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探析

时间:2022-09-10 06:39:15

初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探析

【摘 要】散文通常也是美文的代名词,在众多文学体裁的文章中,以情感丰富而文字优美的散文更为夺人眼球。本文内容针对于初中课文中的散文教学继进行研究,以期望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有着较好的改善。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

任何一位读者都能够在其中寻找到属于灵魂的殿堂。散文在写作上有着狭义和广义的分别,狭义散文常以独立文学体裁的形式出现,与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并列;而广义散文则是拥有十分宽广的覆盖面,即使科技论文、应用文案亦可采用散文的写作手法,可以说除了诗歌之外,任何文学体裁都能够以散文的方式书写。

一、教师要熟练掌握散文的常识

散文教学并不是单纯以教案作为唯一的讲述方式,只有教师更为全面的了解散文,才能达到理想中的授课效果。

(一)散文的概念

上文所述,广义上的散文具有极强的覆盖面,甚至以文体的形式依附于小说、戏剧以及诗歌之外的文学体裁之中,故而会呈现多种以类似于散文风格的文学形式,但是从目前来看,由于各类文学体裁的发扬光大,作家的日益增多,一些体裁以独立性为标志将散文形式剔除,而目前的散文所能覆盖的范围则越来越小。狭义散文相比于广义更具硬性要求,常以短篇文章出现,其情感抒发占据大多篇幅。

(二)散文的特点

教师在散文教学的第一课中常提及“形散神聚”的写作要义,这也是散文写作者必须深刻理解的内容。在《中学语文教材分析》中提到,散文对“形散”的定义在于文字的表达,以具象内容对文章进行整体规划,主要包括:结构、表达方式、技巧等因素。而散文的“神聚”则是其精髓之所在,也是文章带动情感的要素。散文虽然可以依附于多种文学载体,无论以何种的写作形式存在,文章均必须以高度集中的思想为核心。即使在写作过程中将“意”深埋于文字之下,读者能够从段落中读出文章思想,依然“神聚”。散文虽然涉及体裁广泛,但其自由性却不是任何问题能够媲美的。

(三)散文的分类

中学课本中所涉及的散文通常以记叙、抒情及议论三个方向为主,由于从业教师对该分类已有较为深刻的认识,笔者也无需再多赘述。

二、初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建议

(一)重视朗读,让学生体味散文的美

一般语文教学课堂常以教师讲解以及学生狼多等形式用于帮助学生熟悉文章。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的熟读文章,能够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优美段落的朗读和背诵,对读者的写作提升有也有极好的帮助,散文是抒发感情的文学形式,读者也能够借助散文的平台找到自己灵魂的归宿,另外,散文的文字书写也有着行云流水之感,如果仅依靠默默的阅读去体会其中情怀,对读者而言必然是一大憾事。这需要学生更好的利用朗读带给文学的优势,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找到文字的精髓,以其美好带给心灵洗涤。笔者认为,只有发自身心的投入到文章中,以朗读净化灵魂,才能够得到散文真实的情怀。因此,了解一篇散文不只是估计它的背景、修辞形式,要从真实情感入手,将自我融入其中,才能达到理想中的阅读境界。

散文是适合于朗读文章,也是极为需要朗读文字形式,但是由于不同文章之间所描述景观、情感或是事件的差异,在指导学生朗读之时自然不能一蹴而就。例如散文《春》,作者朱自清以抒发对春天的喜爱基础之上惊醒勾画这一美景,其情感富于轻松、惬意。所以教师要在学生朗读之前将这种情绪引读出来,进而创造出和谐朗读氛围。结合朗读将文字与读者之间的棱角磨平,使之彼此融合。这样的朗读结果或许便是教师从业者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

(二)让生活与语文共融

任何的艺术都是来自于生活的,而文字也同样如此。语文教学便是将生活中艺术书写在课本之上,使学生在学习之中逐渐感悟生活的真谛,所以,语文是与生活不可分割的。散文是美好的文字题材,它代表着作者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以及过往经历的记忆。因此,教师在传递散文知识之时,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将思想投入到真实生活之中,有心灵去体会周边的事物,这样投入写作的学生便不会在如无源之水。可是很多学生总以过于枯燥乏味的生活为借口,放弃对周边事物的感受,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精彩,但是却有很多双眼睛无法注视到那一幕。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学生寻找生活中值得记录的点点滴滴,扩宽他们的事业。

很多学生会对散文《背影》产生深刻的印象,这一篇叙事类的文章以其朴实无华的文字风格轻易催人泪下,对于不得不远行的人而言,与亲人道别时总会充满了悲伤,寒冬腊月之下的父子离别,看着父亲步履蹒跚的“背影”总能让人湿润着眼眶将文章慢慢读完。这篇文正写作风格较为偏向于写实,对其细节的着重性远高于文字的优美,对于中学生而言很难体会到“最是离别伤情时”的感觉,所以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引,寻找学生在生活中同类的感性因素,以使文章与学生心灵深处产生共鸣。教师可在讲解这一课之前,以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们去寻找生活中的父爱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通过自身对父爱的感悟,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到父亲“背影”的感人深意。而以课前形式引导学生将语文融于生活,不仅帮助他们深刻的理解课文,亦能在二者融合的过程中,起到催化的作用,使之学生的思想中,文章将更为贴近生活。

结语

散文是书写美好的文章,不仅要求文字华丽,其句段意思也需耐人深思。所以散文的教学不仅是技巧和知识的传递,亦需要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感悟文字中的美好,只有学生对散文的审美提升到一定的层次,才能具备书写散文的能力。其实教育并没有特定的形式,任何方式之下都能够收获到合格的人才,上文仅是笔者近些年来身处教育环境之中的些许感悟,或许会存有一些细小的瑕疵,但是无论如何,笔者在今后仍然会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而依然努力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新平.让情思在课堂中流淌——谈初中散文教学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1(10).

[2]张敬萍.略议初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1(09).

[3]李硕古.初中语文散文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1(04).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县随园中学)

上一篇: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奥秘 下一篇:中职语文网络情境式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