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

时间:2022-10-07 02:35:43

培养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教育改革中加以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职教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关键词:学习能力;教学模式;学习兴趣

一、中职学校学生学习能力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承担着向社会输送大批合格技术人才的艰巨任务,人才培养模式应满足学生对职业的需求,符合他们的个性心理,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要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良影响,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对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可以看出,多数中职学生存在学习心理问题,上课睡觉、玩手机,逃课,抄袭作业等现象频繁出现。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是对学生生命价值的浪费。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关联度不大,难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第二,学生本身基础差,底子薄,接受新知识有困难;第三,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数缺乏自信心;第四,社会、家庭及其他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使中职学校学生独立意识较差,意志较薄弱,难以克服学习困难。

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

一定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基础之上的,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还是以教师为主体。教育理念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使教学符合学生心理需要与个性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须要做到的是:

1.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

职业技术学校要完成教书育人、向社会输送大批合格技术人才的使命,必须尊重学生心理,帮助学生从就业需求出发选择适宜的专业,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真正学到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家长的期望,实现自我价值。教师从这样的认识与实践出发,就能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即生理、安全、情感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生需要层次满足直接相关,当他们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时,会充满信心,体验到自己的价值。中职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有对职业理想的追求,渴望稳定的社会地位,希望个人能力得到发展并找到归属感。心理需求是培养兴趣爱好的前提,因此,中职教育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需要。

2.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择业环境

探求学生的心理需要,能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专业。首先,进行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就业、怎样择业、各专业及具体工作的特点。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带领学生到各专业实习场地或各企业工作岗位进行实地考察,也就是说让学生在学习前,充分了解所学专业和自己将来的工作,根据自己的个人特点、兴趣爱好来选择专业。学生还可以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再改变专业,这样的专业选择平台,可以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但要达到这种效果,需要学校具有一定的办学规模。通过改革、资源整合等方式,国家重组了规模大、专业全,师资力量强且实习场地、实习设备也比较完备的中职学校,这类学校有条件满足学生的择业需求。其他学校由于规模小、专业不全、缺乏实习基地,导致运作困难,有必要采取措施来弥补,如学校联合、校企结合等。中职学校紧密依托企业,会给学生搭建良好的择业平台。

3.从学生兴趣出发开展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随着普通高中的扩招,中职学校生源逐年减少。学校为了维持生存,只要学生报名,不经考核就录取。学生文化课基础很差,缺乏学习兴趣,上课经常睡觉、打闹,逃课等不良现象也时常发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摆在中职学校教师面前的艰难任务。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是进行主动思维的前提,也是形成专业爱好与职业理想的前提。中职学生自主性、独立性与封闭性、不稳定性并存,教师应考虑中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并结合自己所教授的课业性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用动态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笔者在AutoCAD教学中,第一节课给学生介绍AutoCAD的用途、优点、功能,然后向学生展示AutoCAD软件作品,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先动起来,增强其自信心,然后让学生操作软件并自己做图。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动态教学方式,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在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理念日益深入的信息社会,培养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教育要适应学生心理需要与职业需要,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培养学生爱好。作为人民教师进行积极的实践探索,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上一篇: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