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10-07 04:44:38

高职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高职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文章以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就该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从中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提高高职学院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职 精品课程建设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A

精品课程建设是衡量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标杆,它结合网络平台为广大高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是高职学校培养高等人才的途径。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宁夏高职院校中第一批国家骨干院校,作为宁夏高职院校的代表,在精品课程建设上起引领示范的作用。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加之精品课程建设本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精品课程的作用和影响力日渐衰弱。

1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1教师资源整体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

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直接决定了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然而,我院的有些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只是为了应付精品课程的申报,一旦精品课程审批通过,建立起的教师队伍便会随之解散,并没有实际效力。

加之我院的发展时间较短,导致师资力量不足,所以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勉强进行推行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精品课程质量难以保证。师资力量不足主要表现在学科中现有师资人数不足、师资过于年轻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双师型人数不足、企业技术人员教学指导受限。

1.2教学资源单一化,未达到资源共享、资源更新

我院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课件,习题等基础教学资源已建设齐备。但是在这多媒视听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些单一的基础教学资源已不能吸引和满足现今的学生。学校同一专业体系下的精品课程都未达到资源共享,而且与其他学校相关精品课程的无链接。自精品课程的资料上传后,资源很少去更新。通过对学院87门精品课程网站的调查,只有9门精品课程网站资源陆续有更新,其他的精品课程网站资源不是更新较慢就是基本无更新,如图1所示。

图1:两门精品课程建设

1.3精品课程网站利用率少,教学与使用脱节

自我院13年精品课程申报完成后,我院教务处在对13年申报的21门精品课程进行了中期检查中发现,精品课程网站的利用率只有10%。精品课程网站利用率低原因是多方面的。(1)精品课程建设者没有理解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2)课程网站在教学中未使用,课程变成了摆设,纯粹为了评而建,而不是起提高和带动作用;(3)课程设计与资源未满足学生的需求,不能吸引学生;(4)学校的重视和管理不够,导致精品课程网站的利用率增速不明显。

1.4缺乏评价体系与监督机制,精品课程的后续建设停滞

精品课程建设完成之后,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有没有得到提高,精品课程建设的是否成功,这方面评价体系与监督机制很欠缺。目前我院精品课程的评价方式仅停留在对作业和考试上,不能达到评价的多元化;同进学校对精品课程的监督机制也不够,无法让精品课程成为“精品”。

学院在申报精品课程阶段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精品课程,应付各种检查,资料的调用,当精品课程结题后,课程建设就停滞不前,不再重视与管理,课程建设不能与时俱进时,如何才能作为精品课程,引领其他课程,如何能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

2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的策略

2.1加强教师培养,充分发挥教师的整体优势

解决师资结构问题,首先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升高职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其次,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青年教师应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掌握企业最新的技术和发展动态;再次,应加强与企业合作力度,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给予适当培养,使之掌握课程教学技巧,最大限度将企业技术转移到课程教学中,使企业兼职技术人员成为课程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

充分发挥教师的整体优势,对教师资源按照年龄、专业等进行合理配置,选用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储备量大的教师,还可以任用企业专家对学生开展针对性教育,将学校教学和企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精品课程的开展,加强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定期组织教师开展交流会,共同探讨精品课程的建设问题,最大限度发挥团队的作用。

2.2丰富资源,达到资源共享

现今是一个信息多媒化的时代,教学资源就不能仅限于文本、PPT 的形式,而要以多媒体视听方式如动画、视频、音频、虚拟场景和项目、工学一体的项目和案例等来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以便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去年学院启动了微课项目,一方面响应国家教育部政策,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另一方面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视频资源,短而生动的视频、动画有利于学生通过移动设备去自主学习。

目前我院还启动了专业资源库建设,为学院提供丰富、直观、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并通过各种媒体形式、多种呈现方式,进行设计开发、组织、管理、辅助教育者进行专业教学,推动学习者自主学习,主要包括媒体素材、教学课件、案例库、试题库和文件资料等。现在我院专业资源库建设已很好的解决了精品课程孤立的现象,达到了一个专业体系下的资源共享。

2.3加强课程推广,提高精品课程网站的使用

精品课程建成后,只要是上这门课的教师都要参照这个精品课程的课程资源,课程目标、内容去教学,要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使用精品课程网站,改变教学模式,以网络辅助、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学生而言,丰富的网上资源、新颖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激发其对课程的热爱与学习。因此,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措施与政策,如对老师的网上教学和答疑进行工作量的认定,对学生网络学习的学分进行认定等,以鼓励教师利用精品资源共享课开展教学,从而促进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实现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改革。

其次,精品课程网站需增设学生以及教师优质教育科研成果展示版块,鼓励学生、教师利用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将自己的学术成果展现给他人,提高学生对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的关注度,提升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使用率,同时还积累大量优秀的作品与案例。

学院以“特色”和“精品”专业课程推荐给其他学校,来体现我院教学质量。教学资源的多重利用,学校针对他校的利用可以采取收费,来达到赢利的效果,同时达到精品课程宣传与推广的作用。

2.4加强评价、监督机制,提高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精品课程的评价是衡量这个课程和网站建设是否成功有效的尺子。然而这一块却恰恰被教师和学校所忽略的。精品课程的网络化使得它与以往的普通课程有所不同了,评价它的方式也应该由作业、考试转变成网上讨论、网上作业、小组成果、课堂表现等。

精品资源共享课并不为一时的评审通过,而是一个长期共享使用资源的过程,在资源上要不断地更新,要有教师在线进行答疑,从而充分发挥网络教育资源的优势。因此,学校应重视课程的后期维护管理,配套维护的经费和人员,并对课程共享利用率进行监督。对于评审之后使用率不高的课程,应及时督促整改,而对于经整改后使用率仍然不高的课程,应取消其称号。

总之,高职院校要明确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要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促进本校教师队伍的优化,促进转体系和课程的改革,促进立体化教材建设,促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促进师生交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启发、带动和引导作用。

3结语

精品课程建设逐渐趋向专业资源库的建设,为了加快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能够为学生、教师以及其他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资源,能够带动其他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变,提高教学质量,由此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基金项目: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课题(项目编号:GS2013-24)。

参考文献

[1] 赵琼.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探析[J].科教导刊,2015(1): 23.

[2] 李仕友.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

[3] 邓云川.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4).

[4] 张甜.高职学院精品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以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5(2).

上一篇: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下一篇:反思教学在中学语文实践中的有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