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精神病伴躯体疾病夜间观察重点及护理对策

时间:2022-10-07 11:32:26

老年精神病伴躯体疾病夜间观察重点及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64-02

[摘要]病情观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据资料显示91.4%老年精神病患者同时合并躯体疾病,且此类患者主诉能力低下明显,甚至有些就不会主诉,针对此特点,应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尤其在夜间,由于工作人员少,夜间的病情变化不像白天那样容易被发现,有些病人的特征症状在夜间也容易被掩盖而被忽视,同时危重病人夜间易发生各种危象,功能衰竭及死亡的亦多,另外,由于工作人员少,病房光线暗,患者在药物的作用下处于深度睡眠状态,这就给观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对我们的夜间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就要求夜间值班的护士熟悉和掌握患者的病情和所服的药物种类、作用、剂量及副作用,以便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关键词]老年精神病伴躯体疾病;夜间观察;重点及护理对策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文收集了60例60岁以上住院患者的资料,根据老年精神病人的生活特点,从生活、安全、并发症、心理等方面给实施一系列护理和观察,在住院期间未发生任何意外,在护理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本组:60例,期中:男,32例;女,28例。

精神病发病年龄:60~85岁,其中60~70岁30例,71~80岁18例,81岁以上12例。

发病原因:12例配偶去世,10例家庭关系不和,5例为子女就业问题,2例为长期焦虑,其余无明显诱因。

1.2诊断:14例为精神分裂症,8例为器质性精神病,5例为偏执性精神病,4例为双相障碍,3例为神经症,2例为癔症,余为老年性精神病。

1.3疗效:好转24例,显著进步21例,进步15例。

2生理生活

生活能力下降,睡眠时间减少,易早醒,睡眠倒置,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体弱,灵活性降低,全身脏器功能减弱。老年人体力减弱,灵活性降低,生活不能自理或生活懒散,需要别人督促或协助完成。

3环境

夜间光线暗,卫生间地面潮湿,周围躁声大,室内温差大,天气影响,工作人员走动,空气污浊,床铺的软硬,枕头的高低,自身因素。

4护理

4.1安全护理:患者年龄大、定向力差、意识模糊、药物副作用、活动受系限、地面潮湿、床位高,其它因素:悲观、多疑。

4.1.1坚守工作岗位,高度负责:夜间工作人员少时应加强巡视,尽职尽责,及时发现病情,及时处理,为抢救赢得时机;

4.1.2环境安全:老年病床应有护栏,地面无积水,病房内设施要固定,门窗要牢固,走廊无杂物,病房内无危险物品。

4.2跌倒:老年精神病患者易发生跌倒现象,导致软组织挫伤、骨折等严重后果,极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应采取以下措施:夜间增加柔和光线的照明灯、地灯,避免用日光灯,日光灯的闪烁对老年人眼睛有刺激作用,病区的走廊应安装扶手,洗漱间用垂直的扶手,病床不应高过50公分,应设立警示标志,卫生间、浴室应有防滑地板等,夜间起床最好让照顾者搀扶,遇到病人跌倒应首先观察病人的神志状况,观察着地时、部位是否有红肿、胀、痛、淤青等,立即行摄片检查,排除骨折情况。

4.3坠床:对意识障碍的老年人应加床档,睡眠中翻身幅度大或身体庞大的病人应用床旁椅加护,巡视中发现病人睡在床边缘时要及时护栏,让病人睡到床中间,以防坠床,必要时给腰部保护性约束管理。

4.4焦虑:焦虑是老年精神病人的主要心理障碍,他们担心自己的疾病康复,担心自己生病会不会影响子女的生活,为经济问题发愁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耐心接触患者,多行心理开导,让患者倾诉内心痛苦及所焦虑的问题,给予开导、鼓励,缓解精神压力及焦虑、紧张的情绪及心理顾虑,保持乐观情绪,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4.5高血压:老年人由于血管硬化,自身调节能力差,容易发生性低血压,同时老年人血压常凌晨值最高,易发生意外;对高血压患者要准确执行服药时间、剂量及用法,在服药期间出现血压异常,应及时与医生联系,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剂量,让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四处走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照顾,防止摔倒。

4.6肺部感染:以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最为常见;由于夜间休息时痰液稠,骤急,排痰功能差,以及大脑对呼吸中枢的调节功能下降,容易导致缺氧加重;

4.6.1对老年人肺部疾病患者要着重观察其呼吸频率、节律、有无呼吸暂停,喉部及肺部有无明显痰鸣音,观察口唇、指甲有无紫绀,吸氧要注意氧管有无脱落、阻塞,观察流量的大小,机械通气患者注意检查血氧饱和度,以及呼吸困难状况,出现明显呼吸困难时,首先排除呼吸道阻塞情况,吸出痰液,同时注意室温,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注意保暖,放止受凉加重感染;

4.6.2对于老年人夜间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或上腹部、背部、肩部疼痛,要考虑心绞痛发作可能,可先吸氧,若曾有明确类似病史的,必要时可先以硝酸甘油舍下含服,对于脉率低于50次/分或较平时变慢的患者,要注意脉率是否整齐、有无长时间间隙,考虑有早搏可能,可同时听一分钟心率,低于40次/分或有超过2秒以上间歇的应注意观察神志、血压,若患者出现夜间不能平卧或睡眠中因胸闷、憋气等患者,要考虑有心衰可能,应该给患者端坐位吸氧,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若发现呼吸停止,脉搏摸不到或血压测不到等情况,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组织抢救,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

4.7窒息:窒息发生时常表现为张口膛目、欲咳不能、无法呼救、颜面由苍白转为紫绀,继之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双眼大睁固定,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窒息发生后应立即术者站立在患者身后,双手臂环抱患者腰部,一只手握拳(将拇指握在手掌)置于腹部肚脐上方与剑突下方中间位置。另一手抓住所握拳头,肘部张开,用快速向上的冲击力挤压患者腹部数次,异物即可吐出。或放低床头或将患者俯卧于床缘上头低于45~900C,头偏向一侧,拳击背部,迅速用压舌板撑开口腔以手指抠出异物、液体,如呼吸停止,应立即用12-16号针头在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之间,男性患者于喉结下穿刺进入气管,争取时间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取出异物;窒息急救缓解后,立即给予氧气吸入3L/min,必要时给予负压吸引器吸出残留在口腔中的食物。安慰患者,缓解其恐惧心理,密切观察呼吸、神志的变化。

4.8心理护理:老年精神病患者无自知力,多被动,常伴有心理变化,夜间睡不着常会胡思乱想,护理人员应给予心理干预,以诚恳的态度,通俗易懂的语言及合适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接触沟通,生活上多关心患者,满足一切合理要求,必要时请医生处理。

5讨论

(1)夜间巡视应严格按等级护理进行,老年患者病情变化多变、复杂,不能认为睡眠时安静就是安全的。

(2)巡视时要做好陪护的教育,对记忆差,可能会发生忘记服药或服药时呛咳的患者,要检查药物是否服下,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解药物治疗的作用、服药时间及注意事项。

(3)护理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对病人的病情变化做到心中有数,在抢救过程中才能取得主动,赢得抢救时机。

上一篇: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大的危险因素及护理 下一篇:情景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