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成功智力理论”在体育教学与评价中的作用

时间:2022-10-08 06:49:16

论“成功智力理论”在体育教学与评价中的作用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盛行的今天,各种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举不胜举。怎样将传统的“刺激――强化――反应”的课堂模式转变成为新课改环境下的“情景――体验――领悟――理解”的课堂模式,将传统的单一、肤浅、机械的评价转变成为多元性、整体性、过程性的评价;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迫在眉睫。本文就成功智力理论在体育课教学与评价方面提出了一些想法和见解,以便与广大同仁交流、商榷。

关键词:成功智力理论;体育课;教学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119

一、前言

成功智力反对以IQ为表征的传统智力理论,提出智力多元化理念和智力可变性的观点。它不包含非智力因素,也排斥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它始终与智力相对应。成功智力内因是成功的“根据”,它还有赖于外因,即非智力因素这个“条件”的作用,人的成功是由外部条件、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三位一体共同决定的。

二、传统教学理论与成功智力理论的比较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教学观(“刺激――强化――反映”)――传统的教学理论,它的特点是:1. 教学过程的机械性;2. 教学目标的单一性,完全以教学大纲为指挥棒;3. 学习角色的被动性。它强调重在如何教,而对学生如何学则缺乏充分的引导。要让学生具备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比如,如何发现问题、寻找需要的信息?如何听课?如何记笔记、整理笔记?如何总结知识?如何读书?等等没有做要求。

斯腾伯格(R・J・Sternberg)成功智力理论的教学观(“情景――体验――领悟――理解”),其特色是:(1)教学过程的生成性;(2)已知知识对行为的控制;(3)教学目标的全面性;(4)学习角色的主动性。它所提倡的是知识由建构获得,强调已知知识对学习的影响。

两者的区别在于教学的过程中究竟是教师放在第一位还是学生放在第一位;行为主义的教学观强调教师是重点,忽视学生的本体感受,是“灌输式”;而成功智力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推崇学生的自由创造,它侧重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在学习中切实地照顾到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是“互动式”。

三、成功智力理论体系在体育课中的启示

1. 成功智力理论体系的基础是“以人为本”

(1)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教师要把学生看成发展的人,也就是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应努力学习、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相信学生的确潜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其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完整的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同时学生与成人之间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条件和经历不同而使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体能、技能和特长方面各不相同、各有所长。(2)探索新的教法和措施,促进学生的发展。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淡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2. 以“成功教学法”为指导思想

(1)让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由于学生存在着差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比如,在跳高教学中,如果在同一高度来要求每一个学生完成练习,就有可能使一部分体质弱的学生遭到失败、失去信心。利用分层教学法教学,如设置不同的高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每当前一个练习成功完成,学生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产生向新高度冲击的信心,就促使学生以更大的愿望和意志去完成下一个练习任务。(2)教师给每个学生创造平等的机会。在体育课堂中,学生有差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对体育技术、技能的获得存在不均衡性,在教学中要针对不同内容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将任何学生都放在同一起跑线上,不能让学生在一开始就获得失败的体验。

3. “创新教学法”的指导思想

体育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活动的有效合作过程。“有效的合作”是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气候”和“土壤”。这种合作一方面表现为师生之间的合作,形成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质疑问难的“师生场”。教师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尝试运用发现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变式教学,发挥教师的向导作用,创造性地运用提问技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有利于学生产生稳定的探究心向和积极探究的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引导之下的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要在充分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运用讨论法、研究法等鼓励学生相互探讨、争论、交流思维方法,相互启迪,使学生的思维由发散而集中,由集中而发散。

四、运用“成功智力理论”构建体育课中的评价体系

“成功智力理论”评价体系的特点:1. 多元性,要充分调动不同的评价主体开展评价活动,而且也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创见的思想,特别是在有争议的问题上更要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能力,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2. 整体性,评价要关注学生整体、全面的发展,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每个学生都有其优势和弱势品质,教学就要“长其长、短其短”;3. 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和学生要形成过程性和动态性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开展评价,发挥评价的作用。针对体育课的特色,评价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 对体育教师的评价

(1)体育教师是否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成功智力的潜能

素质教育追求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的教育,其根本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开发学生的成功智力。成功智力的传授应当是体育课堂的重要任务,因为这种智力的形成和发展将一直影响到学生学校生活结束之后的现实生活中,这种影响是全方位的。体育教师应当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成功智力的潜能,充分利用体育学科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开发学生的成功智力。

(2)体育教师能否全面正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

由于学生个性、心理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学生所处的校内校外环境不一样,学生的兴趣爱好不相同,学生的智力潜能在学习之初就不可能充分发挥。一些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没有突出的表现,甚至成为了传统意义下的“差生”。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当全面正确地评价学生,不单以技术学习的能力来衡量,不简单地以学生分析性智力的高低以片盖全地下结论,而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同时对一些分析性智力较低的学生应给以特殊的关怀,多一些正面期待,以期取得“豪森斯塔尔”效应。

(3)体育教师是否充分理解和保护学生的个性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学生个性为代价来完成教学任务,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分析性智力的培养代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应试教育不同的是,素质教育追求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弘扬学生个性。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学生,尽管分析性智力较低,但是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意识。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应当给予充分的理解,保护这些学生的特殊个性,帮助这些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2. 对体育课堂的评价

(1)体育课堂教学是否有利于分析性智力的培养

有教育家指出:不论人们未来的职业选择如何,促进智力的一般发展总是教学的基本目的。这里的智力就是斯腾伯格所说的分析性智力。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对分析性智力的培养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也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按照成功智力理论,只有重视和发展认知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发展分析性智力。继承传统、开拓创新,我们应当依托体育课堂教学,从优化学生的监控机制入手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多元认知水平。

(2)体育课堂教学是否有利于创造性智力的培养

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人才的培养应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我们知道,中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是世界观和思想方法逐步形成的重要阶段。但是中小学阶段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还不具备发明创造的条件,因此体育课堂教学的任务应当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智力,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打基础。体育课堂教学应当充分结合体育学科自身的特点,加强体育思维训练,鼓励和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地“发现体育”,从而培养学生的成功智力。

(3)体育课堂教学是否有利于实践性智力的培养

实践性智力的应用则是将分析、思考的结果用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操作方法去加以实施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无形思想的一个物化过程,要有效地完成这一物化过程,必须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其发现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多为学生创造“动手”和“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用体育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在生活中“体验”体育、“享受”体育。

五、结语

体育教学与对学生评价方式的改变,可以说是一个系统、长远的过程,需要教师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纵观全局,充分协调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创设民主氛围,确保学生心理自由,采取教学技法,激活思维能力,运用人格力量,弘扬学生个性。惟其如此,学生创新之花,才能在体育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结出丰硕之果。

参考文献:

[1] R.J.斯腾伯格著,吴国宏,钱文译.成功智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李大春.中小学体育课程理念与实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张树军.评价一节体育课的几点思考[J].体育教学,2003(4).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学校 323000)

上一篇:改进物理实验 催生有效教学 下一篇:培养学生“绘图、析图、用图”意识,催生学习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