强.积极情感效用论.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3

上一篇:化学课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探究 下一篇:浅谈中职生学习《彩色电视机整机原理与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