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6 09:02:56

任务驱动法在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根据混凝土结构课程的特点,探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本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本课程中的实践思路。

关键词:任务驱动 混凝土结构 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混凝土结构课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一门专业课,传统学科体系教学内容安排,前后内容逻辑性不强,内容比较凌乱,学生学起来没有目的性和方向性。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线,把任务所涉及的学习内容连贯起来,形成一个完成任务所需的完整知识系统,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2.混凝土结构课程在工作岗位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具有构件设计能力和施工图识读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完成任务的工作过程学习理论知识,达到“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的教学效果。

3.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讲,学生听”的输入式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混凝土结构课程中的实践

根据混凝土结构课的特点,把全部教学内容以构件为载体,分为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构设计原理、受弯构件的设计、受压构件的设计、钢筋混凝土楼盖的设计等五大教学情境。每一个教学情境包含若干个任务,通过完成这些任务,掌握构件设计的基本方法。下面以“受弯构件的设计”这一教学情境中的任务为例说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提出任务

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教师认真细致地分析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是任务设计的首要环节。教师要通过全面分析统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需要得到哪些提高,并且进一步把这些目标与具体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教材结构,以任务为教学单元,突破先理论后实践的模式,由教师把知识点进行归并与重组,把知识点融入到任务中去。

高职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构件设计能力和施工图识读能力。根据教学目标,在“受弯构件的设计”教学情境中提出任务“设计单层库房中的梁”。在任务的引入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展示“梁”构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适当讲解其作用、受力原理等相关知识,让学生初步认识“梁”构件。

2.分析任务

提出任务后,教师不用急于讲解,而要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得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以及还存在哪些困难。对所出现的问题应分类解决,已学知识教师应以提示为主,对于新知识点教师应及时讲授,这样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同时提高了学生新旧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在分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起引导作用,教师必须从传统的观念和角色中转变过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发挥个人潜能去分析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学习。

在“受弯构件的设计”教学情境中,提出“设计单层库房中的梁”这一任务后,把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6~8人,保证每个小组学生按学习成绩的高低均匀分配,男女生搭配,这样小组内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带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保证每一个学习小组齐心协力地共同完成任务。任务的分析从梁构件的受力特点、荷载传递、计算简图、内力计算、配筋计算、施工图表达等几大方面进行。通过教师课堂提示、学生小组讨论、课下收集资料等过程,学习和收集与任务相关的知识和工具书,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3.完成任务

任务驱动法强调学生独立探索、亲自完成任务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教师尽量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可以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或资源,由学生个人或者小组去独立完成任务。

在分析梁设计任务的基础上,把大任务分解成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若干个小任务,把“设计单层库房中的梁”这一大任务分解成:荷载计算――内力计算――梁截面初步估算――梁纵向受力钢筋计算――绘制施工图等小任务,小组内协作完成各项小任务。

4.评价任务

任务完成后应及时评价,主要以学生自评、各组互评和老师点评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终极结果,学生在整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起到的仅仅是指导作用。因此,评价时应注意主体的多元化,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及时交流、展示和总结。评价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在完成梁设计任务后,通过学生自己检查、小组间对比结果、教师评价等方式进行全面的过程考核。教师评价注重学生的查阅资料的能力、对规范的理解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创新思想等方面的能力,打破传统教学以结果考核为主的评价体系,实现全面的过程考核,达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任务的设计要考虑合理的学时数

一门课程的学习是通过合理的学时数来完成的,如果任务设计得过大,在有限的学时数内无法完成,这样既影响其他内容的正常学习,又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整体教学效果。而任务设计也不能过小,如果任务太容易完成,没有什么挑战性,会导致学生对任务没有什么兴趣,失去任务驱动法的真正意义。

2.任务设计难度要适中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启动是任务的建立和下达,建立难度适中的任务关系到该模式教学的成败与否。这个任务应该是学生通过适当努力能够完成的,在设计任务时还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任务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3.任务要有一定的吸引力

任务必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设计的任务无法吸引学生,就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4.要有科学的评价体系

根据课程的特点,教师要精心设计一套能够真实有效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系,重视过程考核,注重培养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这一教学方法下,提出明确具体的任务是前提,分析任务以形成一个个解决方案是关键,在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中完成任务是重点,最后进行学习效果评价,形成反馈信息是总结提高阶段。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统筹安排,合理兼顾。只有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有效地将任务驱动式教学的优势发挥出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周绥平,侯治国.建筑结构(第二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刘瑜.“任务驱动”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3]余明艳.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江西教育科技,2006,(8):77

上一篇:中等艺术学校英语教学研究 下一篇:高中教改模块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