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时间:2022-10-07 09:06:44

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摘 要】 文章以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潮为参照,分别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和社会建设三个层面,肯定了生态社会主义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借鉴及超越意义,对理解当前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 生态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启示

生态社会主义是西方发达国家于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一种社会思潮。它把克服全球生态危机和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结合起来,提出独特的经济发展观、政治发展观、社会发展观和文化发展观,从而在当今西方政治思想舞台上独树一帜。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一起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尽管生态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有着原则性区别,但它谋求一种新的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

1、经济发展上:生态计划经济的第三条道路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除了市场经济和中央计划经济,还有第三条道路。格仑德曼提出,“传统社会主义主张消灭市场、货币和国际交换的观点是不现实的。主张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折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相互作用的生态计划经济。”[1]这种经济模式强调国家计划及其调节,但不排斥个人在生产生活领域的自治与自由和对现代经济运作手段(如市场)的利用。20世纪90年代的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南北两极分化趋势的加剧,小规模、分散化的经济是不现实的。[2]比如,让发展中国家实现零增长或不发展,在南北两极分化严重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无异于置其于死地。因此,主张以满足人的需要(而不是利润)为目的的经济适度增长。

2、政治上:经济、政治、生态相统一的新型民主政治体制

在政治方面,生态社会主义者主张在经济、政治、生态相互统一的基础上实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分散化与整体化相结合、区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新型民主政治体制。在某种程度上承认国家或类似的组织在经济与社会管理中的必要性,未来的社会虽然是民主的、非集中的,但不可能是完全分散的、地方自治的。在这种政治结构中,基层民主和参与民主是重要的,与此同时,国家将长期发挥社会生活管理的作用。

3、社会、文化上: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的新的生活方式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才能从受支配的异化劳动和异化消费中解放出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每个人都有个人的自由、平等、身体健全和自决的权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人们的这些权利变为现实。因为社会主义能够通过有助于个人解放和发展的社会凝聚力和社会生活,使每个人在社会的舞台中自觉地团结、自愿地合作,充分地发挥个人的能力,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在新的社会生活方式中,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工作时间,劳动成为自由自主的活动,每个人都能将劳动与快乐、劳动与自我实现结合起来,挖掘自我的潜力,充分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工作的快乐。

4、生态文明建设上:新的、绿色的社会主义社会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无限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化的结果。资本主义本身不可能解决生态危机。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以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的社会变革,才能建立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在资源占有和利用上保持社会公正的生态社会。由于社会历史原因,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劳动异化,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3]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保持适度增长

党的十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所谓封闭僵化的老路是指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照搬苏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而排斥商品市场经济的作用,集中过多,管得过死。我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逐步明确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并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4]

在经济新常态下,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既是人们的理性选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高速度的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但也有许多不足。从历史经验上考察,我国很早就在积极探索正确处理“好”与“快”关系。上个世纪50年代就曾提出过“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但在“多、快、好、省”并提、兼求的情况下,实际上却往往出现以“多、快”挤掉甚至于牺牲掉“好、省”的结果。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六大,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更加具体明确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是“快”的前提,“快”是“好”的必要条件。把“好”放在首要的、决定性的位置,以“好”来统领“快”,坚持“好”中求“快”。这不仅仅是词序的变化,蕴涵着科学发展的理念。党的十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5]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夯实民主政治的群众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范畴。党的十提出,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利的重要方式。这有利于保障公民对政治权利的充分享受。

上一篇:传承与创新:王阳明对西南民族地区的经营及其影... 下一篇:信仰食物:祭品的神性“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