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品质缺陷

时间:2022-10-07 08:43:43

尽管职业要求笔者不断追逐IT产业的最新变化,但在IT产品购买上,笔者还是属于理性消费一族的,从不追逐发烧,但求能用够用。以智能手机为例,所谓够用,就是只要能够接打电话、查个地图、看看微信就行了;所谓能用,说的是怎么也得用上一阵子吧。

在进入IT媒体之前,笔者作为电子工程师在原电子工业部所属研究所工作多年。任何有过军工项目环境试验经历的人,对产品品质都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笔者会根据手机制造商原有的行业背景来选择手机,以确保手机的质量。

正是根据这个逻辑,几年前笔者就在微博中力挺某家国产厂商,而且在去年3月上旬,再次购买了该厂商的手机。直到今年3月上旬,这部手机一直满足笔者够用能用的要求。

但是,刚刚过了保修期不到10天,GPS罢工了,又过了几天,屏幕一角也出现了黄色的斑块。

记得当年,研究所还专门请专家来所讲述品质控制,现在还能记住的是,那位专家在讲述浴盆曲线时说,日本汽车的成本控制做得非常好,大部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趋于一致,这样能够有效地节省成本。所以,当某些日系汽车使用若干年之后,一旦出现故障,基本上就不要去修了,因为其他部件很快也会出现问题。

而这部手机的主要功能居然能在保修期刚过不足半个月的时间内相继出现故障,厂家的成本控制能力着实令人惊叹。

既然保修期已过,也只能凑合着用。到了3月下旬,恰好在朋友圈里看到这家厂商负责宣传的某女士的帖子,话题正好就是笔者用的这款手机。因为曾经是媒体同行,于是跟帖发了发牢骚。她看到后即刻私信笔者说,会转告市场部的同事来处理。

一直等到5月初,始终没有接到该厂商的回复。于是,再次私信该女士说:算了,千把块钱的东西,别再麻烦她的同事了。然而,之后的情形令我惊讶不已。

该女士立即回复笔者,3月底已经转告市场部的同事了,并说刚刚又再次转告。数小时之后,收到该女士私信说,市场部给笔者打电话打不通。然而,笔者翻看手机,并没有相关的未接电话记录。

这倒让笔者想到,在此之前已经有家人和同学告诉笔者,电话怎么也打不通。这之间会不会有某种联系呢?如果A、B、C三部电话打给D时均出现问题,是D有故障,还是A、B、C都有故障?这个问题不难判断?如果连通话这个基本功能都出现故障,这部手机离寿终正寝也就不远了。

尽管这部手机故障频出,笔者也只是惊叹该厂商的品控能力。

而一部刚刚过了保修期的手机,基本功能就接二连三地出现问题,这原本应该是十分重要的改进质量的线索。这家厂商所在的行业对可用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但相关人员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职业素养和质量嗅觉。这才是令笔者最为惊诧的:如果产品品质出现缺陷,又无人介入其中,那么全面质量管理也就无从谈起了。

上一篇: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融合的优势分析 下一篇:高职课堂教学小班化改革的障碍因素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