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垃圾处理方式对烟台市的启示

时间:2022-10-07 01:31:09

日本的垃圾处理方式对烟台市的启示

摘 要: 日本是我国近邻中在垃圾处理方面做得最好的一个国家,具有完善的垃圾处理机制与科学合理的方法,其在垃圾处理方面取得的成就值得我国借鉴。日本垃圾具有严格的分类标准,主要分为可燃与不可燃、有害与无害、细小及粗大垃圾等。与此同时,人们还对垃圾的回收时间进行了规定。通过制定完善的垃圾回收制度,提高回收效率,着眼于每个环节的管理,最终实现垃圾的合理处置与应用。我国国土辽阔,许多沿海城市的城市概况及地理位置都与日本极其相似。本文以烟台为例,就我国在垃圾处理方面可做出的改变与借鉴提出建议。烟台沿海而立,风景独秀,古往今来都是外出游玩的圣地,也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好归宿。尽管如此,烟台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了环保问题,尤为突出的是垃圾处理问题。垃圾的处理关乎整个城市的发展,如得不到合理规划和处理,势必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阻碍城市发展。为此,有关部门必须提起重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处理方案,结合烟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解决垃圾处理问题。

关键词: 生活垃圾 分类处理 环境污染 日本

一、日本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垃圾处理技术的提高,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得到了良好地处理,其垃圾产量大大降低,与此同时,人们对垃圾的循环利用程度逐渐提高,最终使得日本城市垃圾呈现出总体减少的趋势。在日本,焚烧是最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也是应用范围最广的,以炉排炉与流化床这两种方式为主,较少使用填埋方法。在这样的格局之下,日本出现了极为严重的污染问题,为此日本有关部门一直在研究更有效的垃圾处理方式,对焚烧法不断加以改良,实现高温、高效燃烧,更好地保护环境。在城市垃圾中,居民生活垃圾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也是最值得注意的,在垃圾处理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无害化卫生处理。二战后的日本迅速成长,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又因在垃圾处理方面经验不足,使得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无从解决,造成了环境污染。日本地少人多,能源相对不足,无法建设更大规模的垃圾处理场,只能另辟蹊径。针对日本国情,在最近二十年中,都是以加强技术改良与推进资源回收为主要方向的。除此之外,日本政府还从法律方面着手,针对环境保护推出了一系列措施。

二、日本垃圾处理带给我国的启示

1.严于法治,从法律层面加以强化。

2001年日本政府提出要建设循环型社会,并为此颁布法案,倡导从资源的“减少、回收、再利用”三个方面着手,推动日本社会从资源消耗型社会向循环发展型社会转变。为此,还针对不同领域推行了一系列法案,如资源利用、废弃物处理、容器包装、绿色发展等方面,为全面建设资源再生型、环境保护型社会提供制度保障。在这样的政策倡导下,日本社会上下齐心,对垃圾进行合理分类与处理,最终使得垃圾总量与人均产生量自2011年开始下滑。据权威报告,在2009年一年中,日本垃圾总产量是4625万吨,人均每日产量接近一千克。而在2000年的顶峰时期,则是总产量5483万吨,人均每日产量1185克。对比可得,日本在垃圾处理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果。

2.从基础教育入手,培养正确的“垃圾观”。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环保意识培养更要从小树立,应将其加入到孩子的基础教育当中。无论在怎样的场合,都应当将垃圾桶按照不同分类进行排列,由老师和家长言传身教,以自身行为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让他们从小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知道垃圾处理的重要性与资源的可贵性,减少垃圾的制造,正确处理垃圾。通过对垃圾进行正确分类与投放,减少垃圾处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其工作效率,更好地进行回收处理,对可用资源进行再制造。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可以保证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直至成为自然的行为举止,保证垃圾处理工作有效落实。

3.细分处理,严格落实。

在日本,垃圾之所以能够得到有效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正确细致的分类。为帮助市民更好地了解垃圾的分类,地方政府都会印发相应的宣传指导手册,采用生动易懂的方式帮助人们记忆和理解。垃圾分类在于不断细化,在可燃、不可燃、资源类等大方向下还可以细分出多种类别。例如,在丢弃果汁盒等纸质容器时应当将他们剪开并进行晾晒捆扎,香烟盒则要根据包装进行分类。为此,有的厂家会在商品外包装上进行说明。除此之外,日本政府还在时间上做文章,以降低工作人员的作业强度。在政府与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垃圾处理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4.高温焚烧保证处理科学优化

在对垃圾仔细分类后,可以进行针对性处理,对可燃垃圾进行高温焚烧,防止占用过多填埋土地。焚烧不仅可以减少残渣,还可以用于产生能源。2009年,东京就曾依靠垃圾焚烧供电10.79亿千瓦时。对于焚烧后产生的灰尘进行采集熔融处理,对重金属进行降解。这一过程能够进一步缩减残渣体积,使之成为砂砾般微小的存在,并进一步作为资源应用于其他领域。

三、烟台市垃圾处理现状

近年来,烟台经济稳步提升,市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伴随物质财富增多,居民生活垃圾愈发增多。在2012年烟台有关部门的信息中,可以得知“本市在2012年全年中产生城市垃圾100.787万吨,均得到有效处理”。不难看出,烟台市城市垃圾数量多,虽都得到了有效处理,却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一味采取卫生填埋这种传统单一的处理模式,就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无法对垃圾进行有效合理地处置。此外,这种方式还将造成环境污染、耗资巨大等问题。为解决该类问题,烟台政府正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法。

1.烟台市生活垃圾的来源及构成。

烟台市城市生活垃圾来源广,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商业制造垃圾、公共垃圾、机关学校垃圾等。与之相对的,垃圾的成分是极为复杂的,有纸质垃圾、塑料垃圾、玻璃制品、食物垃圾等。生活垃圾来源于生活,其特征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含水量高、有机成分多、复杂、与季节相关程度大等。

表1 烟台市区生活垃圾成分分析表

2.生活垃圾清运量。

在最近几年中,烟台市城市生活垃圾逐年增多,并以每年10%的速度持续飙涨。在2003年到2006年这四年中,共处理垃圾129万吨,以2006年数量最多,平均每天工作人员都要处理近千吨的垃圾。

表2 烟台市2003~2006年生活垃圾清运量统计表

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的现状。

在经历了多年方法探寻与技术发展后,目前烟台市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垃圾处理体系,主要包括垃圾收集、压缩、运输、回收、最终处理这五个流程,并在开发区西部开设了一个垃圾处理场,对烟台五区的垃圾进行集中处理。该垃圾处理厂内有填埋区域、污水处理区域和湿解处理区域三部分,总区域为68公顷,按目前技术要求,能达到每日1000t的垃圾处理量,以卫生填埋为主,其他两种处理方式为辅。为此,特设置了七百万平方米的卫生填埋区域,可供使用二十年。

由于最近几年烟台市城市发展速度加快,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生活垃圾,导致垃圾处理场超负荷运转。如若长时间如此,势必会对其造成不良影响,缩短场地的使用时间,使得场地提前报废,烟台市的环境将持续恶化。

为提高烟台市的环境质量,减轻生活垃圾处理场的负担,并进一步延长其使用年限,使得烟台市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更合理地处置,市政府决定对原场地进行扩建,增加垃圾湿解工艺的处理场地,除此之外,还新增240t/d的焚烧工艺。通过对场地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不断对系统进行完善,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应对目前的垃圾处理问题。

四、日本与烟台的对比分析

1.日本在垃圾处理方面具有较为完善的体制建设,其系统处于持续优化和完善中,烟台并未建立完善的垃圾回收处理系统。

2.日本政府重视宣传教育,采用多种方式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我国在此方面才刚刚起步,在管制方面与日本存在一定的差距。

3.日本人由于身处资源短缺的国家,从小具有较强的资源节约与环保意识,自觉程度较高。而烟台市民则缺少该类意识,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大多数居民自觉程度都比较低。

4. 生活垃圾中存在许多可重复利用资源,可以通过回收进行再利用,为此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工作,而烟台在这方面的技术储备还有一定的欠缺,有待进一步投入。

5.日本技术先进,而烟台则相对落后,效率有待提高。

五、从日本的垃圾处理方式中得到的启示

垃圾处理问题由来已久,我国在这方面却刚刚起步,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对全国八个试点城市进行阶段性总结,其根本在于加强政府、公众与企业之间的联合,以先进技术作为支撑。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垃圾处理工作进行合理安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完善法律规范,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政府任重道远。需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基础教育与公共设施建设,在各个地点安排分类投放点。

2.专事专管,为垃圾处理设立针对性管理机构,大力宣扬垃圾分类基础教育,对其进行严格监管,并做好协调工作等。

3.全民行动,做好上中下游的管理协调工作。上游需根据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制订合理方案,做好宣传工作;中游进行设施建设,特别要注重配套设施的安排与建设;而对于下游,则需将工作落脚点放在物质储存方面,对物质进行分类储存与处理。

4.完善评估体系。垃圾处理工作历时长久,需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扩大参与群体,以实际工作效果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

5.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采用先进设备以更好地服务垃圾处理工作,做好分类收集、资源再造工作。

参考文献:

[1]烟台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烟台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综合处理的发展意义[R].烟台:烟台市人民政府,2008.

[2]卢欢亮,王伟.论日本垃圾处理模式[N].维普资讯网,2008.5.25.

[3]刘昌黎.现代日本经济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401.403.

[4]徐世刚,王琦.当代经济研究[D].

[5]学习日报[N].日本治理环境污染的启示.期刊来源.新华网.

[6]桑光裕.日本环境考察报告[R].2007-06-20.

[7]杨明.浅谈日本环境做法与启示[J].2007-12-11.

[8]改革与战略[J].2008(10).

[9]烟台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烟台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信息[R].烟台:烟台市人民政府,2012.

本文由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资助

上一篇:现阶段计算机信息安全的风险防范研究 下一篇:CBE模式在士官职业教育《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