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创新中人才资源开发的研究

时间:2022-10-07 05:43:05

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创新中人才资源开发的研究

【摘要】目前很多资源枯竭型城市都在转型,区域创新是一条很重要的路劲,而人才资源是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创新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人才资源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创新中人才资源开发的建议。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 区域创新 人才资源

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而兴盛,也因资源的枯竭而衰落,目前我国一大批资源型城市经过粗放、低效的发展后资源枯竭,面临城市转型,即从完全的依赖资源转向以区域创新为动力的集约型发展模式,通过各种创新模式来改变城市原来单一产业的格局及发展方式。区域创新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管理创新,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通过人才的各种创新活动带动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从而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成功转型。

目前很多资源枯竭型城市都在转型,区域创新是一条很重要的路劲,而人才资源是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创新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人才资源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创新中人才资源开发的建议。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人才资源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分析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过过量的开发后,目前资源几乎耗竭,因此,很多城市都在寻找不同的转型路径。现代经济学理论证明,人才资源的收益是呈现递增的状态,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越物资资源,而且人才资源可以是源源不断。因此,要想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中的创新,主要还要依靠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能提高地区的创新能力以及获取地区竞争优势。

目前的人类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创造都离不开知识的生产和创新,拥有智力资源的人才是进行这些生产和创新的主体。

在目前的知识经济时代中,社会的各个部门都要求创新,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大创新,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地区之间的角逐不仅使技术、资金,更为重要的是智力资源的角逐,掌握高新技术人才资源的角逐、各种技术执行人才的角逐。实践证明,科技创新人才尤其是杰出的青年科技人才是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技术创新的核心,是保持和增强区域持续创新能力的不竭源泉。因此,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日新月异的创新。可以说,人才资源是区域创新的核心,拥有智力资源的人才是地区创新能力的根本也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重要资源。

二、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创新中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资源枯竭型城市聚集了某一资源产业的人才,在这一领域是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纵观整个地区,人才资源一般也仅仅限于整个行业,其他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人才的匮乏,使整个地区一边是资源行业人才过剩,其他行业又极度缺乏人才资源,产生了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另外,由于很多资源枯竭型地区由于大型资源型国企的破产,致使下岗工人大量增加,这些原先熟练的劳动力在职业转换过程中大多都遇到了困难,致使人力资源结构不能快速调整。

科技中介人才严重匮乏。目前大多数资源枯竭型城市都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科技中介市场才处于萌芽状态,而且主要是依靠政府的扶持成立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会计、评估、仲裁等第三方中介机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仅有的少数科技中介人才也属于一般信息的转移服务,无法满足筛选项目、个性化服务的综合需求。

另外,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很多大学和科研院所主要的研究力量也集中在某一资源产业,其他科技创新人才相对稀缺,使得这些地区高新技术的相对匮乏。因此,滞后的科技中介人才更加严重的影响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创新的发展,阻碍了本已较为稀缺的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使这些地区劳动效率难以快速提高,转型滞后。

人才资源环境的严重缺乏。优秀的人才不仅需要良好的外部硬件环境,也需要良好的氛围、团队等支撑软条件。目前很多资源枯竭型城市都认识到了人才资源对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纷纷开出诱人的物质条件吸引各种高层次人才,希望以此来实现区域创新。但是由于目前大多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不仅缺少国内外著名的企业作为产业化的载体,同时大多数人的思想理念等都相对较为落后,难以达到发达地区的要求,因此不仅在意识上缺乏创新,同时也很难接受一些比较创新的思想、方法等,这样容易造成执行力比较差;再者,资源枯竭型地区较差的软环境,如法制观念、市场化观念等等都容易造成优秀人才的障碍,不仅外地的人才难以引入,而且本地的很多优秀人才也容易流失。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目前还缺乏对人才资源足够的吸引力,造成了目前人才资源的匮乏。

不健全的人力激励机制。很多资源枯竭型城市是因资源较为丰富在国家的指引下建市,使得这些地区的计划性很强,市场意识较为落后,这样就造成了在人才的选拔任用上会经常会犯 “按资排辈”的错误,或者对能力考察不够,只重视学历;另外,这些地区的大型国企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企业里面经常有家族的十几个甚至是几十个成员,给人才资源的认定和使用造成了较大的阻力,加速了本地人才的流失及阻碍了人才的流入。

三、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创新中人才资源开发的建议

综合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创新中人才资源的各种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才资源的问题。可以说不解决人才资源的问题,这些城市很难实现区域创新。虽然表现上这些城市大多都对优秀的人才资源设立了较为优厚的条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高端人才、熟练工人等人才资源仍然是困扰这些城市转型,实现区域创新的根本。

营造良好的人才资源开发氛围。很多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衰落不仅仅是资源的枯竭,而且也是人才的枯竭,正是这样,所以很多资源枯竭型城市都提出了“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等诸多口号,已经逐步认识到了人才资源的重要性。但是要想确立这样的新型理念,并不能仅仅依靠口号标语,必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机制,除了物质上的优厚条件,还应该创造出更好的人才资源开发氛围,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快捷的政府服务制度以及良好的文化娱乐生活和科研、开发氛围等,以此留住本地人才和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才。

一直以来,在计划经济思想和条件下制定的人才制度对人才资源的开发阻碍非常大,目前资源枯竭型城市需要一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的人才资源开发、运行的人才管理制度,为城市的转型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永恒的动力。

做好人才资源规划,缓解人才资源供需失衡矛盾。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型国企的衰落,造成了大量人员的下岗,另一方面城市发展第三产业等又受到人才资源的制约,因此,政府可以以此为契机,加大力度培训这些下岗职工,实现这些下岗职工的技能转型,一方面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实现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新产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劳动力,解决人才资源供需失衡的矛盾问题。一是政府可以委托地方职业院校开设培训课程,提高下岗工人的理论知识和思想理念;二是委托一批工厂实地授课,加强实践性;三是通过职业中介机构增加就业和社会需求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损失。这样通过加强对人才资源的统一指导规划,可以优化资源型城市人才资源的结构,增加蓝领熟练工人,为城市转型做好人才储备。

加大科技中介扶持力度,鼓励个人创业。科技中介是连接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纽带,科技中介通过信息转移、项目分析,可以筛选出适合本地区企业产业化的项目,带动企业的发展,实现更多的劳动就业。但是,目前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多都缺少有实力的科技中介。因此,在科技中介方面,政府应该大力扶持,通过资金和政策推动转型中的科技中介大发展,如给与项目金额一定百分比的奖励等政策活跃整个地区的创新氛围,增加创新活力。同时对于那些愿意进行个人创业,兴办企业的个人,政府应予以扶持,购买科技中介的项目给与补贴等政策,激励个人创业转型,并带动更多的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

在转型过程中,中小企业是创造就业岗位的主导力量,也是构建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政府应该尽力采取措施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提供厂房、车间、机器、办公室等条件,配备专家、顾问做具体指导;通过创建企业创业园,扶持失业者创办小企业,为新创办的小企业无偿制定起步规划;改善投资和税收等外部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如在法国洛林,经企业创业园培育、转型后,10人以下的小企业占全部企业的90%以上。

打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连接路径。曾经的资源枯竭型区域,德国鲁尔区为了加快区域创新,建立了“鲁尔区风险资本基金会”和新技术服务公司,通过基金会和公司把整个鲁尔区的科研成果、经济中心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使整个鲁尔区形成了有规划的工业区、有联系的企业、科研成果、有明确主导产业和核心项目,形成了技术不断创新、新企业不断孵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的欣欣向荣的局面,这样又可以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资源到这个地方进行创业、科研以及吸引更多的熟练工人进入这个区域。政府可以为创新行为主体提供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渠道,调动多个主体参与,激发更多主体进行创新,加强创新行为主体间的联系,形成创新合力。促进各种创新资源的合理流通,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在不改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人才身份和住所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入股、项目合作、控股等多种方式分享这些院校机构人才资源优势,借助“外脑”来弥补“内脑”的不足。

资源型地区在享受资源红利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代价。资源枯竭型城市目前都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要实现这些转型,区域创新是核心,即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来实现,而人才资源又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关键。资源枯竭型地区应该抓住目前的机遇,大力开发人才资源,以此来提升整个社会的竞争力,加速地区的转型。

参考文献:

[1]王瑞文,张嘉. 创新型城市建设中人才创新资源的聚集[J]. 科学管理研究,2011,(2).

[2]方建潮. 资源型城市转型期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 理论探讨,2011,(4).

[3]赵文.资源型城市企业家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2012,(5).

上一篇:关于纳税人信赖利益保护的认识 下一篇:渗透汽化膜回收茶香气物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