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误读现象探析

时间:2022-10-07 05:12:02

媒体误读现象探析

在新闻产生的过程中,事实始终是唯一的,但不同媒体对新闻的解读经常迥异。有入木三分的洞悉,也有轻描淡写的提及,但无论怎样解读,媒体要坚持的底线是尊重事实。那些背离新闻事件真实性本质的解读,即为通常意义的媒体误读。这种媒体误读,包括客观上媒体由于信息采集与印证能力不足而造成的无意偏差,也包括主观上媒体基于某种利益追求而制造的有意偏离。总的来看,媒体这种客观上的无意偏差和主观上的有意偏离可以界定为三种误读,即无奈的误读、无德的误读和无知的误读。

无奈的误读

在众多媒体误读现象中,有一种表现为媒体报道基本属实,但必须无奈地承担所谓的“误读”责任。引发这种误读的原因,通常缘于一些政府机构利用媒体“政策气球”。当某项涉及民生的政策规定之前,一些相关部门向媒体透露一些信息,借媒体这个窗口试探民意,然而媒体根据这个权威信息来源据实报道后,如果引发的公众情绪超过决策部门的预期,这时先前故意透露信息的相关决策部门则会立即收回口风,声称那是媒体“误读”。如2010年9月10日,国新办《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引发“延退”话题热议,网上一项关于“你支持推迟退休年龄吗”的调查中,20万参与投票的网友中,有92%投了反对票,①最后此事以人社部官员“是否延长退休年龄还在研究”作结。中国社科院孙旭培研究员认为:“‘决策气球’是在政策问题已形成、有一定的政策诉求后,有关部门在考虑相关政策制定与否、该如何制定时,尽可能广泛地听取舆情民意的一种试探性方法,具体是通过新闻媒体传播有关信息,以激发利益取向不同的公众参与讨论,各抒己见,建言献策。”②除了政府,其他个人或组织也经常利用媒体的工具属性进行放风,以试探广大民众的接受程度。

媒体何以默默地承担这类误读的责任?一是这种“责任”无人深究,最多在事发时被受众抱怨而已,事情过去就跟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二是多数地方媒体与政府部门同是社会有机体的组成部分,通常互有所求,一旦追究到底是哪一方“误读”必定没有好结果。③

从一定意义上说,“决策气球”是我们这个社会健康前行的必需品,因此我们不能否认“决策气球”在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媒体遭遇“决策气球”后的无奈,以及忍受这种无奈所带来的公信力损失。针对这种无奈的误读,媒体人不应仅停留在期待广大受众的谅解与理解层面,而是应从自身出发,根据现实情况采取更为合理的传播表达方式。如对于此类新闻,媒体自身要提高鉴别能力,采取多源采访、平衡报道、客观记叙、主动选择合适的时机澄清等方式。

无德的误读

如果说媒体被决策部门利用出现的一些误读是一种可以理解的无奈,那么带有功利性的报道偏差则是让人无法容忍的无德行为。媒体无德的误读,指的是媒体在新闻传播中违背新闻职业道德,以误读为手段以实现某些目的。也就是说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从而获得目标市场,在信息传播中带着强烈的主观目的蓄意曲解、随心所欲地“刻意误读”被报道对象。

在众多媒体误读中,这种功利性的媒体误读表现最为突出,对社会伤害极大。如有学者指出“圣元奶粉事件”就属于媒体主观误读导致的全国关注的事件。媒体以“武汉三女婴疑食用同一品牌奶粉致性早熟”作报道,标题以不确定性语气表达,似乎表明媒体的慎重,实则有主观误导受众之嫌,在卫生部公布“圣元乳粉疑致儿童性早熟”调查结果后,媒体依然声称家长对检测结果充满不信任。④媒体对整个事件报道的叙事立场给受众播下了怀疑的种子,主观营造的官民对立的气氛使政府部门再次遭遇信任危机。

再来看2009年4月4日,义乌市香山路劳动力市场前的施粥摊按原计划停施,很快就有媒体以《“施粥摊”的业务本该政府管》、《“看得见的手”该助施粥摊一臂之力》等为题进行解读。这类事件如果照实报道,本是一则十分简单易懂的新闻。却恰恰因其平实无趣,无法吸引受众眼球,因此媒体便制造话题、营造卖点从而迎合受众。

媒体无德的误读,实则是一种功利性误读。这种误读背离了媒体的新闻自由理想和新闻职业道德操守,使广大受众失去了对新闻事件真相取舍和价值判断的客观标准,在侵犯受众知情权的同时也降低了媒体自身的公信力。由此引发媒体这个公共平台话语表达能力的衰弱,甚至可能引发公众的不良情绪,进而激起社会矛盾。

无知的误读

还有一种误读,既非媒体主观故意制造,也未被“政策气球”所利用,而是因新闻人自身的职业素养问题引发的知识性错误解读,姑且称为无知的误读。这种误读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社会分工愈发精细的时代,新闻事件的复杂性让新闻工作者难于应对;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新闻从业者尽管具备了一般媒体从业者的素质与功底,但在碰到专业性较强的选题时,往往在意识层面简单利用常识代替专业理解,从而引发误读。

这种媒体误读也比较常见。如2010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下发《关于中国名牌产品有效期满后标志使用问题的通知》,一些媒体将此解读为今后我国将禁止使用“中国名牌产品”标志,而国家质检总局很快出来澄清,从未说过“中国名牌产品”标志要禁用,相反,正在研究并准备重新启动中国名牌战略,同时要对评选机制做一些改动和创新。⑤可以看出,记者对我国商标体系不了解,再加上没有对国家相关部门进行深入采访,因此错误地解读了相关规定。

如何规避媒体误读

媒体误读背离了新闻传播的真实性,严重违背了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则,因此,无论因何原因,媒体都不应出现误读。

本文所列举的三种媒体误读,无奈的误读可以通过提升媒体辨别“政策气球”的能力,改善尴尬的传播处境;无知的误读也可以通过提升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来加以改观。对社会危害最大的就是无德的误读,这种违背职业道德的误读不仅传播了错误信息,使媒体公信力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破坏了整个信息传播环境,违背了信息传播准则,因此媒体应该警醒。无知可以学习,无奈可以理解,无德则应该被现代媒体所抛弃。

媒体作为大众话语表达的公共平台,应该准确地转述权威消息、多源核实和平衡报道,提升职业规范执行力,从而避免各类媒体误读。

注释:

①赵洪杰 李辉盛:《10万网民激辩延迟退休》[N],《南方日报》,2010年9月15日

②梁恒:《盘点2010年里误读与被误读:揭开新闻背后的真相》[J],《半月谈》,2010年第24期

③④张芹:《传媒功利性误读意欲何为》[J],《新闻实践》,2010年第10期

⑤杨滨:《质检总局:禁用“中国名牌产品”标志系媒体误读》[N],《北京晚报》,2010年7月18日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上一篇:主流媒体的好声音 下一篇:怎样理解“食不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