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

时间:2022-10-07 03:22:56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

【摘要】在我国公共部门的机构中,事业单位是其中之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市场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事业单位改革相对而言遭到忽视,出现了严重滞后的局面。事业单位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关重要。在国有企业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已深入进行并取得积极进展的今天,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具有相当重要的紧迫性。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对策

1.事业单位财务改革内容

财务管理是单位管理工作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是组织资本运动处理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内容是财务管理对象的具体化,对象是组织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即资金的循环和周转,是由组织资金运动的内容所决定的。财务管理的内容就是组织资金运动各个具体方面及体现的经济关系。事业单位的目标是事业的发展和事业单位的生存与发展,根据事业单位资金运作特点,资金运动的具体表现通常有资金的筹集、资金的投放、日常资金的营运及收益的分配等四个方面。

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讲求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需要,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只有充分调动各个事业单位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应有开拓进取精神,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才能开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因此,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财政政策,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保证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这些对规范事业单位财务行为,促进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都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不足

在事业单位各项改革积极推进的今天,在现阶段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尚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探讨和研究。

2.1思想观念方面

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只是停留在工作而论工作比较表面的层面上,没有真正把事关社会稳定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加以研究和探索,致使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严重脱节。信息化管理是组织内部管理的发展趋势,然而在兼容性方面,不能够满足财务管理全程监控的要求,浪费了相当大的人力和物力。

2.2人员素质方面

财务管理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职业道德的理论知识,掌握有关会计法律法规,熟练掌握和正确应用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做到依法理财,照章办事。加强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关键是企业负责人,会计诚信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负责人的职业道德高低,必须对单位领导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以便其更好地掌握会计法规。

2.3法制建设方面

随着改革的深化,会计法已经难以适应宏观经济调控的要求。会计法对建账程序和要求的规定比较原则,处罚措施不够明确具体;财会人员的监督职权在实际工作中难于行使,法律和有关管理部门应当为会计人员依法行使监督职权提供更为有力的保护措施。

3.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促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改革,从树立全新的管理新理念出发,完善监控体系加强内部控制,推进法制建设的进程。

3.1树立全新观念

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要想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就必须及时进行知识的更新。在市场经济中理财,只有先更新观念,才有可能理财制胜。因为新观念会带来新思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者应当抛弃陈旧的观念,树立起新的现财观念。竞争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带来了活力,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财务管理工作者,必须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强化财务管理在资金的筹集,并在竞争中不断增强承受和消化冲击的应变能力,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我国事业单位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前提之下,又注重兼顾自身的经济效益。财务管理工作者在日常的财务管理活动中,必须牢固树立经济效益观念,尽可能降低成本,开源与节流并重,实现效益最大化。为了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财务管理工作者必须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特别对外应加强与财政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等的联系,以便在工作中得到他们的理解和配合。机会成本是指组织选择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将财务管理工作与事业单位经营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关注市场动态,整合事业单位的各种资源。重视全面预算控制,实行事前预算动态实时控制,以实现事业单位价值最大化。

3.2加强队伍建设

应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者的从业门槛,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对无会计证和新上岗人员,必须参加会计证上岗培训,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持证上岗。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硬性措施,选派思想素质好的人员充实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队伍中。应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者的职业培训和后续教育,使财务管理工作者熟练掌握各基本环节的规定和要求。事业单位的财务主管部门应制定全员轮训计划,进行知识更新的后续教育。提高会计工作科技含量,对各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进行检查、验收、考核和评比。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要求财务工作者不但要精通财务知识,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学习以提高业务水平。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的同时,增强财务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财务制度落到实处。

3.3强化预算管理

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应该包括全面的预算管理和有资格的审计人员的及时审计。在财务信息化的平台下,使财务工作从事后核算向事前预算、事中控制、核算及事后分析有效连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为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合理调整财政职能,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从改革预算编制方法着手,逐步拉开了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帷幕。建立起部门预算的基本框架,初步打破了基数的概念,将部门支出划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部分,全面推行。基本支出按定额核定,按轻重缓急排序,将建立起一个把所有支出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推行政府采购的公共财政管理框架。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后,财务管理的内容将更加丰富,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加强和深化预算管理,及时总结预算执行结果。

3.4加强会计核算

夯实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核算,强化财务管理的基础。把好外来原始凭证第一关,凡需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的原始凭证都先由稽核员审核,并加盖章。凡经稽核员审核并加盖“合格凭证”的原始凭证,如被财政部门和其他政府监督部门查出为不合格应有稽核人员负责。

加强收款票据管理、把好自制凭证第二关,要规范填写票据,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字迹清楚,要严格做到销号,对已经开完的票据要及时销号,防止票据丢失。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把好会计核算第三关。事业单位虽然不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支出分类项目细,同时明确会计岗位责任,把好会计核算关。要重视人才,选用原则性强、素质较高的财会人员上岗,不乱挤乱列各项支出,其所受到的处罚应由财会人员承担。规范凭证流转程序、把好内部牵制第四关。规范凭证流转程序,使财政部门对单位的财务监督从事后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对加强财政监督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4.结语

事业单位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希望本文能够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型会计模式,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构建公共财政模式以及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使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取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瞿凤仙.浅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0,(23).

上一篇:多绳摩擦式提升机换绳新工艺的应用 下一篇:镶嵌,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