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文四段式教学法

时间:2022-10-07 06:59:09

英语课文四段式教学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实效性,这是高中英语课教学改革追求基本目标。因此,现代英语课堂教学应变“授”为“学”,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学得生动活泼,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并使学生有自己支配的时间,以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在英语课文教学中采用了“阅读——讨论——讲解——练习”四段式教学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一、阅读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主动汲取知识,摆脱依赖教师的习惯,培养阅读、理解和自学等能力。

1.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实验开始阶段,要指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在阅读课文时,要一气呵成,最好不停顿和复读。(2)控制不读出声,不摇头晃脑,不用手或笔指点着词句阅读,逐步摆脱心译而直接理解课文的段落大意和中心内容。(3)不要一遇到生词就停下来查词典,而要通过课文的上下文或构词法等方面的知识快速判断该词的涵义,以便更快地了解课文内容,加快阅读速度。(4)不要以单个的词而要以句子为意义单位来理解。

2.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内容提出A、B、C三个级别的问题,A级题是记忆性的知识题,如词的释义,词的搭配和句型等,以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B级题是有一定灵活性的题,如归纳段意,是非判断等,以检测学生对课文整体、部分的理解。C级题是有一定难度的题,如把课文内容概括成一两句话,简述课文,回答综合性、推理性的问题等,以检测学生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阅读时,对与理解无关或关系不大的词句或段落需要粗读,掌握内容就行了;对与理解有关的地方需要精读、细读,以获取正确的信息,运用有关的知识。

3.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迅速阅读课文,并根据教师提示的时间记录各自的阅读速度。

二、讨论

在学生阅读了课文之后,教师要就提出的A、B、C三个级别的问题进行提问,对存在疑点的问题,组织大家讨论。学生通过阅读,各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能不同,学生的问题也可能有差异,同一问题,彼此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就会产生不同的见解,因此,要让学生就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议论或讨论。各抒己见,切磋琢磨,求得正确的结论。这不仅能开阔学生的思路,发展智力,掌握知识,还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启发、引导和解惑。有时,也可根据需要,由教师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教师要把握好讨论的时机,时间要安排紧凑,使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对讨论中的各种不同意见要分析比较,及时作出明确的处理。

三、讲解

讲解应以大纲为依据,以课文内容为线索,以学生在阅读、讨论中提出的疑难为重点。讲解要力求明确,解答问题准确,难易程度适当,要充分体现针对性、启发性、双向性、鼓励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讲解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语言不离实践。讲生词时,要与课文紧密联系,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来领会词的用法与确切含义;讲难点时,要采用化繁为简,化长为短,化难为易的办法来处理。

讲解不能面面俱到,要坚持精讲的原则。精讲不等于少讲,精讲就其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而言是一个内容、质量方面的概念,而不是一个时间、数量方面的概念,是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精当、严密、透彻的讲解。如miss后接动名词作宾语,不可接不定式作宾语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如果就题讲题,学生就不会有一个完整、系统、准确的了解,这时教师就要对中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只可接动名词作宾语的动词和短语进行归纳总结,对比练习,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理清思路,使其完全掌握,直至融会贯通。

四、练习

一篇课文,从字词到语法修辞,从表达方式到篇章结构,从选材到体裁,知识点很多,而且很重要。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善于在众多的语言信息中找出教学的主要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注重能力培养。要对课文所提供的语言材料能动地加以发挥、扩大和活用,努力创设语言环境,提供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用于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念。

教师设计布置练习要针对知识掌握和能力表现的薄弱点,有的放矢。要针对教学中尖子生比例小,中差生比例大的客观实际,努力做到兼顾集体和个别,分层次有侧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收获,都能提高。练习要兼前顾后,通盘考虑,适当取舍。一个练习过学生又掌握了的知识点,即使在本课中是重点也要舍去,切忌不必要的重复。练习的设计还要形式多样,灵活多变,具有新颖感、趣味性,以增强练习的效果。练习的一个功能就是诊断功能,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才能了解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准确获取反馈信息,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补救。这要求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是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可事先设计一些备用的机动的作业以便加以补救,达到预期的目的。

阅读是了解教材的过程,是课文教学的基础;讨论是理解教材的过程,是课文教学的关键;讲解是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过程,是课文教学的手段;练习是应用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是课文教学的保证。四者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

四段式教学法运用在一节课中,各段的时间划分大致为:阅读10分钟,讨论5分钟,讲解20分钟,练习10分钟。运用在一篇课文中大致为每个步骤一个课时。但是,四段式教学法不是一个死板的模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程序,它只是一种基本的教学形式。在实践中应区别不同情况,灵活运用。

上一篇:物理教学中开展对学生的科学方法教育 下一篇:计算机网络风险与安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