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入学背景下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探讨

时间:2022-10-07 01:27:54

注册入学背景下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探讨

【摘 要】自2011年起,江苏省内民办高职院校开始施行注册入学以来。笔者根据近三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发现学生考试成绩和等级考试通过率大幅下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在的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必须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改革。文章就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注册入学;教学改革;计算机基础

注册入学,即取消了高考分数的限制,学生的入学变成了申请的方式,录取方式发生了彻底地改变,这就导致了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断下滑,对课程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其目的是能够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能力,同时也为后续课程和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计算机技能基础。本文将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参考笔者这三年来的教学体会,对计算机教学改革进行初步的探索,进而实现在这种新环境下高职院校“产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目标。

一、注册入学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注册入学导致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已走进普通家庭生活当中,成为必备家用电器之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摆脱了原先的“零基础”的情况。但新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不是高考科目,各高中要求不高;同时各地区教育水平发展不平衡、城乡高中生计算机教学差距悬殊。即使在高中阶段学过计算机的学生,大部分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掌握的不系统、不全面。还停留在简单的操作规程上。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原有的计算机基础上就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就会导致教学难度的加大,影响教学效果。

(二)现有教材的不足之处

1.教材内容过于系统性

由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是为了将计算机作为工具来使用,因此,要求他们所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必须具备较强的应用性和实用性。但目前教学使用的教材主要偏向于理论知识的讲解,教材中内容偏多。一本教材就包含了七、八门课程的内容。这些内容要在一个学期完成,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度都很大,且在教材中,对于一些实用的、具体的操作内容则讲解过于含糊,学生自学起来就困难重重。

2.教材内容重复、滞后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全国多数高中已经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甚至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的小学就开始了计算机基础教育。跟大学的课程相比较有部分内容是重复的。而且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材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教材里的部分内容落后于当前的技术发展水平并与当前实际应用产生一定差距。因此,教材的建设应紧跟上时代的步伐,教材应三年就要更新。

3.教材未能与所学专业紧密衔接在一起

《信息技术》课程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教师课程教学内容大多停留在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进度阶段。此外,教材内容没有根据学科专业特点进行分类筛选。不同专业的学生使用同一种教材,学习相同的内容,缺乏与各专业教学内容的衔接,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体现出所学的专业跟计算机的联系。

(三)教学安排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教学中,理论课和实践课一般是分开上的,这样安排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上理论课时,虽然教师配有计算机和投影仪,但是学生只能看着老师操作而无法亲自动手试一试;上实践课时,虽然每个学生都配有一台计算机,但由于机房没有安装投影仪或多媒体教学系统,常常难以看到老师的演示,况且老师也很难再实践课上再次全面讲解。这些都造成信息技术这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反而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册入学背景下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探讨

(一)改革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

结合各系的专业和学生的就业领域,在现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改变,不再采用统一的授课计划,而是根据各个系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重新界定。教学内容的组合模式划分如下:经管系采用“Excel+Word+Windows+基础知识”的模式;机械系则采用“Word+Excel+Windows+基础知识”的模式。在模式组合中,越靠前的软件模块越重要,在教学中占的比重就越大,要求掌握的内容也就越深;基础知识部分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各专业实际需求来选择。这种内容上的改革显示出灵活性和针对性,对学生的将来就业有很大的帮助。就拿经管系的会计专业来说,据调查,该专业80%以上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而大部分中小企业都采用Excel或类似的软件作为财务工具软件,该软件提供的16种财务函数基本上能实现大多数财务的功能,所以,财会系的会计专业就应采用“Excel +Word+Windows+基础知识”的内容组合作为学习模式,以Excel软件作为课程的学习重点,特别是把Excel软件中的财会函数作为核心内容学精,对将来的就业和工作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它是一种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加以引导的教学方法,是以完成一个个任务作为驱动来进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大学信息技术课程的“word基本应用”内容教学过程中,设计“制作求职简历”的教学任务。把任务呈现给学生以后,学生产生好奇心,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将任务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制作个人简历;制作自荐书;制作封面。这一阶段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只给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相关知识点,特别是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通过学生与学生协作的方式,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阐述,以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自主与协作结合,可以更好地弥补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协作和团结精神。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笔者就在注册入学背景下的高职高专非计算机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出应用型的人才。倡导创新实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学好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对计算机应用建立起完整和清晰的轮廓,为以后学习相关知识和今后工作奠定基础。增强学生计算机意识,善于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术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 裴智新.对高职教育“注册入学”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1(7).

[2] 曾朝霞.全面注册入学假设下高职院校应对策略[J].职教论坛,2012(16).

[3] 赵力.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注册入学背景下民办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指导项目(项目编号:2013JSJG345)。

上一篇: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 下一篇: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