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钱币设计及启示

时间:2022-10-07 08:32:22

日本的钱币设计及启示

【摘要】日本货币的设计十分重视文化传统和传承,有着浓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氛围。今后中国货币设计,在主题风格上应该向重视深层的历史传统和古代高品位的文化内涵转移。

【关键词】日本 钱币 设计

日本的钱币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种,最重要的当数纸币,因为纸币的面额比较大,流通量最大,最常用。硬币当然也经常使用,但由于硬币的面额相对较小,因此,硬币在实际应用中,基本上起到的是辅助纸币、找零钱的作用。日本现在流通的纸币是2004年11月1日开始发行的新版纸币。其面值分别为1万日元、5千日元和1千日元。日本中央银行这次发行的新版纸币采用了超细密画像、全息图、潜像、深凹版印刷术、极微文字、特殊发光油墨等新技术印制。采用了这么多的高端技术制造纸币,主要是为了防止犯罪分子伪造纸币。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伪造货币的造假技术也迅速提高,大量假币进入市场流通,成为日本金融管理部门一个难题。日本中央银行认为,发行新版纸币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最新纸币制造技术,增加伪造难度,防止假币流入市场。同时也希望由增加对货币的特种需求,更改验钞机器等进一步刺激经济复苏。因此,发行新版纸币有望在一定时间内阻止假币进入市场流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犯罪集团设法伪造假币并渗入市场难以完全避免。在开放的发达大国中,日本是假币流通量较少的国家。

日本的纸币设计与肖像人物

在日本的纸币中,面额最大,最重要的纸币当属1万日元面额的纸币。新版1万日元纸币的正面是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泽谕吉的肖像。福泽谕吉(1835年~1901年)是日本19世纪的大教育家、启蒙思想家,日本近代的思想巨匠,被誉为“日本近代文明缔造者”。他受到美国军舰迫使日本开国的震撼,青年时代即离开故乡,赴长崎学习西方火炮技术,之后又转到大阪钻研近代西方的物理和医学。在这里,福泽学习了近代科技知识,开始疏远、鄙视落后、封建的日本文化。1860年,福泽随幕府官员乘船访问美国,第一次见到了西方社会的发达,心灵受到极大震撼。以后又出访欧洲。这以后,他写作了《西洋事情》等书,开始了系统地介绍西方的启蒙思想,并结合日本的实际,宣传启蒙思想。当时,他曾作为官员提倡幕府机构的改革。1868年(庆应4年)后,他将私立兰学塾改名为“庆应义塾”,专心从事教育活动。该义塾成为当今日本著名的私立大学庆应大学的前身。福泽最著名的著作是家喻户晓的《劝学篇》。福泽谕吉终其一生都致力于在日本弘扬西方文明,介绍西方政治制度以及相应的价值观。他反对封建社会的身份制度,激烈地抨击封建时代的专制压抑,吸收了西方社会契约论的思想,提出要使国民和政府的力量相对均衡。他认为,要通过教育开启民智从而培养出公民的独立性,这才能真正做到国家的独立。他强调“一人之自由独立关系到国家之自由独立”,要达到个人的自由独立,必须要具备数学、地理、物理、历史等等现代科学知识。福泽的代表性语言就是“独立自尊”,这成为了他死后的戒名。福泽的思想对于推动日本的近代化,使日本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培养日本大和民族向欧美社会看齐的近代国民性格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他蔑视东方文化、东方邻国的思想对于日本近代的发展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对近代日本走上侵略道路有推动作用。

1万日元纸币的背面是京都府南郊宇治市平等院凤凰堂(原阿弥陀堂)的凤凰像。平等院是平安时代后期11世纪的建筑,凤凰造像取自于凤凰堂大殿房顶屋脊上一对金铜凤凰的造像。这对凤凰被视为日本的国宝。平等院中还藏有阿弥陀佛造像、十一面观音造像等日本的国宝。该院属于佛教净土宗和天台宗共同管理的寺院。

新版5千日元纸币的正面更换了原来历经了明治、大正和昭和三个年代的学者新渡造的肖像,而使用了女性文学家口一叶的肖像。口一叶(1872~1896)是日本近代的女小说家、诗人。她生于东京的一个下级官吏家庭,父亲后来弃官经商,不幸破产,患病死去,负债累累。从此,口担负一家人的生活重担。为维持生计,她先后做过洗衣、缝补工等零杂小工。生活十分艰辛,很难维持一家人的温饱。后来,同窗女友在报上发表了一篇小说,稿费相当于小学校长一个月的薪水。这件事刺激她决心以写作养家。她还曾在贫民区,开过一间杂货铺,但不久陷于倒闭。这种现实生活的重创和艰辛使她彻底摆脱了初期作品的脂粉气息,而开始了描写残酷的现实社会的现实主义创作生涯。由于辛劳过度和贫病交加,她从事文学创作还不到5年,24岁时因患结核病而早世。口是日本近代早期现实主义文学开拓者之一。在明治时代社会激烈的转型时期,她深受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双重压迫,从小饱尝生活的艰辛,特别是在贫民窟开杂货铺的经历,使她一方面看到了统治阶级的腐败和丑恶,另一方面也使她有机会深入接触下层社会的现实。她的几部代表作如《浊流》、《十三夜》和《青梅竹马》等都根据这方面的素材,以下层民众的艰辛生活为核心写成。口一叶的肖像印行到货币上,这是日本发行的纸币中第一次使用女性的肖像。在此之前的明治政府等时期,日本的纸币设计上曾经使用过神功皇后和《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的画像。在日本,一般认为没有任何背景和点缀的人物头部画像或照片为肖像,而此前纸币上两位女性的图像都有作为背景和衬托的点缀。

新版5千日元纸币的背面使用了日本江户时代的画家、工艺家尾形光琳(1658~1716年)的18世纪初的画作《燕子花图》。这幅画是从富士山的角度看富士山周围五大湖之一、最深的一个湖本栖湖的湖景所作。本栖湖位于山梨县南部,湖面所属至今未定,山梨县的南都留郡富士河口湖町(原西八代郡上九一色村)和南巨摩郡身延町(原西八代郡下部町)都主张自己拥有所有权,还有的认为本栖湖位于伊豆国立公园之内。本栖湖是一个堰塞湖,最大水深138米,平均水深67.3米,周长13公里,面积4.7平方公里,水面海拔高度900米,透明度16.3米。本栖湖周围有很多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燕子花图》描绘的就是这里的景致,被定位是日本的国宝,该绘画原作现藏于根津美术馆。新版1千日元纸币的背面使用了隔着本栖湖面向富士山的图像,还加上了一些樱花图样点缀画面。

新版1千日元纸币的正面更换了原来日本大文学家夏目漱石的肖像,而使用了日本大正时代的医学家、生物学家野口英世的肖像,他在病菌、病毒领域有世界性的重大的研究成果。野口英世(1876~1928年)著有《蛇毒》、《梅毒的实验诊断》等文著。1928年,为研究黄热病的根源赴非洲考察,不幸感染此病,于1928年5月21日去世。同年6月15日,其遗体运回美国纽约市北郊的一处墓地埋葬。碑文上写着:“他毕生致力于科学,他为人类而生,为人类而死”。他在国际医学界和日本受到极高的评价,曾三次被提名为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被誉为“日本的国宝”、“世界的至宝”。在日本福岛县有野口英世纪念馆和以他名字命名的邮局。东京的上野公园中立有他的铜像。野口英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国外度过的,他对日本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贡献,但是,他对国际医学的贡献已经超越了国界,他的世界性的医学活动也是日本人融入世界的典范,代表了日本人要努力融入世界、得到世界认同的心理。因此,日本将其看作是自己的代表、自己的骄傲。野口英世永不满足,不断奋斗的一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日本后辈,日本许多青年人将其作为自己学习的楷模。

日本硬币的设计内容、货币制造与发行

日本的现行货币,除了纸币以外,还有硬币,包括最大面值的500日元、100日元、50日元、10日元、5日元、1日元的金属硬币,制造年代和材质略有不同。设计样式上和纸币相比,样式比较简单。大都是正面有小字“日本国”和制造年份的汉字,主要版面是有花纹等简单的图案,背面主要用比较大的数字表示金额和数字表示的制造年号。当然,在硬币上,两面都印制有金额,只不过有花纹的那一面金额的汉字较小而已。花型图案有梧桐树叶、樱花、等。只有10日元和5日元在图案设计上比较特殊。500日元硬币由铜锌镍合金制成,正面是梧桐树的花叶图案,背面是细竹的枝叶图案。100日元由铜镍合金制成,正面是八重樱图案,背面是金额数字和制造年份。50日元由铜镍合金制成,正面是一重橘图案,中间有圆孔,背面是金额数字和制造年份。10日元由铜锡锌合金制成,正面是平等院凤凰堂,背面是月桂树枝、缎带、金额数字和制造年份。5日元由铜锌合金制成,正面是稻穗,中间有圆孔,圆孔周围有齿轮,下面有横线,代表海洋、河流和湖泊,背面是金额数字和制造年份。5日元是唯一一种正面没有“日本国”和制造年份的汉字的硬币。1日元由金属铝制成,正面是一棵小树图案,背面是金额数字和制造年份。

国内有人认为日本的货币都是由大阪造币局全部负责制造,这是错误的认识。大阪造币制造局是独立行政法人造币局,也就是日本造币局。它在1871年建立,以后建立了东京和广岛两个造币分局。它们只负责制造硬币,而不负责制造纸币,并且主要负责硬币的制造和销售部分。纸币都由国立印刷局制造。国立印刷局以前长期的名称为大藏省印刷局,2001年改为财务省印刷局,2003年又改名为国立印刷局。纸币的设计和制造主要由财务省、日本银行和国立印刷局三方协商决定。硬币的制造主要由财务省、日本银行和造币局三方协商决定。按照日本《银行法》规定,行政主管部门财务省具有最终决定权。因此,日本财务省的财务大臣对于货币的设计等具有最终的决定权。日本银行属于发行方。日本纸币的正面都有一枚篆刻的红色印章,上面印着“总裁之印”,即指日本银行总裁发行的含义。在日本纸币的背面,有一枚和正面篆刻的红色印章很相似的一枚印章,上面的篆体汉字是“发券局长”,意思是日本银行纸币或钞票发行局发行局长签发的纸币。因为纸币的发行和回收都由纸币发行局具体负责。

日本货币设计的理念与特征

从日本战后设计和发行使用的货币情况看,日本的货币设计十分重视文化的发展和传承,重视日本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着浓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氛围,尤其重视近代以后的文化。最能够代表历史传统的是战后,日本在主要纸币上长期使用圣德太子的肖像。1949年发行了以圣德太子为肖像、1千日元的纸币。1957年发行了以圣德太子为肖像、5千日元的纸币。1958年发行了以圣德太子为肖像、1万日元的纸币。后两种纸币在日本大规模应用数十年之久。现在虽然已经基本退出了市场流通,但并没有废止,从法律上来看,其币值依然有效。圣德太子(574~622年)是日本古代推古天皇时期的摄政,主持日本国家大政。他主持了带有浓厚儒家和佛教色彩的政治改革,制订了“冠位十二阶”和“十七条宪法”,将道德、文化等内容用于政治制度,削弱大贵族的势力,加强皇权。而且,他还大力倡导和推行佛教。因此,他虽然是古代的一个政治人物,但却是一个文化色彩十分浓厚的政治人物。其他人物如福泽谕吉,以他的启蒙思想,奠定了近代以来直到今天日本国民的国民性格,不能不说是一个对日本近代以来日本国家和民族发展、民族文化和现代化影响深远的一个巨人般的人物。而作为学者的新渡造和野口英世,则代表了日本文化人融入世界,为世界做贡献,促进日本和世界文化的交流,并且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成功典范。新渡造以他的著作《武士道》,改变了西方世界以前对日本古代武士野蛮、愚昧和充满偏见的认识,而开始比较深入地了解日本古代武士的精神世界、道德情操等,也因此开始理解日本文化的深层结构。更不用说口一叶和夏目漱石是日本典型的文化人物了。

除了货币上最主要的人物肖像能够反映日本货币设计和发行重视历史传统和文化传承以外,日本货币上的其他图案也能表现出这种文化特色。如凤凰图案、历史建筑图案的采用,也说明了这一点。同时,纸币和硬币上广泛地应用了、樱花、梧桐,细竹枝、月桂枝等,都具有广泛的文化象征意义和历史承传的内容。在其他花朵纷纷衰败的时候,仍然凌霜傲雪,岁寒而不凋,自放馨香,象征着一种人生境界的高贵和孤傲天下的冷艳,历来被作为日本皇室的花朵和象征。而最为中国和世界所熟知的代表日本的花朵――樱花,则更是节气高峻,在早春时节,迎春绽放,开放得无拘无束,朵朵如云,绚丽灿烂;凋落的时候,一夜无觉之间,或一天之内,甚至在某个时辰,就已经落英缤纷,毫无留恋。这不仅有佛家人生无常的含义,而且,更代表了武士的一种忠勇、视死如归的豪壮气概和精神。这种精神,连日本的普通民众也心领神会,甚至受其感染,在日本人和大和民族的性格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群和不同事情的对待上,经常都会多少带有点樱花般的某种悲壮品格。

对中国货币设计改革的启示

中国在建国以后的货币设计和发行上,历来重视政治传统。笔者个人以为,重视政治绝不是坏事,但是,从历史的长河来看,政治的生命周期往往比较短暂。一个较短时期内的政治也很难培育出一个民族的品格,难以给一个民族和国家留下惠及千秋的遗产。相比较而言,历史传统,文化魅力却经常能够久远流传,尤其是那些经过久远历史年代的传承、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高品位文化。因此,今后中国货币的设计应该在主题风格上向深层的历史传统和古代高品位的文化内涵转移。而且,比起日本来,中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内涵具有更深深刻的层次和内涵,在范围上也更具有世界性的特征。比如说,中国古代培育了中华民族品格和具有广泛世界影响的历史文化人物老子、孔子、孟子等就值得作为中国货币的主题肖像。

日本在货币设计上虽然对历史文化十分重视,但还没有一个非日本的国际历史或文化人物成为日本货币的主题肖像,这是日本货币设计不足的一面。我们一方面应该学习日本货币设计的长处,一方面要超越日本,将对中国有巨大影响的国际人物加入中国货币的内容设计中,更显出当代中国海纳百川,包容、理解和感恩于世界的宽广胸怀。其他国家的货币设计也应该具有这种精神境界和胸怀。比如韩国的国旗就采用了中国的阴阳五行和《周易》卦象的传统文化思想,而这些思想内涵对韩国来说,完全来自于一个异邦外国。1882年8月,韩国李氏王朝派使臣金玉均、朴泳孝赴日本谈判。当时李氏王朝没有国旗,两人认为,代表国家谈判没有国旗不行,由于两人深通中国文化,经商议决定用《周易》中内涵丰富的太极图作为国旗图案。两人在船上就将太极旗国旗绘制出来,并带往日本使用。二人出使回国后,此事得到国王高宗李熙的肯定。1883年正式采纳为李氏朝鲜王朝的国旗。1948年,韩国政府成立时,决定将太极旗作为韩国国旗。韩国一些民众虽然经常怀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但是,他们也具有拿来主义的现实精神,他们认为,只要是好的,只要对我们国家有益,我们就应该尊重和吸取,并没有因为这些内容来自于异邦外国而弃之不用。这就是一种境界,一种胸怀。各个国家货币的设计,也应该像韩国制作国旗一样,不要仅仅从民族主义的狭隘观点出发,只重视本国固有的文化和人物,也应该重视对本国有重大贡献的国际性文化和人物。(作者分别为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中日环境交流协会会长)

上一篇:大学生“毕婚”行为的社会学解读 下一篇:新闻报道中的概念隐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