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时间:2022-10-07 02:06:19

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摘 要】 文章在总结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模型,由管理绩效、经济绩效、运行绩效三个方面共11个指标组成。运用层次分析法,借助yaahp软件的群决策功能,请10位专家进行打分,采用加权几何平均法综合计算各指标的权重,为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内部审计; 绩效评价; 层次分析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对内部审计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9 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第十八条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应通过持续和定期的检查,对内部审计质量进行考核和评价;第二十一条要求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按照组织适当管理层的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实施外部评价制度。虽然准则早有相关规定,但是一直没有颁布通用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标准,这给实际操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一、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内涵

绩效是一个使用范围比较广泛的词,它指的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实现该活动结果的效率,以及该活动产生的效益。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不再只有传统内部审计差错防弊的职能,而是越来越注重为企业管理服务,增加企业的价值。因此,内部审计的绩效是企业必须要重视的。对企业内部审计的绩效进行评价的,可以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也可以是政府部门或中介组织,甚至该部门内部也可以对其自身工作绩效进行评价。

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是一个专业程度很高且综合性又比较强的部门,对其工作绩效的评价,需要构建一个科学的评价模型、选取全面具体的评价指标、运用适当科学的评价方法,评价过程应当客观、公正,对内部审计的效率、效果、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使之能够更贴近企业管理者的实际感受,并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完善和发展(黄国成、张庆龙,2011)。

二、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一)评价模型的设计原则

构建科学的评价模型、选取有效的评价指标是进行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基础。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模型需要反映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建立模型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对内部审计绩效的评价主要涉及哪几个方面。应当注意的是,对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分类,与影响内部审计绩效的因素是不同的,两者不能混为一谈(聂兴凯、张庆龙,2011)。其次,对大类别进行细化,再细分成小类,或者直接选取有效的指标来进行支撑。指标的选取要抓住重点,要能够说明其所属大类的特点。指标的选取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

1.重要性。现代内部审计的职能有了很大的延伸,不再只是差错防弊,因此对内部审计绩效的考核角度和方面也变得复杂和多样。在选取评价指标时不能面面俱到,而应选择比较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关键指标,使绩效评价工作更加简便易行。

2.可操作性。绩效评价指标所用的数据和所包含的信息必须是可以从企业内部或外部公开的统计数据获得的,指标的计算应具有可靠的评判标准。如果绩效评价的指标不具有可操作性,绩效评价模型就变成了漂亮的空中楼阁,毫无实际价值。

3.可比性。评价指标不仅能在一个企业中运用,还应在各行业普通企业中实现应用,这样绩效评价才具有横向可比性,各个企业之间的内部审计工作可以进行相互比较,单个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绩效也可以与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有助于企业改进其自身的内部审计工作。

4.可量化性。在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都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定性指标一定要进行量化处理,如采用“5、4、3、2、1”的赋值评分法代替“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评分方法,就比较容易计算平均得分。若是定性指标采用大段文字描述的话,不但会影响绩效评价的效果,也会降低其与同行业其他企业进行比较的可比性。

(二)评价模型的构建及说明

本文从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出发,首先将内部审计工作绩效分为管理绩效、经济绩效、运行绩效三个方面。管理绩效反映内部审计工作完成的效果,经济绩效反映内部审计部门资金运用和对企业的经济贡献,运行绩效反映内部审计部门内部的管理情况和运行效率(吴孔达,2008)。然后,选取审计覆盖率、审计计划完成率、审计建议采纳率、实际与计划工时比、企业经济增收率、审计成本占总成本比重、内审人员沟通能力、内审人员受教育程度、内审部门被投诉次数、高级管理层对内审工作满意度、注册会计师对内审工作满意度共11个指标作为绩效评价指标,建立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模型,见图1。

本文共选取11个指标,较一般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所选指标要少得多,这11个指标都是综合性、代表性比较强的,因此有的指标可以反映多个工作绩效,其关系在图1中有所反映。下面对这些指标进行解释和说明:

1.审计覆盖率,是内部审计的业务范围占企业全部经济业务的比重,应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2.审计计划完成率,是内部审计实际工作量与计划工作量的比值,反映内部审计工作的组织管理效率。3.审计建议采纳率,是审计部门提出的建议被企业其他部门或高级管理层采纳的比例,反映内部审计工作结果的有效性。4.实际与计划工时比,是内部审计人员实际工作时间与计划工作时间的比值,反映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该指标一方面体现了内审工作的经济绩效,一方面也体现了内审部门自身的运行绩效。5.企业经济增收率,是企业经济效益因内部审计工作提高的比率,反映内审工作对企业的增值效益。6.审计成本占总成本比重,是内审部门的所有开支占企业总开支的比率。7.内审人员沟通能力,以“5、4、3、2、1”分别代表“非常好、好、一般、较差、很差”,请企业其他职能部门人员和高级管理层进行评价,反映内审部门对人员的培训与管理。8.内审人员受教育程度,以“5、4、3、2、1”分别代表“博士、硕士、本科、大专、大专以下”,反映内审部门的员工整体素质。9.内审部门被投诉次数,是以一个公历年度为期限统计的内部审计部门被其他部门投诉的次数,反映了内审工作的管理绩效和运行绩效。10.高级管理层对内审工作满意度,以“5、4、3、2、1”分别代表“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请企业的董事会、总经理、监事会等部门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打分。11.注册会计师对内审工作满意度,以“5、4、3、2、1”分别代表“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请承担企业外部审计工作的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打分。

三、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模型指标的权重设定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作为模型指标权重计算的方法,借助yaahp软件实现复杂的计算过程。基本步骤如下:

1.将图1建立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模型按照软件的操作输入“层次结构模型”中。

2.请10位专家(5位大中型企业管理者,3位注册会计师,2位从事内部审计研究的教授)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打分,采用1~9的重要性标度,构造出判断矩阵,见表1—表4。表中数字为10位专家各自的打分情况。

利用yaahp软件的“群决策控制”功能,依次添加10位专家,每位专家的权重均设定为0.1000,另外在“判断矩阵集结”处选择“加权几何平均”,然后将每位专家的判断矩阵依次输入软件,每个矩阵输入完毕软件会自动检查其一致性。

3.点击“计算群决策结果”按钮,即可看到群决策的计算结果,各指标的权重如表5所示。

从计算结果看,企业经济增收率、审计覆盖率和高级管理层对内审工作满意度的总权重列前三位,这与现代内部审计为企业增值、为企业管理服务的功能日益重要相吻合。

四、结论

实际工作中应用本模型进行企业内部审计评价时,可选择本行业内部审计基本水平为参照指标,将其设定为100分,将本企业的指标结果与其进行对比计算得分,然后根据表5中各指标的权重计算总分。若要进行多个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绩效的比较,可以选择其中任意一家企业的评价指标为100分,将其他企业的指标结果与其进行对比计算得分,再根据表5中的指标权重计算总分。

应用本文中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不仅可以找到本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差距,还可以进行多个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发现本企业的不足,进而改进。

当然,层次分析法必须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计算指标的权重难免会有主观因素影响,因此本文请10位行业专家和学者打分,力图将此主观影响降至最低。后续研究中将会请更多专家参与到打分过程中,使指标权重的计算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1] 黄国成,张庆龙.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 中国内部审计,2011(5):32-34.

[2] 聂兴凯,张庆龙.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运用[J]. 中国内部审计,2011(8):26-29.

[3] 吴孔达. 基于AHP的中韩企业内部审计绩效比较研究[D]. 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 Satty. T. L.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 New York:MC-Craw-Hill,1980.

[5] Stanley Alan Farmer. A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Framework For Internal Audit[M].2004.

上一篇:农村金融待激活 下一篇:信用担保市场主体行为演化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