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10-06 08:16:54

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实践与思考

【摘要】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推广惠农支付服务,是人民银行总行落实中央金融服务“三农”工作精神,更好服务“三农”推出的一项新举措。中国人民银行普洱市中心支行立足央行本职,认真走访农村地区听取基层意见和实际困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总结取得的经验并提出相关建议,加快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力度。随着这项工作贯彻与落实,多年困扰农村居民存款难、取款难、结算难的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关键词】支付环境 农村地区 银行卡 问题及建议

农村支付体系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向广大农村延伸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是推动城乡金融服务一体化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相对弱化,已成为制约“三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是机构网点少,支付系统延伸不足,汇划渠道不畅;银行卡受理终端设备少,缺乏适应农村特色的结算工具;农民结算知识欠缺,对新业务认知度不高等。通过深入农村地区开展实地调研,结合普洱市九县一区意味深远的民族文化和具有区位优势的经济特色,本文认真分析了制约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主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一、普洱市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现状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全市土地面积4.5万平方公里,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州市,全辖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1个区,有国家级贫困县8个,辖内有汉、哈尼、彝、拉祜、佤、傣等14种世居民族。2011年末,全市总人口256.0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56.24万人,占总人口61%。普洱市符合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体系标准的农村地区共4.1万平方公里,农村地区人口共计227.34万人。农村地区呈现山区多、民族多、贫困人口多的特点,农村居民消费习惯极大程度上受到各种民族习惯影响,这也成为制约普洱市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全市农村地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村信用社及邮政储蓄银行等6个机构共192个网点。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6月末,通过恢复银行机构网点、流动银行和投放自助设备等方式共解决了普洱市农村地区96个行镇乡镇的金融服务需求,惠农支付服务点乡镇覆盖率为20.83%,乡镇金融服务覆盖面大幅度提升;现代化支付系统接入率为68.2%,行内系统接入率为91.7%,支付系统接入率较2011年同期有所提高。全市农村地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行各类银行卡达1,273,615张,人均持卡量为0.56张,较2011年同期人均提高了0.08张;各机构在农村地区共布放ATM机227台,POS机具2,260台,发展特约商户2,203户,较2011年同期分别增长57%、28%、27%。(见图一)

自2008年以来,人民银行通过加强和地方政府沟通协调,组织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加强宣传引导、尝试在农村地区人口集中、商业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城商贸区创建“刷卡无障碍示范街”以及在主要乡镇开展“惠农支付服务点”示范建设,POS机具和ATM机具覆盖面扩大,不断改善银行卡用卡环境和风险控制,农村地区银行卡持卡消费呈逐年上升趋势。(图二和图三:以农村地区发卡主力军农村信用社为例统计数据)

通过纵向比较发现,普洱市农村地区“十二五”每年度的非现金支付机具布放和非现金结算业务量同比“十一五”期间任何年度,业务数量和机具数量发展速度都有明显加快。但横向与全省发达州市的农村地区比较,我市仍存在较大差距,仍需加快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改善步伐。

二、普洱市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特点

普洱市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在人民银行普洱市中心支行领导组织下,各金融机构的重视努力下,积极探索出了三种模式,充分发挥了金融服务“三农”的作用。

一是“普及银行卡+非现金支付”。随着中央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持续提高,国家扶持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各种涉农补贴范围不断扩大,补贴品种不断增加,便利支取现金已成为当前农村地区最广泛、最频繁、最迫切的一项金融服务需求。把银行卡推广与“新农保”、“新农合”和各类涉农补贴结合起来,推动非现金支付结算成效明显。辖内澜沧县农村信用社大胆创新,于2011年6月启动“折转卡”迁移工作,将惠农一折通账号迁移到金碧惠农卡上,使其具有财政补贴支付业务的功能,以“一卡通”替换“一折通”,实现惠农卡的批量发放。截至2012年6月末,澜沧县农村信用社共发放金碧惠农卡116,012张,该业务发卡量居全省首位,占澜沧县农村信用社总发卡量的64%,占农户总数的85%,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银行卡普及于民。此外,普洱市属于云南省烟草种植生产的重要地区,烟草收购非现金结算是未来实现对收购资金支付的大趋势。2011年,烟草种植收购行业共计58个收购点,目前13,967户烟农已100%实现通过银行卡采取非现金支付结算的方式发放烟款,2011年非现金收购笔数共计386,275笔,非现金收购金额共计101,081.37万元。

二是“服务主体建设+惠农支付服务”。通过引导辖内银行机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地区恢复或成立银行机构网点,延伸支付清算网络建设,及时为当地农户生活消费、汇兑结算以及领取惠农补贴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受到了广大农民的关注和欢迎。支付服务主体形成县城涉农金融网点类别较为齐全、乡镇以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服务为主、部分村有“惠农支付服务点”的支付服务组织结构,让农村居民特别是老年人,不出村就能支取各种涉农补贴等小额资金,有效节省了往返乡镇或县城银行网点取钱的时间和交通费用。同时,POS小额取现服务的逐步推广,不仅方便了农民查询、取现、缴费、转账,而且培养了农民用卡意识,农民以往倾向于使用现金和存折的支付习惯正在发生改变。截至2012年6月末,普洱中支在辖内3个县20个乡镇成立了首批“惠农支付服务点”共计20个,占全市农村地区96个行政村的20.8%,累计取现55,256笔,金额2,654.05万元;第二批188个点覆盖全市9县1区,已通过审批即将开通。非现金机具进镇进村,弥补了村镇金融网点的不足,进一步延伸了服务“三农”的触角,使农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便捷金融服务。

上一篇:舌尖背后:作坊美食的工业化难题 下一篇:基层央行信息科技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