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成因探析

时间:2022-10-08 02:33:58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成因探析

A Study on the Causes for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Humanist Spirit Absence

Hai Lihua; Zhang Tao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西安 710077)

(Xi'an Aerotechnical College,Xi'an 710077,China)

摘要: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失落与重建,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为什么在当前生活越来越富裕的条件下,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失落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本文笔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作了分析。

Abstract: The absence and re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humanist spirit have become a hot topic for the humanists in academic circles. In new stage, our life become much better than before, why the absence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humanist spirit is an inevitable problem now, which is a question that we should consider seriously. In the text, the author superficially analyzed the problem in different aspects.

关键词:大学生 人文精神 缺失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humanist spirit;lost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264-01

0引言

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期,笔者经常看见师生关系不和谐、同学关系不和谐等案例发生在大学里,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失落成了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因此,高校教育界和学术界近几年来对人文精神的话题给予很大的关注。什么是人文精神?迄今为止,意见纷呈。尽管学术界对人文精神的看法不一致,但从根本上讲,笔者认为,认为人文精神实质上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精神,解释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的文化精神。

笔者对航空类院校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生成与发展变化进行过研究,了解到在大部分航空类大学中,学生有比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而感性思维能力不如文科类学校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比较严重,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社会转型期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勃兴给人们施展才能与宣泄欲望提供了很多的机遇与极大的动力,因此很多人活跃了起来,极力朝经济大潮涌进,谋求誉、钱、权。这是社会转型期,处在这个时期,视角单一、思维直接、思想单纯的大学生在精神上暂时迷失了方向,此现状为制造了一个非常不利于我国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社会环境,从根本上造成了我国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然而“透过历史的辩证法,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诸多恶的方面,但市场经济的确是培育现代文明意识的基地,‘自由’、‘平等’、‘公正’、‘自主’等人文理念其实都源于市场经济实践。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使得我国市场经济实践出现一些扭曲和变形现象,近年来,道德滑坡、物欲膨胀等,确有市场经济本身的影响,但更多的则是由社会体制转型造成的,而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步伐”[1]。

2教育模式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失落

我国的教育,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发展快速,它的成就非常显著。然而,我国教育的不足也是社会所广泛关注的。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被应试式的教育制度戴上了无形的枷锁,考试原本仅是一种手段来进行人才的选拔,但却适得其反地制造了保守、沉默、封闭、呆滞的一代。

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是用浓重的学术求知氛围培育出独立并且具有人性的文化气质和人文精神,然而事实上很多大学校园使人有压抑感与失望感。在人文精神的培育、民族文化的塑造方面,基础人文学科是及其重要的,然而,学校迫于实用功利的目的,迫于就业压力,很难重视起这一类学科。该现状危害特别大。为何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一直是我们所不放心的呢,原因就是这些方面的训练不足,这些方面的体悟不够,没有健全人文学科体系。

3科技、互联网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悄无声息的侵蚀着当代大学生,致使大学生的精神陷入空虚,更不要说人文精神了。

大学生的形象是创造的形象;是渴求知识、追求真理、追求美的形象;是自由的、动态的形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需要建立具有生命活力的自我价值及具有明确目的性的价值理想,而不可以只是沉迷于虚幻世界中,均应确立生命价值与发展方向。

4独生子女化与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缺失

当代大学生被叫做第五代人,指的是独生子女的一代人。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他们成了家里的唯一希望和指望,导致这一代人从小就无忧无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物质生活富裕,但就业的时候,工作难找,这就使他们在生活上呈现出浮躁、困惑和迷茫,感到孤独与空虚、于是他们在无路可逃时选择了麻木、沉沦,他们认为这样精神上可以少一点痛苦。此外,作为独生子女的新一代人,他们没有兄弟姐妹,没有了伙伴,除了书本,就是父母的告诫,导致内心的交流得不到满足,也越来越使他们陷入无端的心理痛苦之中,思想与心理处于迷失状态,人文精神更显得渺茫和黯淡。

鉴于当代大学生的该种现状,必须分成两步来解放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第一步,确认自身的精神存在与精神本质,叩问自己的生命意义。第二步,高扬自己的主体意识,恢复青年人自己的创造性品格,还原自己的形象,定位自己的人格。在这个问题上,现代人本主义哲学(存在主义也是一种人道主义),艺术、心理学、美学等社会科学要担当重任,要求大学生要自己去规范自己,以有意义的行动来肯定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寇东亮.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构建:理论前提与实践路径[J].延安大学学报,2000(3):21-23.

[2]张涛. 新时期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却是成因探析[J].西安航空技术高专科学校学报,2009,(6):17-22.

上一篇: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新探 下一篇:山岳型旅游地背包客旅游动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