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初探

时间:2022-10-07 07:10:58

新课程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初探

地理课作为交叉学科,它的教学内容和生活联系的最为紧密,按道理讲应该是学生最为喜欢的科目,但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这主要是因为老师在教学中总是担当“主角”,热衷于“满堂灌”,课堂活动的大部分时间是老师在“不遗余力”,学生只能无奈地沦为“听众”,学习往往处于极其被动的状态,加之所讲的知识很难理解,从而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地理老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不断地变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艺术,把死课本变成“活”课堂,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地理课堂变成展示学生自己的舞台,也让地理课变成学生喜爱的学科。

一、精心设计导语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要导语设计好,就能使学生对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作为地理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状态。例如,在讲授“时区和日界线”时,先简单地讲一个小故事:一艘轮船在太平洋海域由西向东航行。一孕妇产下一女婴,时间是2001年12月31日11时30分;25分钟后又产下一女婴,时间是2001年12月30日11时55分,为什么姐姐却比妹妹小了呢?难道时光可以逆转?今天这节课,就是要揭开这个奥秘。经过这样的导入,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课堂处于活跃的气氛之中,教学效果良好。

二、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而是要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设疑导思,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地球偏向力的时候提出,长江两岸是否对称?如不对称,哪一岸陡,哪一岸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讲风蚀作用时,提出为什么开封北城墙的砖上会有许多洞穴?在讲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时,为什么仙人掌那么多的刺?为什么骆驼刺的根系那么发达?使学生产生一种迫不及待想知道答案的心情。“欲知后事如何”,就必须全身心投入,积极思考,从而激发了学生十分强烈的学习兴趣。这些“问题情境”的设置,使学生在认知兴趣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教师的指导,最后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使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继而又产生新的求知欲。

三、适当穿插时事新闻

现在的学生对国际国内的大事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适当穿插一些,并作适当的评论。例如,在讲“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时,就可以穿插一下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让学生明白这次大会就是环境管理国际合作的具体体现。并让学生明白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之所在。在讲“湿地的干涸和保护”时,可以穿插一下云南省洱海填湖建别墅的情况,让学生充分理解湿地面积的减少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四、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引入竞争机制

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具有互、交叉性、团队性的特点,对学生的认知活动和个性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它适合对一些有争议、有疑惑的问题以及有创意的设想进行研究讨论,各抒己见,发挥学生集体智慧,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共识。并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充当幕后的导演,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所以课堂活动就成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最好方式。例如在讲授“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时就可以利用课堂活动让学生“动”起来。教学设计上首先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设计了小组擂台赛的形式,题目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必答题答对得1分,答错不扣分;抢答题答对得1分,答错倒扣1分。这样既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和热情,又能体现新课程中的过程性评价理念。

五、开展第二课堂,强化社会实践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可成立课外活动小组,针对性地布置课外作业,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把学生带出校园到临近的工厂参观,注重开展第二课堂,力求把课本知识寓于各种活动中,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如在讲授《亚洲季风气候的成因》时,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入手,事先按不同任务安排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观测一天内沙子和水在早、中、晚三个时段的气温,通过仔细观察沙子和水的温差变化,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为教学亚洲季风气候的成因设下铺垫,也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上一篇:教师如何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 下一篇: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三前移”模式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