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07 09:15:35

情感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以情引情,以情施教,用生动的语言感染学生。

【关键词】初中语文 情感 教学质量

一、情感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所以就学生的学习来说,尤其是语文学习,情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只要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其次,“情者,文之经也。”作品中蕴含着作者浓厚的感情,尤其是优秀作品,更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情流露,体现着作者对美的感悟和理解。情感是文学的本质所在,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的情感因素。

二、运用情感因素,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心理学研究结果告诉我们:轻松、愉快、乐观的情感状态能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记忆力增强,从而使潜在的智力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语文课程标准》也将学生的情感态度确定为课程目标之一,并明确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情感因素,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呢?

1.以情引情

人们的情感在一定的情境下能相互感染和影响。教材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教师课堂上的情感都能感染学生。要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教师,那麼对其所教学科也自然没有学习热情。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待差生要倾注更多的爱。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敬、可亲、可爱,产生一种满意、喜爱的情感。其次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让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而,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引导、多鼓励,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特别是讨论过程中学生思维出现障碍而中断或错误时,要多方引导启发,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认识自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再者,教师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激昂高涨的情绪,决不把个人不健康的情绪带进课堂,以免影响学生。由此看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

2.以情施教

作为一个好的教师,除了渊博的知识、不凡的仪表、高雅的谈吐外,最重要的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投入。首先,尊重与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意味着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而和谐社会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因此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歧视、不讽刺挖苦,更不能体罚学生。指出其缺点,也肯定其优点,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对学生尊重信任,才能以情营情、以情促知,让师生情感互动,心灵沟通。其次,理解与宽容学生。人人都渴望理解,尤其是初中生更是渴望得到老师、父母、同学的理解。教师应主动与学生谈心,并经常在评语中写一些表示关心、理解及鼓励的话语。同时教师应当有一颗宽广的心,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要动辄指责、体罚。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应当从多角度来理解学生,为其排忧解难,以老师的博爱赢得学生的敬重。再次,赞赏与激励并重。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烈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闪光点’,使孩子做那些他最能充分展示和发挥天赋素质的事情来。”因此,教学中应当多发现学生的长处,发掘其“闪光点”,“寸有所长扬其长”,以赞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多表扬鼓励。

三、用生动的语言感染学生

教师语言的形象性、艺术性、感染性、生动性,特别是情感性,对于语文教学的成功尤其重要,实践证明:如果一个教师语言规范准确,幽默风趣,抑扬顿挫,亦能使学生顿生倾慕之心,进而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因此,教师应把自己的语言功底打扎实,通过生动、形象、幽默、富有感情的教学语言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语言的传情达意的功能,注意语言节奏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并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将教师的情感传染给学生,拨动他们的心弦,让他们在优美的语言感染下,走进课文,走进作者。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任务,这种教育应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充分重视,把它贯彻到课内外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去。同时,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积极地设计和促成一种民主、活泼、和谐、适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文化氛围,使学生的身心在这种氛围中得到真正的完善的发展,以构建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市第十五初级中学)

上一篇:论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实现 下一篇:初中英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